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甲狀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郭魁元

  腹股溝疝是腹外疝的一種型別,俗稱疝氣。腹股溝區是前外下腹壁―個三角形區域,其下界為腹股溝韌帶,內界為腹直肌外側緣,上界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側緣的―條水平線。腹股溝疝通常是指發生在這個區域的腹外疝。可分成斜疝與直疝的兩類。

  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半歲以下寶寶可暫不手術,採用棉線束帶或者繃帶壓迫腹股溝管內環,防止疝塊突出。伴隨著腹肌的漸漸強壯,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對於年老體弱或者伴其它嚴重病患不宜手術者,可配用疝帶。但是長時間使用疝帶可以使疝囊頸常常受到摩擦變得肥厚堅韌而升高疝嵌頓的發病率,並且有促使疝囊和疝內容物粘連的可能。

  二、手術治療:術前如果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難、便祕、腹水、妊娠等腹內壓增多情況,要先予處理,避免與減少術後復發。

  (―)單純疝囊高位結紮術:顯露斜疝囊頸,給以高位結紮或者貫穿縫合。比較適用於嬰兒和斜疝絞窄發生腸壞死區域性有嚴重感染的病例,因為感染常使修補失敗。

  (二)疝修補術:是治療腹股溝疝最為常見、最有效的手術。經常用的方法有:

  1、傳統方法:修補腹股溝管前壁以FERGUSON法最經常使用。比較適用於腹橫筋膜無明顯缺損、腹股溝管後壁尚健全的病例。加強腹股溝管後壁的方法有四類,巴西尼(BASSINI)法臨床應用最廣泛,把精索提起,在其後面把腹內斜肌下緣與聯合肌腱縫至腹股溝韌帶上,置精索於腹內斜肌與腹外斜肌腱膜之間。其它有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因為傳統方法缺點是修補處區域性張力較大,恢復較慢,術後區域性不適感明顯,此類傳統方法最近幾年逐漸減少,僅適用於區域性感染無法內建網片情況下采用。

  2、經腹腔鏡疝修補術:屬微創外科範疇,方法有三種:

  1、經腹腹膜前法;

  2、完全腹膜外法;

  3、腹腔內網片貼置法。此類手術需要到技術及裝置均達到相應符合要求條件的醫院就診 ,不宜廣泛開展。

  3、無張力疝修補術:是利用人工合成網片材料,在無張力的情況下進行疝修補術。此類手術方式克服了傳統修補術的諸多弊端,同時患者住院時間、手術時間短,下床早、恢復快,複發率較傳統方式明顯降低,值得廣泛推廣。

  我院自1998年始開展此項手術,至今已熟練運用此技術成功救治3000例以上疝患者,治療效果極佳,處於省內領先水平。

  (三)腹股溝疝中的嵌頓性與絞窄性疝的處理原則:嵌頓性疝具備下述情況者可以先試行手法復位:

  1、嵌瞬時間在三~四小時中,區域性壓痛不明顯,也無腹部壓痛或者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徵者;

  2、年老體弱或者伴有其它比較嚴重病患而估計腸襻沒有絞窄壞死者。除以上情況外,嵌頓性疝原則上需要緊急手術治療。術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

  手術的關鍵在於正確判斷疝內容物的生命力,接下來依據病況確定處理方法。凡腸管呈紫黑色,失去光澤與彈性,刺激後無蠕動與相應腸繫膜內無動脈搏動者,即屬已經壞死。如判定腸管沒有壞死,則可以將其送回腹腔,按通常易復性疝處理。不能肯定是否壞死時,可以在其系膜根部注射0.25%~0.5%普魯卡因六十~八十毫升,然後用溫熱等滲鹽水紗布覆蓋該段腸管,或者把該段腸管暫時送回腹腔,十~二十分鐘後,再行觀察。假如腸壁轉為紅色,腸蠕動與腸繫膜內動脈搏動恢復,則證明腸管尚具有生命力,可次納入腹腔。如腸管確已壞死,或者經以上處理後病理改變沒見好轉,或者―時不能肯定腸管是否已失去生命力時,則要在患者全身情況允許的前提下,切除該段腸管並進行―期吻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