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結直腸及肛門外科 副主任醫師 任輝

患者,男,40歲。因自發性腹痛於當地醫院就診,血壓進行性下降,腹腔診斷性穿刺抽出不凝血,急診行剖腹探查術。見腹腔出血量約2000ml,發現胰腺下緣腸繫膜上動脈分支處有活動性出血,因手術技術及條件等原因,不能徹底止血,僅用大網膜包裹血腫,以使出血相對侷限在小網膜囊內。術後止血、輸血、補液、對症治療。為進一步診治,遂於2007年1月18日急診轉入我院。詳細追問有高血壓及軟組織血腫、鼻衄等出血傾向家族史,其兄因腦出血早年死亡。入院體檢:T 36.7℃,P 130次/min,R 25次/min,BP 100/70 mmHg。重度貧血貌,上腹劍突下直徑13cm包塊,腹膜刺激徵(+),移動性濁音(+),腸鳴音4~6次/min。入院時白細胞10.1×109/L,中性粒細胞0.82,血紅蛋白110g/L,血小板(PLT)126×109/L,凝血酶原時間(PT)21.4s(正常對照值11~13s)及部分凝血酶原(APTT) 63.6s(正常對照值30~45s),尿潛血(++)。FⅧ:C 5.7%(正常值50%~150%)。入院診斷:高血壓病、腹腔出血、失血性休克。輸血、補液、抗休克營養支援、對症治療。1月19日進一步完善輔助檢查,組織全院會診,考慮病情複雜、危重,並經血液科會診,考慮血友病A的診斷成立,另外,因第一次手術血腫機化,無法顯露正常解剖結構,首選治療方案為血管造影、介入治療。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結直腸及肛門外科任輝

1月20日行第一次介入血管造影,考慮腸繫膜上動脈分支出血。1月22日再次行介入血管造影,診斷:腸繫膜上動脈分支根部血管瘤破裂(屬於真性動脈瘤或假性動脈瘤暫無法界定,考慮假性血管瘤可能性大),活動性出血,上腹包塊為血腫(圖1a、b)。由於破裂出血處在腸繫膜上動脈根部,如果栓塞勢必影響全小腸乃至右半結腸血運、甚至壞死,無法栓塞。腹痛加重,上腹腫塊逐漸增大,出現全腹壓痛,尤以上腹明顯。腹穿抽出不凝血。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向家屬交代病情,於1月23日再次行剖腹探查術:大網膜包裹及網膜囊內大量新鮮血液及凝血塊,量約2500ml,清除部分血腫,胰腺實質暗黑,周圍炎症重,無法顯露正常解剖結構(圖2),見腸繫膜上動脈屬支活動性破裂出血兩處,將其結紮,區域性蛋白膠封閉,留置腹腔引流管兩枚,關腹,術畢。

1月23日患者P 110次/min,R 20次/min,BP 160/90 mmHg。腹腔引流管引出150ml暗紅血性液體, PT 18.6s、APTT 48.4s,纖維蛋白原(FIB)1.58 g/L,PLT 66×109/L。1月27日切口周圍片狀淤斑,腹腔引流引出新鮮血400ml。床頭B超示雙側胸腔侷限性積液,胸腔穿刺左側胸腔抽出血性胸水500ml,右側抽出100ml。28日凌晨患者昏迷,因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 討論

甲型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連鎖隱性遺傳的出血性疾病。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患者均為男性,診斷為甲型血友病。屬X伴性隱性遺傳病,基因定位Xq28。本病在遺傳性凝血病中佔首位,為79.4%,地區及民族分佈廣泛。由於因子Ⅷ(F Ⅷ)基因的缺陷,從而導致迴圈中F Ⅷ促凝活性下降並引起出血。本例僅為甲型血友病患者,病史及家族史比較典型。血友病患者應避免手術及創傷,本例血友病患者腸繫膜上動脈血管畸形,並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自發腹腔出血死亡。病人存在血管性血友病綜合徵,此類病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中的大分子量(HAW)多聚體細微缺失,導致先天性的血管發育異常。血友病患者合併各部位血管畸形的比率仍需大宗病例回顧報道。

外科醫生需提高對血友病認識。此例當地首診醫生僅注意腹腔出血、失血性休克,而忽視了術前詳細詢問病史,但並不違背普通外科手術原則。病人轉入我院時儘管急檢的血小板等檢查處在正常範圍,是因為失血性休克未得到較好的輸血、補液治療,血液濃縮所致的檢查結果“正常”,在適時大量補液後,各項血液檢測指標的真實資料才顯露出來。所以,對於失血性休克病人,外科補液是極其重要和相當關鍵的。如早明確診斷或考慮到血友病的可能,可輸新鮮血、血漿或F Ⅷ因子,對內出血原因早預防、早治療,後果可望會更好一些。血友病患者手術注意:⑴術前補充F Ⅷ;⑵術中可用含F Ⅷ的纖維蛋白膠,封閉出血點;⑶術後出血及感染的控制。本病例因無法停止輸新鮮血漿及冷沉澱,所以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進一步明確血友病診斷的相關檢查。

本病例首選血管造影、介入診療技術,但是由於出血病灶的位置位於腸繫膜上動脈根部的血管分支,無論是應用栓塞或支架,均無法確保腸繫膜上動脈分支的小腸及右半結腸血供不受影響,甚至完全阻塞,導致腸道缺血壞死。所以在病人仍存在進行性出血的情況下,再次手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綜合分析此例病人的診療經過,首次手術是整個治療的成敗的關鍵,唯有第一次手術明確找到出血點,確切止血,才有可能爭取到生存的機會。但是由於:⑴當地手術水平及技術的限制,無法充分顯露胰腺下緣腸繫膜上動脈分支處,胰腺及腸繫膜上動脈系統的外科解剖的確是普通外科手術的難點;⑵或者由於當時病人的病情危重,無法有充足的時間尋找和顯露明確的出血點,所以僅姑息治療,從而,由於血腫機化及區域性重度炎症反應,失去了第二次手術的機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