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婦女兒童的保健工作與新生兒搶救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兒童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近年來在逐步下降,但兒童時期神經系統疾病卻呈逐步上升趨勢,這一狀況正受到廣大兒科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關注。
專家指出,腦性癱瘓本身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疾病,它是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胎兒腦組織在發育中所受到的損傷。這種損傷是非進行性的,但會永久存在,伴隨終身。腦性癱瘓給患兒、家庭、社會都帶來了經濟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負擔。因此,如何對腦癱兒童進行康復,使他們早日獲得生活自理、獨立生活的能力,是醫務工作者和患兒家長面臨的巨大挑戰和最大願望。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馮剛
有關專家認為,腦性癱瘓的表現是小兒發育過程中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同時可伴有視聽感覺、行為、智力的異常。但臨床實踐證明,由於兒童未成熟腦組織的可塑性,隨著他們神經系統的不斷髮育,神經纖維的髓鞘化不斷的完善,如果能夠早期干預,完全可以使由於腦損傷造成的運動功能障礙和其他伴隨的功能障礙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這需要醫務人員與家長密切配合,及時掌握高危新生兒的異常徵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據介紹,20世紀80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展了對腦癱兒童的康復,並逐步摸索一套較完整的治療方法。但是,在工作中一些患兒家長和一些醫務工作者,仍然在對腦癱疾患的認識上與治療方法上存在著許多誤區,以至於延誤了患兒的最佳康復時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兒的康復效果。
誤區一:
有的家長雖然發現孩子在半歲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鬧、吃奶差、過於安靜,以及受驚嚇時出現身體打挺等現象,但只是簡單地認為孩子年齡小,身體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傳染其他疾病了?
誤區二:早產兒的家長見到孩子翻身、趴臥、坐、立、走等運動發育落後於其他的正常同齡兒時,往往會簡單地認為是早產的原因造成的,孩子會隨著自然生長髮育慢慢地恢復,常常採取“觀望、等待”的態度。
誤區三:家長髮現小兒在運動中出現不正常的姿勢時,常常以為是孩子骨骼與肌肉出現了問題,而貽誤了就診時機。
誤區四:一旦經過醫生確診孩子為腦性癱瘓時,家長往往最先採取的態度是盲目地四處求醫,盼望通過常規的“打針、吃藥”來解除患兒的運動功能不良狀態。
誤區五:家長將患兒“治癒”的希望寄託在手術治療上,而忽略了術後的康復訓練,造成一部分患兒功能改善不明顯或“復發”。
誤區六:有一部分中重度腦癱患兒的家長,只單純地對患兒寄希望於功能訓練、裝配矯形器等非創傷性治療,而忽視腦癱患兒普遍存在的肌肉長期高度痙攣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延誤了進一步功能改善的機會。
誤區七:
有些醫務人員強調運動訓練可以代替一切;另有醫生則過度誇大手術的“有效性”;也有的醫生不分原由讓就診的腦癱兒童都做高壓氧治療等單一的治療。
專家強調,醫務工作者對腦性癱瘓患兒應該科學掌握腦性癱瘓康復治療的原則,要針對不同患兒的不同病情,做出有針對性的全面、系統的康復計劃。
對於早產兒,出生時有窒息史、出生後有病理性的黃疸兒,要進行密切的追蹤觀察。如發現3個月以內小兒易驚、啼哭不止、睡眠困難、吃奶無力、吞嚥咀嚼困難、聽到聲音或在體位變換時出現擁抱樣驚嚇、哭鬧、自主活動減少,以及哭鬧時頭和身體向後打挺;4~5個月時小兒頭仍豎不直,眼睛不會追視物體,不伸手取物;6~8個月小兒仍不會獨坐等上述表現時,家長應及時帶小兒就診。
醫院對有高危因素又有臨床症狀和體徵的小兒應給予全面的綜合康復治療。包括:針對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運動訓練和上肢作業療法;促進語言和智力發育的語言治療、音樂治療;年長兒的特殊教育、文體治療、感覺統合訓練;應用改善腦組織營養代謝和對神經元起保護作用的藥物(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節苷脂等);減輕改善肢體關節活動範圍的中醫按摩、水療及外科手術等。除此之外,根據小兒年齡、功能障礙程度,使用必要的矯形器有助於運動功能的改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