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放療?
放療為放射治療的簡稱,是治療腫瘤主要手段之一,它利用放射線殺死癌細胞使腫瘤縮小或消失來治療腫瘤。放射線破壞照射區(靶區)的細胞,使這些細胞停止分裂直至死亡。放療的目的是盡最大的努力殺死腫瘤細胞,同時保護正常組織。
2、那些腫瘤需要放療?
目前的統計表明,約70%的惡性腫瘤病人在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放療控制,但對於一個具體的病人來講,是否採用放療則應按照腫瘤的規範化治療原則、腫瘤的發展期別及病人的身體狀況而定。臨床上適合放療的腫瘤主要有:鼻咽癌、喉癌、扁桃體癌、舌癌、惡性淋巴瘤、宮頸癌、面板癌、腦瘤、食管癌、乳腺癌、肺癌、直腸癌、骨腫瘤、肝癌、軟組織肉瘤等。
3、放療需要多長時間?
根據腫瘤性質和治療目的,放療分為根治性放療、術前放療、術後放療、姑息性放療。不同的放療目的放療完成所需時間各異,下面分別詳述:
根治性放療:單獨用放療手段控制甚至治癒腫瘤。部分腫瘤,如:鼻咽癌、喉癌、扁桃體癌、舌癌、惡性淋巴瘤、宮頸癌、面板癌等單獨放療可治癒。另外腫瘤生長的部位無法手術、或病人不願手術者也可單獨給予根治性放療。根治性放療時放療劑量一定要用夠量,否則會留下復發的隱患。一般需要6-7周時間完成。
術前放療:因腫瘤較大或與周圍臟器粘連無法手術,術前先放療一部分劑量,縮小腫瘤利於手術。一般需要3-4周時間完成,放療後休息3-6周再手術。此放療後休息是為了正常組織修復放療反應,同時使腫瘤進一步退縮利於手術切除。在放療和休息期間癌細胞在逐漸死亡,不要擔憂因手術推遲癌細胞是否會生長。
術後放療:因腫瘤生長在特殊部位、或與周圍臟器粘連無法完全切除,這些殘留腫瘤術後會復發和轉移,所以術後應該放療消滅殘存癌細胞。放療時間根據殘存腫瘤多少而定。如果殘存腫瘤較多,肉眼就能看到有腫瘤殘留,幾乎需要與根治性放療同樣的時間和劑量。如果殘存腫瘤較少,只有在顯微鏡下看到有癌細胞殘留,一般需要根治性放療劑量的2/3劑量即可,即4-5周時間。
姑息性放療:因腫瘤生長引起病人痛苦,如骨轉移疼痛、腫瘤堵塞或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壓迫靜脈引起血液迴流障礙至浮腫、腦內轉移引起頭疼、腫瘤侵犯壓迫脊髓引起癱瘓危險等,給予放療一定劑量緩解症狀減輕痛苦。放療劑量根據腫瘤部位和目的而異,從放療數次到一月時間不等。
4、什麼是外照射、什麼是內照射?
根據放射源的遠近分為:外放射和內放射。
外照射:也稱為遠距離放療,放射線從人體外一定距離的機器(如鈷-60機器為75cm、直線加速器為100cm)發出照射腫瘤。這種射線能量高,穿透力強,腫瘤能得到相對均勻的放療劑量。外放射是目前放療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內照射:也稱為近距離放療,將放射源直接放入腫瘤內部(粒子植入)、或放入腫瘤鄰近管腔(氣管、食管、陰道等)進行放療。內照射所用的放射源射線射程短、穿透力低,優點是腫瘤可以得到較高的劑量,遠處正常組織受量低而得到保護,缺點是劑量分佈不均勻,容易造成熱點(過高劑量區)和冷點(過低劑量區),增加腫瘤殘留和復發危險。所以除宮頸癌外,目前內照射只作為外照射的補充劑量應用,不單獨應用。
5、什麼是普通放療?什麼是立體定向放療?
普通放療是常用的傳統放療方法,照射範圍包括腫瘤、附近轉移灶、附近將要轉移的區域,一般每天照射1次,每週5次,每次給予常規放療劑量。優點是腫瘤及附近淋巴結區都能照射,費用低廉。缺點是周圍正常組織得到不必要的照射,產生放療副反應。
立體定向放療,也是我們常聽說的伽瑪(γ)刀、或X刀,是放射線通過多個不同的方向聚焦到腫瘤灶,在破壞腫瘤的同時能較好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治療的結果象刀切除一樣腫瘤壞死消失,所以形象地比喻成“刀”,伽瑪(γ)刀(X刀)不是開刀手術的!
6、伽瑪(γ)刀和X刀有啥區別?
放療常用的射線有γ射線、X射線、β射線等。γ射線是由放射性元素鈷-60(或其他放射性元素)自發衰敗中產生;X射線由加速器(高速電子撞擊鎢靶)產生。所以由鈷-60作為放射源的立體定向放療稱為伽瑪(γ)刀,由加速器作為放射源的立體定向放療俗稱為X刀。
頭部伽瑪刀由多個鈷-60放射源排列在半球形裝置內,射線通過帶有多個孔徑(準直器)的頭盔聚焦於腦內病灶,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限制,頭盔的最大孔徑只能達到18mm,γ刀是有創固定(用鉚釘將頭架固定於顱骨上),一般只作一次,所以適合顱內18mm以下的病變。
X刀的準直器最大可達到50mm,治療顱內病變時用無創固定技術(一種熱塑面膜,在熱水中變軟,然後放在病人的面部,整理成適合病人面部的形狀,涼卻後變硬固定),所以利於分次治療,適合各種體積病灶,對體積稍大的病變更顯優勢。(注:準直器: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要將由機器出來的射線進行定向限束,起這種作用的裝置叫準直器)。
7、放療後人體有放射性嗎?
很多病人擔心放療後自己身體有無放射性,回答這個問題要看所用的放療方法。
一般的外照射放療後人體肯定無放射性,因為放射源在體外一定距離的機器內。所以放療後可以親密地和親戚朋友在一起。
內照射將放射源置於體內,放射源附近的臟器有放射性,要注意保護周圍人員。
全身放射性治療是將放射性元素注入血管內(如放射元素鍶治療多發骨轉移),這些放射性元素隨血流到達腫瘤及全身其他部位,隨著人體代謝,還會排入唾液、尿液等分泌物中,所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要保護好周圍人員,處理好排洩物。
8、其他正在應用或正在研製的放療方法
三維適形放療(3DRT):傳統普通放療是二維(腫瘤的長度、寬度)放療,如果利用CT、PET、核磁共振在腫瘤三維(長度、寬度、深度)方向上根據腫瘤的不規則形狀修飾射線進行放療,稱為三維適形放療,優點是能保護周圍正常組織。
調強適形放療(IMRT):在三維適形放療基礎上,通過一定的方法調整射線劑量,達到腫瘤內部的放療劑量均勻的放療方法。
影象引導放療(IGRT):在放療實施過程中,通過CT影象引導準確定位計劃治療的腫瘤部位,進一步提高腫瘤治療的準確性。
生物引導放療(BGRT):腫瘤組織內瘤細胞有一定的異質性,腫瘤細胞對射線的敏感度也不同。根據不同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選用不同的放療劑量,以達到最終全部殺滅腫瘤的目的。此种放療方法正在研製中。
9、放療多長時間起作用?
放療後放療作用不能立即顯現,放療後數天或數週腫瘤細胞開始死亡,放療結束後瘤細胞壞死仍將持續數週或數月。
10、放療痛苦嗎?放療的副作用是什麼?
放療利用放射線殺滅腫瘤,這種高能的放射性肉眼看不到。射線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對照射範圍內的正常細胞也有損傷。正常組織的這種放射損傷在放療結束後會逐漸恢復。在放療剛開始時病人不會出現放療所致的痛苦,但隨著放療的繼續進行,癌細胞壞死程度在逐漸加大,正常組織細胞損傷程度也會增加,這時會出現相應正常組織損傷的表現,這種現象叫放療的急性反應,(如放療性食管炎,病人會感到吞嚥時食管疼痛等)。醫生會處理這些放療的副作用,不能因為這種暫時的放療反應放棄腫瘤治療的機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