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馬學玲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寒冷季節機率更高,尤其是出血性的更為明顯。經發現表示,發病高峰時間通常為上午與中午鄰近的一段時間。
  據腦血管病的分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中包括可干預性因素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因此,做好疾病預防可減少發病機率。
  “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中的二級預防是針對發生過一次或多次腦卒中的患者,即通過尋找卒中事件發生的原因,糾正所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達到降低卒中復發危險性的目的。”
  這類患者應對已發生卒中的患者選擇必要的影像學檢查或其他實驗室檢查以明確患者的卒中型別及相關危險因素。同時,建議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干預血小板聚集,主要包括阿斯匹林、潘生丁、抵克立得和氯比格雷等。
  患病後的人群通常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痴呆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在早期應用阿斯匹林進行干預,有助於防止痴呆的發生。
  另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患病後抑鬱的發生率約為30%~50%,是影響患者預後的一項重要因素。對已經發生抑鬱的患者應選擇藥物治療,首選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西酞普蘭等藥物,並輔以心理治療。
  對於普通人群、高危人群及患者,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戒菸,減少酒精的攝入量,合理膳食,以食用低能量、低脂肪、富含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為原則,適當增加體力活動,進行規律的體育鍛煉。

  對高危患者需定期體檢,增加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讓患者認識到腦卒中的一些常見危險因素,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及心房纖顫等屬於慢性疾病,必須長期治療才能有效控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