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每一胎的產仔數通常是其乳頭數-1,少數情況下可與乳頭數一樣甚至還多。進化到靈長類動物包括人類,乳頭數已經退化減少到2個,故通常都是單胎,少數情況下是雙胎、甚至多胎。常人看到的是雙胎的喜,醫生看到的則是雙胎的憂。
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稱為“多胎妊娠”,其中以雙胎最為多見。近年隨著輔助生殖技術(包括試管嬰兒)的開展,多胎妊娠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多胎妊娠有可能給孕婦和胎兒帶來很多併發症,引起新生兒的死亡率升高。所以,多胎妊娠,一面是喜,另一面是憂,屬於高危妊娠。
有的雙胞胎外貌、形體、語言、性格都非常像,一般人很難分辨。一個故事說,老公的雙胞胎哥哥到家做客,哥哥進廚房幫忙洗菜,廚房就剩倆人的時候老婆說:“老公,好長時間沒那個了,要不晚上……”男的回頭說:“對不起弟妹,我是你哥。”尷尬至極!吃完飯收拾碗筷的時候,老婆說:“剛才我把咱哥當成了你,尷尬死了!”男的回頭說:“對不起弟妹,我還是你哥!”
故事除了讓大家知道哥哥很正直之外,還可以判斷這對雙胞胎是單卵雙胎。也就是說,是由一個受精卵分裂形成的。兩個人具有相同的遺傳基因,性別、血型、外貌、指紋、性格特徵等均相同,單卵雙胎約佔雙胎妊娠的30%,發生原因還不清楚。
更多的情況是雙卵雙胎。兩個卵子分別受精形成,各自的遺傳基因不完全相同,故兩個胎兒有區別,血型和性別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男一女,即龍鳳胎),而指紋、外貌、精神型別等多種表型都不同,從遺傳學上兩者的關係與普通兄弟姐妹一樣。這種型別的雙胎除非當事人特別強調,一般人很難知道他們是雙胎,約佔雙胎妊娠的70%。
雙卵雙胎多有明顯的家族史,如果女性本身為雙卵雙胎之一,分娩雙胎的概率比丈夫為雙卵雙胎之一者更高,這說明就能否懷雙胎而言,女方的遺傳影響比男方大。換句話說,如果懷上雙胎,多半說明女方很強大。在不孕的治療中所使用的某些促排卵藥物可以使雙胎髮生率增加。在試管嬰兒(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中,為了保證移植成功,一般會種植2~3個胚胎,也一定程度造成雙胎髮生率的增加。
還有一種較為少見的雙胎,稱為“同期復孕”。英國《衛報》網站報道了一位丹麥女性分享的傳奇經歷。2005年她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出人意料的是,他們的親生父親竟然是膚色不同的男子!有網友評論說這純粹是惡搞的天方夜譚。其實並非如此,這就是同期復孕現象,是兩個卵子在短時間內不同時間受精而形成的雙卵雙胎,特指精子來源於不同雄性。貓科動物中同期復孕的情況比較多見,一窩貓中有黑有白又有花,但在人類中同期復孕比較罕見,可能是生理差異,更與道德約束有關。
從孕婦面臨的風險而言,這幾種型別的雙胎沒有明顯區別,都比單胎能引起更多的危險。如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貧血、羊水過多、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宮縮乏力、產後出血等,以及早產、胎兒發育異常等。多胎妊娠時,孕婦的早孕反應比較重,而且持續時間長。孕10周以後,子宮體積明顯大於單胎妊娠,孕24周之後增長更迅速。在孕晚期,由於過度增大的子宮推擠橫膈向上,使肺部受壓及膈肌活動幅度減小,常有呼吸困難;由於過度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和盆腔,阻礙靜脈迴流,導致下肢及腹壁水腫,下肢及外陰、陰道靜脈曲張。
對於胎兒而言,或者從醫生的角度,單卵雙胎比雙卵雙胎的危險更大,因為一種稱為“雙胎輸血綜合徵”的疾病,就是發生在單卵雙胎中。
由於受精卵在早期發育階段發生分裂的時間不同,單卵雙胎又可分為4種不同的型別,而其中一種型別的單卵雙胎有可能發生一種稱為“雙胎輸血綜合徵”的併發症。一個胎兒成為供血兒,另一個胎兒成為受血兒,造成供血兒貧血、血容量減少,致使其生長受限、腎灌注不足、羊水過少,甚至有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情況;但受血兒也不是沒有危險,其血容量增多、動脈壓升高、各器官體積增大,可發生心力衰竭、胎兒水腫、羊水過多。以前一般通過產後檢查新生兒來診斷,如果兩個胎兒體重相差≥20%、血紅蛋白相差>50g/L就提示雙胎輸血綜合徵。目前一般通過超聲診斷。
B超檢查是目前確診多胎妊娠的最主要方法。早在孕6周(即距離最後一次月經42天)時,超聲即可顯示著床在宮內不同部位的胚囊個數,每個胚囊與周圍蛻膜組成具有雙環特徵的液性光環。至孕7週末以後,每個胚芽內出現有節律搏動的原始心管。孕12周後,胎頭顯像,可測出各胎頭的雙頂徑。隨著孕周的增長,診斷正確率可達100%。故臨床懷疑有多胎妊娠應繼續隨訪,直至胎兒個數完全確定。孕12周後,用多普勒胎心儀可聽到頻率不同的胎心音。
多胎妊娠的孕婦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補充足夠的營養:以增加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及必需脂肪酸的攝入為原則,適當補充鐵劑及葉酸,預防貧血。
防治早產:是雙胎妊娠產前監護的重點。雙胎髮生早產的可能性明顯多於單胎。如果先兆流產發生在孕34周前,要給予宮縮抑制劑,必要時需住院觀察。
及時防治妊娠期併發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妊娠期膽汁淤積症等。
監護胎兒生長髮育情況及胎位變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