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外科 主治醫師 趙海龍

  膽囊炎,常見的一種疾病,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來看,半數以上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膽囊炎症,僅有少部分人群沒有任何症狀,大部分人群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統症狀,多表現為進食後飽腹感或進食大量油膩食物後腹脹明顯,也有一些患者表現為長期大便糖稀,粘稠或臭味大,部分患者表現出尿色深黃及右側腹或肩背部酸脹感等。但是這些症狀往往被我們忽視,甚至認為自己是胃病或腸炎,恰恰都忽略了慢性膽囊炎這個疾病。今天我們就針對膽囊炎這個常被忽視的一些問題簡單的談一談。

  慢性膽囊炎是病嗎?

  當然是病,雖然在人群中發病較高,甚至沒有什麼大的症狀,但是卻是不能忽視的疾病,因為很少有單純性急性膽囊炎,絕大部分急性膽囊炎都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作;長期的慢性膽囊炎同時也易合併膽囊結石的發生,膽囊癌也同樣離不開長期的慢性膽囊炎症刺激。目前已經證實90%以上的膽囊結石都合併膽囊炎,聽上去好像是膽囊結石引發的膽囊炎,可是我們看到很多沒有膽囊結石的病人卻有很嚴重的膽囊炎,這並不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研究顯示的結果是長期的膽囊炎症導致膽囊運動異常、膽囊壁細胞和炎症細胞脫落壞死物聚集或膽色素沉積等因素則是形成結石的原因。所以減低膽囊炎症反應自然是防止膽囊結石生成或結石增大生長的重要環節。

  膽囊炎很危險嗎?

  膽囊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膽囊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症,如禁食後保守治療12-24小時不能緩解,多需要手術治療,過分的保守治療不但不能解除痛苦,反而增加的膽囊炎合併敗血症、肝膿腫以及膽囊炎性穿孔的可能,這些都是可以威脅到生命的。慢性膽囊炎常會急性發作,影響飲食、學習和工作,多需長期口服消炎利膽藥物,且易反反覆覆,精神壓力很大,擔心合併結石或急性發作或長期下去會發生癌變。其實膽結石患者中患膽囊癌的機率約為3%-15%左右,癌變的發生率與結石大小有關係,結石直徑在10毫米以內的癌變發生率為1%,結石直徑在20毫米的機率在2%-4%,30毫米以上者機率可達10%。說到這裡大家不要恐慌,更不要對好入座,結石僅僅是眾多導致腫瘤因素之一,並不代表就一定會得上膽囊癌,只是同沒有結石的膽囊炎相比發病率升高而已。

  膽囊炎到底怎麼產生的?

  目前的研究考慮膽囊炎的形成因素主要與腸道細菌逆行感染、膽汁過度濃縮後化學刺激膽囊壁和結石摩擦性炎症相關,也就是說不注意飲食的人易形成膽囊炎症,如長期喜歡喝酒、過量飲食、碳酸飲料、生冷食物等都可以引發慢性的膽囊炎症,所以生活中往往我們看到的慢性膽囊炎病人多為這幾類,肥胖的,飲食不規律的,酗酒的人群,這類人群因喜食油膩、進食不規律或飲酒易發生腸道的細菌如大腸桿菌等細菌逆行進入膽道而發生感染。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膽囊內膽汁過度濃縮而發生膽囊炎。也有些患者並沒有前兩種因素而是單純的膽囊結石,這類人群主要是體內膽汁酸代謝異常,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結石體質,因為肝臟是膽汁的分泌器官,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肝臟分泌的膽汁成分異常自然儲存在膽囊內的膽汁就易沉澱形成結石。另外患有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更是膽囊炎的高發群體,控制原發病,可改善膽囊炎症或減少膽囊結石的發生。

  膽囊炎還可以引發那些疾病?

  其實膽囊炎本身是小病,可日積月累可能小病就變成了大病,和膽囊炎直接關聯的良性疾病有: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可關聯的惡性疾病有:原發性肝癌膽管細胞型,膽囊癌、膽管癌、胰頭癌以及十二指腸癌等。

  什麼辦法可以控制膽囊炎嗎?

  當然有,清淡、低脂飲食是減少膽汁酸分泌的因素;少食多餐可以增加膽汁的流動性有利於減少結石的生成;多飲水可以加速體內廢物代謝,也是有效控制炎症和結石方法。對於已經形成結石的人群我們通常建議長期服用利膽片和鵝去氧膽酸治療,溶石有效率可達60%,但是為防止復發,多需長期服藥。

  總之,沒有無緣無故的疾病,小病不重視大病來纏身,不能忽視小的疾病是防病的一個基本觀念,多關心自身的健康,多積累健康常識,才會減少疾病的發生,降低疾病對我們身體和經濟上的損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