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微創外科中心 主任醫師 王震宇

  關於膽結石形成的機理,已有不少的研究和解說,現在仍在繼續研究中。膽汁內有多種成分,其中有幫助脂肪消化吸收的膽酸鹽和使糞便、尿黃染的膽紅質,還有膽固醇、磷脂等。這多種成分在膽汁內呈過飽和狀態。膽石起源於膽汁某些成分的析出、沉澱和聚集。例如:膽固醇本來不能溶於水,但是膽汁內的膽固醇與磷脂、膽酸三者結合成微小的膠粒,所以不會析出沉澱。不過,這三者若有一種成分過少或過多,膽固醇就很容易析出。又如:膽汁內的膽紅質為結合葡萄糖醛酸者,易溶於水。若在某種條件下,膽汁的結合膽紅質變成非結合膽紅質,後者就會析出沉澱。按成分分類,膽石有膽固醇結石(含大量膽固醇)、膽色素結石(含多量膽紅質)和混合性結石(含膽固醇和膽紅質都不少)三種。在我國,膽色素結石比較多見。

  從臨床分析,膽石症的病因有三類:

  1、膽道感染:經研究發現,內含蛔蟲卵或蟲體碎片者佔60%以上,可見膽道蛔蟲症可以繼發膽石。其他性質的膽道感染也可能繼發膽石。感染後形成膽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蛔蟲卵、蟲體碎片、細菌、脫落上皮細胞等是固體,可成為結石的“核心”或“支架”,感染炎症後膽道內粘多糖、粘蛋白之類增多,也可成為膽石的“網架”;感染後膽管可發生瘢痕狹窄,引起膽汁排出不暢。膽道感染後形成的膽石大多為膽色素結石,原發部位常在膽管,有的呈泥沙樣。

  2、膽汁瀦留:膽道有狹窄時,膽汁引流不暢。或者膽囊周圍粘連(如胃切除術後),影響膽囊收縮,婦女妊娠期膽道功能紊亂(多因平滑肌收縮乏力),也可能使膽囊內膽汁瀦留。在這些情況下比較容易形成膽石。有的研究觀察膽汁在37~38℃(相當於人的體溫)靜置,其中的膽紅素即可析出沉澱;膽汁在膽囊內瀦留,其中膽固醇的濃度相對增高,也可以析出沉澱,加以細菌在瀦留的膽汁內容易繁殖,因此促成膽石。

  3、膽汁成分代謝異常:膽固醇結石見於營養狀態優異或肥胖者,有的合併冠心病、糖尿病等,提示這種結石與機體代謝相關(但病人的血脂不一定都增高)。肝硬變和某些腸疾病可能合併膽石症,一般認為與膽汁內膽酸濃度降低相關。

  以上膽石形成的機理雖不夠完全清楚,但至少提示防治本病的幾條原則。預防和徹底治療膽道蛔蟲症、其他性質的膽道感染,能夠降低膽色素結石的發病率。設法保障膽道通暢(如施行膽管內引流手術)和增高膽汁分泌(如用利膽藥物),能使小的膽砂排出,避免堆積在膽管內引起臨床症狀。鍛鍊身體和避免吃過高熱量的食物,可以降低膽圓醇結石的發病率。膽酸製劑可用於膽固醇結石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