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事實誠然如此,可孩子的玩樂也常常樂極生悲,磕了碰了,病了疼了總是免不了的,偶爾遇上一臺手術也不是不可能。
小孩子做手術,基本上都會是全麻手術。一提到“全麻”,粑粑麻麻們的擔心就洶湧而來了:“全麻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孩子用了麻醉藥會不會變笨、變傻,影響學習和發育?”甚至有些家長還會因此而拒絕全麻。
全麻手術真的會讓孩子變傻嗎?來聽聽兒科大夫是怎麼說的吧!
大腦缺血缺氧,才會影響智力
首先咱們要來看看,為什麼孩子會變傻?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是聰明還是愚笨都與大腦活動有關。腦細胞作為思維的基本物質單元,其活動必須有充足的氧氣和糖等營養元素,其中,氧氣是主要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有呼吸、迴圈障礙,就會造成腦細胞缺氧,當腦細胞停止供氧5~8分鐘,就會嚴重影響腦細胞的代謝,影響大腦功能,甚至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小編語:這就是為啥分娩時,發現胎兒臍帶繞頸大腦缺氧就需要趕緊把孩子剖出來的原因。)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沒有缺血缺氧,就不可能對孩子的智力產生影響。
一場手術,麻醉師會盯著N多指標
於是,話題就到了孩子手術全麻這件事上來了。要知道,小兒手術的完成需要一個團隊的協作。不僅需要小兒外科醫生,還有手術室和術後監護室的護士和麻醉醫師。
通常人們認為麻醉醫師就是負責打麻藥,但事實上,麻醉醫師的工作遠不止如此。他們不僅要提供麻醉,還肩負著為手術保駕護航的職責。
在手術中,麻醉醫生一方面通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先進的監護儀器瞭解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標(如血壓、心跳、血氧含量等),另一方面通過輸液、用藥、吸氧等方式全面調控病人的各項生理指標,保證整個手術期患者的氧氣供應。
可以說,如果沒有麻醉醫師的這些工作,手術的安全就無從談起。同樣,術後持續的監護也是為了防止各種意外情況的發生,保證大腦的氧氣供應。有了氧氣,還用得著擔心孩子大腦受損變笨嗎?
麻藥不僅可控,而且效果可逆
爸爸媽媽們或許還是會擔心,就算大腦沒有缺血缺氧,可畢竟是麻醉藥呀,裡面萬一有什麼藥物成分對大腦造成損傷怎麼辦?
咱們不妨先來了解了解麻藥的作用吧!
一般情況下,小兒全麻根據給藥途徑可以分為靜脈和吸入兩種,即通過靜脈注射或肺部吸入麻醉藥的方式,讓藥物通過血液迴圈到達神經中樞――大腦,通過阻斷神經之間的資訊傳遞,達到抑制患兒意識、阻斷痛覺傳遞的目的。
當然,這種阻斷是可控而且是可逆的。
可控性是指,在手術中,麻醉醫師通過對麻醉藥的精確調控,既做到滿足手術的要求,又能保證患兒的生命平穩。最新的電腦靶控技術已經能夠將用藥精確到毫克單位,不會出現藥物過量損傷大腦的情況。
可逆性是指,在臨床上所使用的麻醉藥都是經過嚴格的藥物篩選,以及嚴格的動物和人體試驗的,其對孩子的神經活動影響也是一次性的。
隨著手術的結束,麻醉藥會在麻醉醫師的調控下排出體外。其中,通過肺部吸入的麻醉藥會經過肺部以原型排出,而通過靜脈注射的麻醉藥也會在體內轉化為無害物質,並隨尿液排出體外。
在麻醉藥排出體外後,孩子的神經功能也會隨之得到恢復,不會留下智商上的負面影響。
為什麼有些孩子術後就“變傻了”?
當然,在臨床上我們也常常見到一些孩子使用麻藥過後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術後恢復期出現反應遲鈍。於是家長們激動了,緊張了:“怎麼回事?我家的孩子是不是被麻傻了?!”
其實,這種術後的副作用是因為小兒代謝率低,排洩功能差,加上術中會有一部分麻醉藥物貯存在脂肪、肌肉等組織中,術後會向血液“二次分佈”導致的。
此時,患兒的血液中仍會殘留有一定的麻醉劑,就會出現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等“變傻”症狀。
這是麻醉藥物的正常代謝過程,個別小兒麻醉後一週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和短時間的記憶障礙,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智力受到影響,家長無需多慮。
不麻醉才真可能讓孩子“變傻”
對於外科醫師來說,如果小兒手術不進行麻醉,反而增加手術風險,甚至因此造成“小兒變傻”,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首先,孩子的智力發展還不足以理解疾病,配合手術。試想一下,一個孩子離開父母的懷抱,進入陌生的手術室,還要忍受劇烈的疼痛,這是多大的心理創傷。
有學者研究認為,上述小兒術後存在長時期的行為發展紊亂,並有明顯的內分泌失調,甚至當他長大成人,這段不愉快的經歷也存在其潛意識中造成心理障礙。
其次,沒有全麻,孩子在手術時不可能配合,後果就是他不停地動,對手術的精細程度產生巨大影響。
試想一下,外科醫生要一邊安撫甚至按住病兒,一邊還要手術,在孩子的哭聲和掙扎中,手術如何能夠保證順利完成?即使家長敢於讓孩子面臨這樣的挑戰,外科醫生們也不敢在這樣的條件下動手術。
對於需要手術的孩子來說,全身麻醉是非常必要的。只要麻醉醫師掌握小兒麻醉的特點,準確用藥,認真觀察,正確處理,就一定能保證手術的安全,術後也不會產生社會上傳言的那些不良影響。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