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和人們健康觀念的進步,骨質疏鬆日漸成為熱門的話題,來門診看骨質疏鬆症的病人也越來越多了。有一天,一位老奶奶拿著關節的X線片來看病,進門就說:“大夫,我骨質疏鬆了,快給開點鈣片吧。”這個老奶奶雖然提高了對骨質疏鬆的警惕性,但卻走進了認識的誤區。一方面,大眾對於骨質疏鬆的科學概念和診療常識還不瞭解;另一方面,一些保健品的廣告通過高密度的轟炸式播放,把一些偏頗甚至不正確的觀點灌輸給觀眾。不知不覺中,許多老人就走進了誤區。這個老奶奶的話太典型了,一句話就包含了兩個常見的誤區。
誤區一:“骨質疏鬆”等同於“骨質疏鬆症”嗎?
“骨質疏鬆”和“骨質疏鬆症”,一字之差,概念卻是完全不同的。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量有所丟失,骨質變得更薄、更鬆,是人體正常的生理老化過程。這個過程在X線片上能看到,放射科醫生往往會在報告單上寫上“骨質稀疏”或“骨質疏鬆”;很多老人會拿著這樣的報告來看門診,但這就是骨質疏鬆症嗎?
雖然跟年輕人比起來,老年人的骨質一定會更加疏鬆,但套用一句廣告詞,“不是所有骨質疏鬆都叫做骨質疏鬆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有著骨密度數值標準:和年輕時達到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個正常波動範圍(標準差)才叫做骨質疏鬆症;低於正常值一個標準差以上但還沒有達到2.5個標準差時,只能算是骨量減少。打個簡單化的比方,比如考試60-100分都算通過,平均分在80分,波動範圍是上下20分,則分數在30-60分算是骨量減少,30分以下才能診斷是骨質疏鬆症。也就是說,從骨密度數值看,先是正常值中較低的骨量,然後是骨量減少,最後必須達到相當的程度才能算是骨質疏鬆症。很多老人確實有骨質疏鬆,但嚴格來說是在骨量減少的範圍內,如果沒有發生過骨質疏鬆骨折,則還不能直接診斷骨質疏鬆症。所以,提高骨質疏鬆的意識是對的,也是科普宣傳的目標;但也不必看到“骨質疏鬆”就草木皆兵,需要正規的骨密度檢查才能確定。
然而,是不是還沒達到骨質疏鬆症就沒事了呢?也不對。如果已經出現了骨量減少,並且具有身高降低超過3釐米,有骨折史,絕經過早,或者媽媽這邊的母親親屬有過骨質疏鬆骨折的病史等等,就是具有了危險因素,就需要開始骨質疏鬆症的規範治療。這些危險因素可以用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的一分鐘自測表(見附表)很容易地進行判斷,或是找醫生幫忙確定一下。
誤區二:治療骨質疏鬆症就是吃鈣片嗎?
電視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廣告,好像吃了某些鈣片,就可以完全治癒骨質疏鬆症,高枕無憂了。骨質疏鬆的治療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病,它以骨強度降低為特徵,骨的微結構變得更加稀疏和脆弱,其直接的後果就是骨折的風險大大增加。骨組織是由骨細胞和基質組成,鈣元素在其中確實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並不是說增加鈣的攝取就能提高骨的強度,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包括富含鈣的飲食、多晒太陽、負重行走,減少攝入菸酒咖啡等基礎治療措施;但對於治療疾病來說,這些措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進行正規的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三個部分:首先是補充鈣劑,因為根據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現有膳食能夠提供的鈣還不能滿足治療骨質疏鬆症的需要,因此每天還需要補充600-800mg的鈣劑;這就是“吃鈣片”的理論基礎。
除了補充鈣劑,第二類藥物就是維生素D,尤其是活性維生素D。現在對維生素D的認識是它不僅是鈣磷代謝的重要調節因素,而且對老人的神經肌肉協調非常重要,有些醫生已經把維生素D的地位上升到人體激素的高度了。鈣劑和維生素D在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上都屬於基礎治療,一般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類藥物就是對骨代謝的成骨細胞或破骨細胞的功能進行調節,具體來說,也就是抑制破骨或是促進成骨的藥物。在臨床上,主要是以阿侖膦酸、唑來膦酸等為代表的雙膦酸類藥物,降鈣素,雌激素調節劑等抑制破骨藥物,以及甲狀旁腺素片段等成骨藥物。這些藥物在骨質疏鬆症治療中起主要作用,一般都要長期使用,需要病人嚴格依照醫囑,規律服藥,按期複查。
所以說,吃鈣片只是規範的抗骨質疏鬆治療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有限的。國外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按期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如果沒有規範服用抗破骨或促成骨的藥物,對於預防骨折來說是無效的。所以,吃鈣片是對的,但要靠它來治療骨質疏鬆症,則是遠遠不夠的。骨質疏鬆症是一隻安靜的猛獸,必須要認識它、瞭解它,同時有足夠的武器,才能馴服它。走出誤區,科學診治,刻不容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