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就業、婚姻壓力的增大,家長和青少年對身高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一篇關於“恐矮時代”的論述中提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而來的是“恐矮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父母和孩子陷入了對身高的苦惱和困惑,隨之而來的是“高迷心竅”和一系列增高陷阱的設定和增高悲劇的上演,為了增高几公分,有的人挺而走險,不惜花費巨資進行“斷肢接骨術”,結果成了瘸子。那麼,孩子是如何長高的?為什麼會出現生長遲緩甚至矮小?怎樣判斷孩子是否生長遲緩、是否矮小?生長遲緩或矮小最佳的治療時機是什麼時候?怎樣才能讓孩子科學地長高?這些都是家長所關心的焦點問題。
眾所周知,生長髮育是兒童的特徵,一個人從受精卵到長大成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影響因素很多,受自身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其中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性激素在不同階段獨立或協同促進兒童長高。人的長高實際上就是人體骨骼的增長,人體內有一種骨骼是中空的圓管狀,被稱為管狀骨,在這些骨的兩端,有一部分被稱為“骨化中心”的軟骨,軟骨細胞在生長激素的作用下不斷分裂、鈣化成為硬骨,就實現了骨骼的增長,即人體的增高。但人體不能無限度地長高,到一定年齡,軟骨細胞就全部鈣化不再分裂,稱為“骨骺癒合”,這時,人體便不會再長高了。因此,對生長遲緩的患兒,拍攝 “骨齡片”瞭解骨骼發育的年齡是必要的檢查手段。
大多數孩子能夠在自身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沿著正常的軌跡生長,而少數兒童由於疾病、遺傳、周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生長遲緩甚至矮小,那麼,什麼樣的情況屬於生長遲緩和矮小呢?嬰兒期是生長最快的時期,正常嬰兒出生時平均身高50釐米,第一年可長高20釐米,第二年、第三年約8~10釐米;兒童期平均每年增長約5釐米;到青春期,是生長的又一個高峰期,女孩青春期一般是10~14歲,可增長10~15釐米;男孩青春期較女性晚,一般12~16歲,可以增長20~25釐米。如果孩子年生長速率3歲以內<7釐米、兒童期〈5釐米、青春期〈6釐米時,提示生長遲緩。當孩子在50人左右的班級裡身高為倒數的1~2名時,提示您的孩子可能是矮小症。
導致生長遲緩或矮小的病因很多,大約有300多種,可分為生長激素缺乏和非生長激素缺乏兩大類,後者包括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家族性遺傳、慢性疾病、先天性遺傳代謝病及內分泌性疾病如:遲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性早熟等,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只有找到病因進行對症治療,才有可能長高。
身材矮小者,開始正確治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到青春期後,骨骺的生長板老化,生長空間變小,增高的效果顯著降低,如果骨骺已完全閉合,任何藥物都是無濟於事的。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4歲起用生長激素替代治療,可望達到完全正常的成年終身高。矮身材的治療沒有靈丹妙藥,研究證明:沒有一種藥物能夠使所有矮身材都長高。例如,國際上公認的促生長藥物―生長激素,也僅適合於生長激素缺乏症和一部分非生長激素缺乏症的患兒。因此,發現生長遲緩者應該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內分泌門診就診,及早查明病因,不要觀望等待,更不要盲目使用所謂的增高產品。
那麼,如何讓孩子科學長高呢?
首先,要均衡營養,即每日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蛋、肉、魚、乳類)、碳水化合物(面、米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蔬菜和水果等,不要偏食、挑食,否則可導致微量元素如鋅、鐵、鈣等的缺乏,直接影響小兒的生長髮育。各種食物中,以牛奶、沙丁魚、菠菜、胡蘿蔔、橘子是最富含多種營養的食物,儘量讓孩子每天攝入一些這樣的食物。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要細嚼慢嚥,飯後30分鐘內避免劇烈活動,有助於更好地消化吸收。
第三,要保證適當運動。運動有助於孩子長高,研究表明:跳繩、游泳、打籃球或排球、跳躍運動、騎車等運動半小時後,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顯著增加,骨骼增長快。而長距離跑步、舉重、高強度體育訓練等卻有礙於兒童的生長。
第四,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是促進孩子長高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因為熟睡1小時後生長激素分泌開始增加,且持續在較高的水平。在門診中常見到正值青春期的兒童,由於升初中後課程重,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導致生長速率減慢,影響了孩子的終身高。
第五,應保持愉快的心情。家庭不和、與同學關係不良、老師歧視等不良因素往往使兒童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的狀態,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可導致“心因性矮小”。
第六,應早診、早治。發現孩子生長緩慢,應及時就醫,找出病因,儘早治療。如果能夠注意到上述幾點,科學長高並非遙不可及的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