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杜開先

  手足口病的分階段治療方案

  手足口病(HFMD)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主要發生於夏、秋季節,柯薩奇病毒A16(C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3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尤其是2歲以內最多見。臨床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及潰瘍。病程1周左右,很少復發,一般預後良好,皮損愈後不留疤痕。極少數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迴圈衰竭等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腸道病毒71(EV71)感染易導致病情危重,病死率較高。臨床工作中我們將不同發病階段的患兒進行分階段管理,規範化治療,收到較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階段

  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面板護理,給予利巴韋林口服或靜點;對發熱、嘔吐、腹瀉等對症處理。

  2、神經受累階段

  患兒一旦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如頭痛、嘔吐、精神差、易激惹、嗜睡、肢體無力、肌陣攣、抽搐或急性弛緩性麻痺等。立即採取下列措施:

  2.1嚴密觀察呼吸、脈搏,如有呼吸頻率加快、呼吸節律不齊,雙肺痰鳴音,應及早行氣管插管,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準備應用呼吸機。

  2.2頭保持正中位,抬高15~30°

  2.3 積極降顱壓 靜注甘露醇1. g/(kg・次), 1次/4~6 h, 20~30 min;必要時可交替應用速尿1~2mg/(kg・次),
1次/8~12 h,靜注;白蛋白。

  2.3神經系統受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可補充抗體,封閉抗原。丙種球蛋白總量2 g/kg,分2~3 d給予,心功能差者應緩慢滴注。

  2.4應避免患兒哭鬧,適當給予鎮靜;

  2.5積極控制驚厥和高熱,限制液體入量;

  2.6尿瀦留者給予導尿,避免按摩排尿;

  2.7此期儘量避免腰穿,防止腦疝發生。

  3、心肺衰竭階段

  此階段為手足口病最危重期。臨床表現為在原發病基礎上,突然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出冷汗,心率快,吐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肺部羅音增多,血壓明顯異常,頻繁的肌陣攣,驚厥和(或)意識障礙加重,以及高血糖、高血壓、低氧血癥,胸片異常明顯加重或出現肺水腫、肺實變表現。處理方法為:

  3.1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吸氧。

  3.2確保兩條靜脈通道的通暢,監測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氧飽和度。3.3及早氣管插管,確保呼吸道通暢,確保氧的供給;出現呼吸功能障礙時立即給予呼吸機進行正壓機械通氣,呼吸機初調引數:吸入氧濃度為80%
~100%, PIP(吸氣峰壓)20~30 cmH2O, PEEP(呼氣末正壓)4~8 cmH2O, f(呼吸次數)20~40次/min,潮氣量6~8

ml/kg,以後根據血氣隨時調整呼吸機引數。

  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短期衝擊治療,予甲基潑尼鬆龍10~20 mg/(kg・d),3~5 d。

  根據血壓和迴圈的變化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可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農、硝普鈉、酚苄明等以解除高血壓、改善微迴圈,血壓下降可予腎上腺素等維持有效血液迴圈,並酌情應用強心劑藥物,以糾正心肺功能衰竭。

  監測血糖變化,高血糖者可予皮下或靜脈注射胰島素。

  應用西咪替丁、洛賽克等防治消化道出血。

  退熱、止驚,保持酸鹼平衡,防止電解質紊亂及DIC的發生,保護各臟器功能。

  4、生命體徵穩定期

  此期患兒生命體徵基本穩定,但可留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症狀和體徵。應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併發呼吸道感染;予支援療法,促進各器官功能及神經體徵功能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