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任醫師 趙齊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反覆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月經量多、盆腔胞塊、不孕等症狀,傳統中醫理論歸屬到“痛經”、“症瘕”、“不孕”等病證中加以論述,現代中醫從血瘀來論治本病,臨床及科研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片面的強調血瘀,有可能對我們完整的認識本病產生理論上的誤導,結合前人的對於重症痛經的論述,我們認為素體脾腎陽氣不足,寒溼痺阻衝任更能反映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理變化的本質,更有助於動態的把握本病變化的過程,在此就相關機理略加闡述,望同道斤正。

  1、古代醫家的寒溼痛經理論

  婦人經水將來三五日前,而臍下作疼,狀如刀刺者,或寒熱交作,所下如黑豆汁,人莫不以為血熱之極,誰知是下焦寒溼相爭之故乎,夫寒溼乃邪氣也,婦人有衝任之脈居於下焦,衝為血海,任主胞胎為血室,均喜正氣相通,最惡邪氣相犯,經水由二經而外出,而寒溼滿二經而內亂,兩相爭而作疼痛,則北方寒水之象也。治法:利其溼而溫其寒,使衝任無邪氣之亂,臍下自無疼痛之疚矣,方用溫臍湯:白朮一兩、白茯苓三錢、山藥五錢、巴戢肉五錢、扁豆三錢、白果十枚、建蓮子三枚。寒溼之邪為痛經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因寒性收引使脈道拘急,溼性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從而導致經行不暢,不通而痛。儘管我們無法斷定前人所論述的痛經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關係,但從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高,痛經表現反覆加重的症狀特點上看,可以肯定古人所言的痛經應該包含本病。

  2、寒溼與瘀滯的關係

  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表現出的反覆發作的下腹部疼痛,病位於下焦,纏綿難愈等症狀,與寒溼之邪易阻遏氣機,易趨陰位,易傷耗陽氣等病理機制相符合。疼痛反覆發作應該屬於久病,寒凝、溼阻兼之氣虛、氣滯是誘發血瘀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致痛的重要因素,臨床上常常是各種致痛因素交織在一起,從疼痛的性質及病機轉化來看,寒溼為患應該占主導地位,血瘀作為一個派生的病理產物,也許可以看作是致痛的直接原因,但決不是根本原因。目前被普遍認同的因瘀致病的痛經理論,在近現代的論著中較為常見,也許是中醫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進步的結果。但是有一點我們應該注意,血瘀是疾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具有特殊致病特點的物質,一般狀態下血瘀的發生還與脈道的相對通暢程度有關,經脈縱行,氣血相對旺盛,受各種致瘀因素的影響相對小,即使發生淤滯其程度也輕,而人體上存在著不同等級的絡脈分支,多位於經脈之間,起到溝通表裡,聯絡內外,加強經脈與臟腑之間的聯絡,擔負著滲灌氣血,傳導脈氣的作用,因其執行氣血的能力不同,受外邪的干擾所導致的結果也不同,等級較高,氣血豐富,當然受影響的程度要輕些,而那些細小的孫絡則可能表現出血行壅滯,甚則閉塞不通,現代研究所採用的盆腔血流檢測、甲皺微迴圈等方法,應該是對絡脈淤滯最簡單最直接的觀測方法。

  脈絡拘急與閉塞不通之間存在著程度上的不同,尚未發展到月水不通的狀態,相反,由於寒溼痺阻胞脈、胞絡,在月經間期,胞宮以藏為主時,衝任津血可以緩慢的滲灌其中,而月經來潮後,胞宮以瀉下為主,其勢相對急迫,而胞脈、胞絡經血排出受阻,導致血液瘀積,甚至絡破血溢而成離經之血,故經行腹痛,下血如黑豆汁;衝任二脈因胞脈、胞絡痺阻,津血下行遲滯而導致血液瘀積,脈道擴張,於月經來潮後,經血湧瀉於下,故下血量多,經期延長;因寒、溼、瘀久積於胞宮,胞宮失於溫養,不能夠妊養胎元,故不孕。

  3、寒溼為患的病因病機概要

  寒溼作為外感或內生之邪,其致病之本在於陽氣不足,特別是脾腎之陽:腎陽內蘊相火或稱命門之火,能溫煦臟腑,使臟腑功能得以正常發揮;脾為後天之本,具有升清、運化、固攝之功,脾陽不足津、氣、血轉化不利,水液代謝失調。一般而言,經期、產後胞脈空虛,如果攝生不利,感受寒邪,或冒雨涉水,或久居陰冷溼地,傷及陽氣,寒溼蓄積;或先天稟賦不足,臟腑經脈津、血、精、液失於溫化,陽虛則髒寒,陰津失化則溼生。內外合邪,久居於衝任胞宮,從而導致本病,寒溼阻遏氣機而致氣滯,寒溼瘀積日久化熱而致溼熱。

  4、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徵象

  現代研究證實,內膜異位症患者存在基因表達異常,發病有家族聚集傾向,在位內膜的粘附、侵襲和血管形成能力特異,經血內流可能是主要的誘因,但是,70%-90%的育齡女性均有內流,只有10%-15%發病。內膜異位病灶的形成過程中,粘附-侵襲-血管形成是被認定的病理生理過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