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李曉豔

  子宮腺肌病是指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存在於子宮肌層中,伴隨周圍肌層細胞的代償性肥大和增生。以往稱為內在性內異症,而將非子宮肌層的內異症稱為外在性內異症以示區別。發病原因不清楚。典型的症狀和體徵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組織病理學檢查。

  一、子宮腺肌病有什麼臨床表現?

  子宮腺肌病 多發生於40歲以上經產婦。主要表現是經量增多和經期延長(40%-50%),以及逐漸加劇的進行性痛經(25%)。痛經常在月經來潮的前一週就開始,至月經結束。此外,部分患者可有不明原因的月經中期陰道流血,性慾減退等症狀。約35%患者無任何臨床症狀。

  婦科檢查可發現子宮呈均勻性增大或有侷限性結節隆起,質硬而有壓痛 ,經期時壓痛尤為顯著。15%-40%患者合併內異症,故子宮活動度較差。約半數患者同時合併子宮肌瘤,術前診斷困難。

  二、子宮腺肌病可以做哪些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術前診斷本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陰道超聲檢查敏感性達80%,特異性可達74%,較腹部探頭準確性高。MRI可在術前客觀的瞭解病變的位置及範圍,對決定處理方法有較大幫助。部分子宮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這在監測療效上有一定價值。

  三、子宮腺肌病如何治療?

  應視患者年齡,生於要求和症狀而定。

  1、藥物治療

  目前尚無根治本病的有效藥物。對年輕,有生育要求和近絕經患者可試用GnRHa治療。GnRHa可使疼痛緩解或消失,子宮縮小,但停藥後症狀復現,子宮重又增大。

  (1)GnRHa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作用於天然的GnRH相似,但對GnRH受體親和力強,效價約是GnRHa的100倍。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導致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減少,造成體內低雌激素狀態,出現暫時性絕經,起到藥物暫時去勢的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故此療法又稱為“藥物性垂體切除”或“藥物性卵巢切除”。目前我國常用的藥物有抑那痛,諾雷德和達菲林。一般用藥後3-6周出現閉經。主要副作用為血管運動綜合徵和骨質疏鬆,前者主要表現為潮熱、陰道乾澀、性慾降低、乳房脹痛、失眠、抑鬱、易激惹和疲倦等絕經組症狀。停藥後大部分症狀可以在短期內消失,並恢復排卵,但骨質丟失需要1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2)可以試用曼月樂避孕環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器(曼月樂環)可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5年後需更換。有部分患者術後出現月經量少或閉經、不規則陰道出血等症狀。患者子宮太大時避孕環易脫落。

  2、手術治療

  症狀嚴重、年齡偏大、無生育要求或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採用全子宮切除術,卵巢是否保留取決於卵巢有無病變和患者年齡。

  與子宮肌瘤相比,ADS最大的特點就是與子宮肌層的分界不明顯,在臨床中很難完全切除。傳統的治療即全子宮切除會給年輕患者帶來生理心理,生育功能,盆底解剖,性反射,生活質量等多方面的問題。

  年輕的ADS患者主要採用針對子宮增大,月經過多,痛經,不孕等對症治療。

  曼月樂和GnRHa聯合使用可以顯著改善臨床症狀。曼月樂的使用要嚴格掌握指證,子宮大於10周妊娠子宮體積,月經量過多合併貧血,不規則出血,痛經明顯的患者均不適用沒有力氣。

  手術包括“完全”腺肌病灶切除術和“部分”腺肌病灶切除術,前者應用於病灶侷限,界限較清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好;後者應用於病灶瀰漫性腺肌病,主要減輕病灶負荷,為術後用藥提供良好基礎。手術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疼痛症狀,提高妊娠率,其效果受患者年齡影響,39歲以下的患者術後妊娠率明顯高於40歲以上患者。腺肌病灶切除術存在一定的弊端:切除造成正常肌層缺失,妊娠期間子宮肌層容量減少,易流產早產,肌層切口張力增加,對和困難從而導致子宮變形,切口部位子宮肌壁薄弱易導致妊娠子宮破裂,術後盆腔粘連,影響受孕。因此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應慎重選擇是否手術治療。

  除了傳統的病灶切除術,目前臨床應用的還有子宮內膜切除術。但是該手術方式複發率高,術後很多患者需要藥物干預,手術效果差的原因可能為子宮過大,因此,大於孕8周子宮不適用於這種治療方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