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二科 主任醫師 賈國叢

  乳腺增生的病因

  乳腺增生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於30-50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引起的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大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有關,孕激素分泌減少雌激素水平相對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目前從臨床習慣及治療角度出發將本病分為乳痛症、乳腺腺病和纖維囊性乳腺病。乳痛症其實並不屬於真正的乳腺增生症,也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臨床觸診檢出的纖維囊性變並不增加乳腺癌的風險,而乳腺腺病,特別是乳腺纖維囊性腺病因其常伴有乳腺導管內的增生性病變和良性上皮增生,因此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性,應引起重視。

  乳腺增生的症狀

  乳房脹痛:常見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或觸痛,病程為1個月至數年不等,大多數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點,月經前期出現或疼痛加重,月經後減輕或消失。

  乳房腺體增厚(病友常稱為腫塊):為單側或雙側性,常隨月經呈週期性變化,月經前期腺體增厚明顯,月經後減輕。

  乳腺增生的體徵

  檢查可觸及腫塊、結節或侷限性的腺體增厚,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常有壓痛,活動度好,與面板和深部組織無粘連,腋窩淋巴結不腫大。

  乳腺增生的診斷與治療

  目前公認的乳腺檢查包括臨床醫生的觸診,彩色B超檢查、乳腺鉬靶片以及必要的乳腺磁共振檢查甚至切除結節活檢。根據臨床表現及體徵可診斷本病,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數患者(約1-3%)可發生惡變,因此對可疑患者要注意隨訪觀察一般每三個月複查一次,對不對稱(單側性)且病變範圍侷限者尤應提高警惕。

  在治療方面主要是緩解症狀,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目前沒有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特效藥物,活血化瘀類中藥治療有一定的作用,40歲以上症狀重無生育要求的女性朋友可以短期加服對抗雌激素類藥物如他莫西芬等。乳腺增生症本身並不是手術指徵,但當出現如下情況:雙乳出現不對稱的腺體增厚不隨月經週期變化的結節、腫塊乳頭溢液特別是單孔血性溢液。經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需手術治療(切除活檢或穿刺活檢)。

  乳腺增生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療程較長。因此採用藥物治療的患者應在自己信任的醫院或者專科醫生處相對穩定的治療一段時間,不要輕易頻繁更換,以免醫生不瞭解全面病情而重複檢查和做出不正確的處理,堅持醫生的處方用藥療程,不要因為一時沒有見到明顯效果而輕易放棄原療法,又重新開始新的治療,配合醫生制訂合適的治療方案,注意體察自己的病情變化,隨時和醫生交流自己治療後的感受,治療間歇期間學會自我檢查方法,發現問題及時就診。3-6個月到經治醫生處體檢一次,必要時配合臨床儀器檢查。

  乳腺增生與乳腺癌的關係

  乳腺增生症即非炎症又非腫瘤,與乳腺癌的關係研究一直是患者關注的焦點也是醫學工作者的研究熱點。一般認為浸潤性乳腺癌的發生模式為:正常腺體→普通導管增生→不典型導管增生(輕、中、重度)→導管原位癌→浸潤性導管癌多階段發生模式,但並不意味著處於每個階段後必然進入下一階段。受內、外環境的影響可能長期處於某一階段。一般認為正常組織細胞由發生癌變開始到生長到1cm左右直徑大約要1-3年時間,而2cm以內的乳腺癌在臨床上治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因此,堅持定期做乳腺體檢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建議25歲以上的育齡婦女應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檢查。35歲以上除做彩超外還要每隔1-2年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這樣可以發現多數的早期乳腺癌,從而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病殘率和死亡率。

  乳腺自查與時間選擇

  自查的方法:站立或坐於鏡前,面對鏡子仔細觀察兩側乳房,包括乳房的大小、形態、輪廓、面板及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抬高、回縮、溢液。觸診時要求手指伸開併攏,用手指指腹側觸控乳腺,左手查右側,右手查左側,可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觸控,不要遺漏乳頭乳暈及腋窩部位。

  最佳時間:乳腺自查應每月1次,最佳時間應選擇在月經後一週左右,此時乳腺比較鬆軟,易於發現異常。對已停經的婦女可選擇每月固定的時間進行檢查。每次自查應與以往自檢情況比較,發現異常及時就醫,從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

  如何預防

  1、保持良好心態:性格開朗,少生氣、少發脾氣,保持情緒穩定。

  2、注意飲食習慣:少吃油炸、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菌類、木耳、粗糧和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如紫菜海帶等。

  3、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不要熬夜。保持和諧性生活,調節內分泌失調。

  4、多運動,消耗過多的脂肪,防止肥胖.減少體內雌激素產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