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腦性癱瘓早期診斷的定義:
對於什麼時間診斷腦性癱瘓才算早期診斷,目前各國學者意見尚未統一。有學者認為,在出生0~6個月(或9個月)內診斷者為早期診斷。其中在出生0~3個月診斷者為超早期診斷。
(一)42天以前的臨床表現:
1、哭鬧:新生兒期即有易哭鬧、哭聲尖不易安慰表現。或者是從不哭鬧。
2、笑:42天的小嬰兒能夠對著人臉露出笑容,但無笑聲。若表情呆板,家長從未見孩子笑過即應警惕。
3、睡眠障礙:
(1)睡眠明顯減少(少於20小時,甚至少於15小時):或者很難入睡,有的孩子抱著才睡,放下就醒或鬧。
(2)睡眠過多:精神反應差,持續睡眠狀態,不易喚醒。
4、餵養困難:吃奶慢、少、吸吮無力或吸吮、吞嚥不協調,餵奶困難常伴有口角溢乳現象,易嗆奶。
5、易驚、抽搐、打挺(嚴重的可表現為角弓反張或經常從襁褓中竄出去)。或活動少過於安靜。
6、異常姿勢:頭後仰、雙手拇指內收雙拳緊握、不能平臥。
7、肌張力異常:
(1)肌張力升高:四肢硬,換尿布或穿衣困難。
(2)肌張力過低:四肢鬆軟。
8、反應差:響聲反應差,不會追聽、追視紅球。
(二)1~3個月腦癱的嬰兒的臨床表現:
此階段的腦性癱瘓患兒表現為不注視、響聲反應差不會追視。頭圍小(小於40cm),頭不穩定,左右搖動,難以立抱,俯臥位不能抬頭甚至臀高頭低位。拇指內收,手緊握拳,不易張開。肌張力低下或增強,表現為全身發軟,呈非對稱性姿勢;或全身發硬,扶立時軀幹硬性伸展或雙下肢不支援體重。
(三)4~5個月腦癱嬰兒的臨床表現:
此階段的腦性癱瘓患兒表現為不注意看人,不追著眼前的物體看,眼睛不靈活。表情淡漠、呆板,逗時無反應,不會笑。有的患兒動作緩慢,不會翻身,俯臥位迨頭達不到90度。患兒拇指仍內收、握拳,手不張開,前臂旋前,見到物體時手不伸出去抓物或只用一隻手抓物。身體逐漸變硬,扶站時骨盆前傾、尖足、雙下肢交叉現象。
(四)6~7個月的腦癱嬰兒臨床表現:
此階段的腦性癱瘓患兒不會伸手抓物,見不到小兒用手抓物後再用兩手將抓到手中的物體送入口中的手、口、眼相互協調的姿勢。患兒的兩側肢體常呈非對稱性姿勢,翻身困難。俯臥位抬頭時,不能充分伸展軀幹和四肢,用肘關節支援前臂外展困難。患兒可出現頭背屈,肩後伸,下肢可出現伸展套叉的剪刀狀姿勢或呈足尖站立姿勢。有的患兒上肢肌張力增高,手握拳呈僵硬狀態,尤其在穿衣時,上肢難入袖口等。
(五)8~12個月的腦癱嬰兒臨床表現:
此階段的腦性癱瘓患兒不會坐或坐不穩,爬行困難。因雙下肢肌張力增高,患兒難以獨站。當將患兒垂直抱起時,可見其兩下肢伸直,兩腿交叉呈剪刀樣;若將患兒放在地面上,可見足跟懸空,而足尖著地。有的患兒兩上肢肘關節屈曲放於胸前,或上肢向內、向後旋轉伸展,拇指內收,其餘四指緊緊握住拇指,不能做對指運動,很難做精細的手指捏、抓物體的動作。
二、腦性癱瘓早期診斷的難度
由於小兒神經系統處於不斷髮育的階段,嬰兒早期運動由皮質下中樞控制,受反射支配,自發運動大部分受原始反射影響,此時腦組織雖然受到損傷,但症狀多不明顯。所以除病因明顯,症狀較典型者外,一般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尤其是出生3個月以內的超早期診斷更加困難。常需受過專業培訓的專門醫師認真地檢查才能作出慎重的診斷。此外,大多數家長對腦性癱瘓這種疾病認識不足,即使早期出現了症狀,也往往不被家長注意。有些家長受某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即使早期發現了自己的孩子比同齡兒運動發育落後,但想當然地認為過一段時間或長大了就會達到正常,而不去醫院檢查,等到孩子1~2歲以後症狀明顯了才到醫院就診,錯過了早期診斷的機會,給治療帶來了困難。
三、中樞性協調障礙的概念
為了更有效地早期診斷,德國學者Vojta博士經過多年研究,首先在世界上提出用於腦性癱瘓早期診斷的代名詞,即中樞性協調障礙(ZKS)概念,這個概念一經提出,很快就得到各國學者的認可,並在很多國家廣泛應用。
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作用是小兒對外界刺激產生正確的應答反應,當中樞神經受到損傷時,中樞神經對各種刺激的總合及調節作用就會發生障礙,必然會導致姿勢反射和運動的異常,這就是中樞性協調障礙。臨床上可將這種異常作為判定姿勢與運動異常的指標,可以說中樞性協調障礙的患兒是姿勢反射異常的小兒,也就是腦性癱瘓患兒。中樞性協調障礙作為腦性癱瘓早期診斷的代名詞,容易被家長理解和接受,不僅有利早期診斷,而且有利於早期開始治療,並在治療期間追蹤觀察,當症狀明顯化後,再做出腦性癱瘓的診斷。所以在嬰兒早期6個月之內,除非高危因素明確,小兒在姿勢、反射、運動、肌張力及Vojta姿勢反射均有異常者,可診斷為腦性癱瘓外,一般情況下應診斷為中樞性協調障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