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 主任醫師 徐巍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資訊傳到神經中樞後引起的感覺,別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種原因使50%~80%的疼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癌性疼痛一般以藥物治療為主,手術治療往往需要結合病人的總體身體狀況及生存期考慮。明確患者的疼痛原因並給予治療後,必須對鎮痛效果及疼痛緩解程度予以評價,以便制訂今後治療方案及用藥劑量。

  1.止痛藥治療

  (1)癌性疼痛的藥物治療原則:

  ①儘量口服給藥,便於長期用藥,可以減少依賴性和成癮性。

  ②有規律按時給藥,而不是出現疼痛時再給藥。

  ③按階梯給藥,根據WHO推薦的癌性疼痛“三階梯療法”。

  ④用藥應該個體化。

  ⑤注意使用抗焦慮、抗抑鬱和激素等輔助藥物,可提高鎮痛治療效果。

  (2)癌性疼痛藥物治療的“三階梯療法”:

  ①第一階梯——非阿片類鎮痛藥:用於輕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藥物有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等,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②第二階梯——弱阿片類鎮痛藥:用於當非阿片類鎮痛藥不能滿意止痛時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藥物有可待因,一般建議與第一階梯藥物合用,因為兩類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第一階梯藥物主要作用於外周神經系統,第二階梯藥物主要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二者合用可增強鎮痛效果。根據需要也可以使用輔助藥。

  ③第三階梯——強阿片類鎮痛藥:用於治療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當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藥物療效差時使用,主要藥物為嗎啡,也可酌情應用輔助藥物。

  3.外科治療

  (1)脊髓後正中後索點狀切開術(PMM):動物實驗和屍體神經解剖均證實:內臟痛覺的上行傳導通路很大部分是經由脊髓背柱上行的,特別是對於盆腔和下腹部的內臟痛覺傳導,脊髓背柱的作用甚至要超過脊髓丘腦束。PMM正是選擇性切斷了脊髓背柱中間部傳導內臟痛覺的神經纖維。1997年,美國Nauta等最先報道1例胸8PMM手術,治療子宮頸癌晚期頑固性盆腔和下腹部內臟痛,療效確切。1999年,德國Becker等也報道1例肺癌術後出現上腹部和中腹部疼痛,胸4PMM可以明顯緩解疼痛症狀。2000年,韓國KimYS等報道成功施行胸1~2節段PMM8例,均為胃癌引起的腹部內臟痛,止痛效果肯定。

  (2)脊髓止痛手術:根據癌性內臟痛的不同部位和特點,考慮行脊神經後根切斷術、脊髓前外側束切斷術和脊髓前聯合切斷術。由於手術損毀脊髓結構,易引起其他併發症,如運動或感覺障礙,因此,要結合病人的總體機能狀況,慎重選擇。

  為了提高癌痛患者生存質量,減輕乃至解除疼痛,WHO制定了癌性疼痛解除計劃,即三級藥物梯度止痛法。目前應用該方案控制癌痛,療效雖然比較確切,但長期使用鎮痛劑毒副反應大,成癮性、依賴性強,並受患者耐受性的限制,致使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

  我們將疼痛的病機概括為氣滯、血瘀、痰濁、熱毒、虛損等多種,針對不同病因所致的癌痛,我們採取不同的外治法,在癌腫疼痛部位或肚臍辨證敷貼。將藥物直接敷於疼痛部位有效成分穿透面板、黏膜經透皮吸收而起效。

  外敷於疼痛部位或腫塊區域性或肚臍,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痛處或經絡循經處,對癌痛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止痛效果,且止痛持續時間長、療效確切,並且無嗎啡類止痛藥導致的腹脹、便祕、厭食症狀,配合止痛藥還能緩解止痛藥的副反應,使患者保持較愉快的生活狀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