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斌

胃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病死率位居惡性腫瘤死亡首位[1]。化療是進展期胃癌重要治療方法之一。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指在主要治療(手術或放療)前應用全身性化療。其目的在於使腫瘤縮小,提高手術根治性切除率,改善治療效果,觀察化療藥物的敏感性,為術後化療提供參考依據。國內迄今還沒有標準化療方案。本研究觀察mFOLFOX-6新輔助化療方案有效率、化療藥不良反應以及對手術風險及術後復發轉移率,生存率的影響。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張斌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0例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齡38~68歲;觀察組平均年齡61.1±10.7歲;對照組平均年齡58.3±8.5歲;為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治療患者,術前均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為胃腺癌,未行其他治療,經CT檢查為cT3-4N0-3M0患者,無嚴重心肺功能疾病,KPS評分≥95分。依據治療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20例)行單純手術治療,觀察組(20例)術前行新輔助化療2-3個週期,2~4周後再行手術治療。對照組pTNM分期Ⅲb期4例、Ⅲa期10例、Ⅱ期6例;觀察組(18例)pTNM分期Ⅲb期2例、Ⅲa期8例、Ⅱ期7例,病理完全緩解1例;術後兩組均行該方案輔助化療3-4個月。

1.2 治療方法   新輔助化療採用mFOLFOX-6方案(奧沙利鉑85 mg/m2,ivgtt,第1天;亞葉酸鈣400mg/m2 ,ivgtt,第一天,5-FU400mg/m2 ,iv,5-FU2400mg/m2 ,46h,持續iv,14d重複1次)。化療前常規給予抗過敏及昂丹司瓊止吐治療,保肝輔助治療,完成2-3個週期,觀察療效。手術方式為D2或D3切除。

1.3 療效判定及觀察指標   化療前詳細記錄病灶大小,化療2-3個週期後重復CT檢查,參照WHO推薦評價實體腫瘤客觀指標以判定療效(1981年),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和進展;而不良反應亦按照WHO抗癌藥物急與亞急性毒性表現和分級標準進行觀察和判斷。觀察2組手術風險:術後SIRS發生率,吻合口瘻,切口感染情況及術後併發症(淋巴瘻,腸梗阻)、及隨訪術後1年,2年,3年復發轉移率及生存率等;SIRS(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判斷標準:具有以下2項或>2項:⑴體溫>38.0   ℃;⑵心率>90次/min;⑶呼吸>20次/min;⑷白細胞數>12.0×109/L;

1.4     統計學處理   採用SPSS 13.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觀察組患者對化療耐受性良好,化療不良反應(見表1)以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及周圍神經毒性為主,無危及生命不良反應發生;2例進展未行手術治療,餘18例11例部分緩解(1例病理完全緩解,術後病理未見癌細胞),7例穩定;總有效率55.0%(11/20);其中1例根治手術後3個月腹腔復發死亡;1例術後3月肝轉移,半年死亡,對照組1例因吻合口瘻術後2個月死亡,1例術後4個月腹腔復發,7個月死亡。

表1  化療不良反應分級     例

不良反應

0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血液系統

血紅蛋白下降

白細胞下降

血小板下降

消化系統

口腔炎

肝功能下降

噁心嘔吐

腹瀉

腎功能下降

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

15

4

16

20

16

4

18

19

8

5

14

4

0

4

14

2

1

10

0

2

0

0

0

2

0

0

2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2    觀察指標結果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術後SIRS發生率、吻合口瘻情況及切口感染、術後併發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3。

表2  2組計數資料結果   例

項 目

觀察組(n=18例)

對照組(n=20例)

P

SIRS

術後4 d

14/18

15/20

0.841

術後6 d

2/18

2/20

0.911

吻合口瘻

0/18

1/20

1.000

切口感染

0/18

0/20

術後併發症(淋巴瘻,腸梗阻)

2/18

3/20

1.000

 

表3  2組計量資料結果   (±S)

項 目

觀察組

對照組

P

年齡

61.1±10.7

58.3±8.5

>0.05

術中出血量/mL

768.00±440.74

303.67±110.11

<0.05

輸血量(紅細胞u)

3.41±2.14

2.32±3.44

>0.05

輸血量(血漿ml)

238.00±325.76

98.23±145.36

>0.05

2.3觀察組1,2,3年復發轉移率為22.2%;50%;50%;對照組1,2,3年復發轉移率為25%;60%;65%;兩組術後1年,2年,3年復發轉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復發轉移率比較

項 目

觀察組(n=18例)

對照組(n=20例)

P

1年

4/18

5/20

0.841

2年

9/18

12/20

0.536

3年

9/18

13/20

0.350

 

2.4觀察組1,2,3生存率為88.9%;61.1%;44.4%;對照組1,2,3年復發轉移率為90%;60%;30%;兩組術後1年,2年,3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5

表5生存率比較

項 目

觀察組(n=18例)

對照組(n=20例)

P

1年

16/18

18/20

0.911

2年

11/18

12/20

0.944

3年

8/18

6/20

0.357

 

 

3 討 論

目前胃癌治療仍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新輔助化療成為近年研究熱點,由於新型化療藥物的不斷出現,成為提高進展期胃癌治療療效的希望[2,6-7]。國內金懋林[4]報道聯合奧沙利鉑,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對進展期胃癌有效率為42.5%。Oh SY[5]報道應用 m-FOLFOX-4方案進展期胃癌新輔助化療有效率50%左右。且長期療效尚需進一步觀察。歐美倡導ECF(表阿黴素+順鉑+5-氟尿嘧啶)新輔助化療方案,日本提倡以S-1為基礎的化療方案。

臨床研究表明奧沙利鉑對多種腫瘤有顯著抑制作用[5],且無腎毒性,對順鉑已耐受的腫瘤無交叉耐藥性。近來歐洲三期臨床研究顯示[10-11]:含奧沙利鉑化療的安全性比順鉑為主方案更佳;奧沙利鉑能替代順鉑治療晚期胃癌;因此本研究選擇mFOLFOX-6方案,旨在達到最大有效率,最小不良反應。本研究觀察20例進展期胃癌,化療後1周複查CT,有效率55.5 %,且術後病理1例完全緩解,說明該方案對胃癌化療有效,與同類化療方案(ECF,EOF,ECX)比較[10-11],有效率較高、且化療不良反應可控制,無嚴重不良反應。

新輔助化療是對手術治療的補充,但不能取代手術治療。本研究化療與手術間隔時間2~3周,其化療所致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基本消失或穩定。胃癌淋巴結轉移是影響預後重要因素,日本對胃周淋巴結做詳細分站、分組,以徹底清掃胃周淋巴結為主的胃癌根治術,使胃癌的外科治療取得長足進步[12]。本研究手術方式選擇D2或D3切除,結果顯示,2組術後SIRS發生率、吻合口瘻情況及切口感染,術中輸血量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mFOLFOX-6新輔助化療方案不增加患者的手術風險,圍手術期應用安全性高,且化療不良反應可控制。且觀察組手術中病灶周圍相對解剖清晰,無明顯組織水腫,但術中滲出較多,可能與化療後組織改變有關,或與化療與手術間隔時間短有關。術後隨訪1,2,3年復發轉移率無統計學意義,但2年,3年復發轉移率有下降趨勢,術後1年,2年,3年生存率無明顯差異,但3年生產率有升高趨勢。可能與本組患者例數較少有關;

因此mFOLFOX-6方案對進展期胃癌行新輔助化療是可行且安全的,不增加手術風險,患者3年生存率有升高趨勢,值得進一步應用和研究。但本組研究病例較少,觀察時間尚短,遠期效果尚待進一步擴大樣本研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