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主治醫師 吳桂壽

  在對外科手術的麻醉術前訪視評估中,筆者經常看到病歷中的心電圖檢查為竇性心動過緩,術前如果存在竇性心動過緩,外科醫生多數單純做阿托品試驗或請心內科協助診斷處理。在臨床工作中,單獨阿托品試驗的可信度如何?遇到阿托品實驗陽性的患者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

  阿托品試驗最早是由德國醫學家Dehio (1851-1927)提出,其主要意義是診斷病竇綜合徵,鑑別器質性與功能性房室傳導阻滯,判定高度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阻滯部位,區別是否因迷走神經張力過高、藥物因素、心臟外傷、家族史等因素所致的竇性心動過緩。進行阿托品實驗時首先描計心電圖作為對照,然後靜注阿托品1.5-2mg,注射後即刻1、2、3、5、10、15、20min分別描計一次Ⅱ導聯心電圖。通常認為:注射後在上述時間內,竇性心率增快,<90次/分,或者出現結性心律為陽性;如竇性心率增快≥90次/分,或原來的竇房阻滯、竇性靜止消失,則為陰性。此試驗可以輔助診斷竇性心動過緩是否為病竇綜合徵,陽性結果提示竇房結功能不良;陰性結果揭示系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所致。

  然而經過約100年的臨床應用中發現,阿托品實驗存在極高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的問題,且敏感性與特異性不高。隨著醫學的發展,如今24小時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臟造影等檢查的出現能夠給患者提供更為確切、可靠的資料。當然,最有效的心臟功能評估的方法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病史和體檢!運動耐力,是心功能評估最可靠的方法。一個基礎心率 45 次的患者,平時挑擔行走 50 裡,夜裡平臥大睡,從未因心跳慢而暈厥,哪怕阿托品試驗是個陽性,有必要擔心嗎?另一方面,如果患者病情很重,有傳導阻滯,即使阿托品試驗是陰性,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此外,有文獻報道:阿托品實驗過程中,患者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有致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的風險。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及國內醫患矛盾的不斷增加,現在醫務人員對輔助檢查的認識趨於深刻,筆者認為,單純依賴阿托品試驗作為判定竇性心動過緩的主要手段不全面!不準確,需要更新觀念!更新知識!術前評估病人,是一個綜合檢查和決斷過程。一個受過現代醫學教育的醫生,怎麼能單單靠一個結果的陰性或陽性結果來決定是不是手術呢?更何況這個試驗是一個片面而不能反應病情本質的東西。

  筆者認為應該結合24小時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全面分析。如果把竇性心動過緩的診斷更細化!處理更精準,對於在圍手術期避免發生心血管意外事件,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意義重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