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中心 主任醫師 劉莉

  肺癌腦轉移(brain metastasis)是肺癌治療失敗及肺癌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肺癌發病率的增高,癌症診療手段的提高與改善以及患者生存期的延長,肺癌腦轉移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 肺癌腦轉移使病人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期受到極大的影響。對於大多數的腦轉移病人,治療雖未能明顯地延長病人的生存期,但病人的生存質量可得到很大的改善。

  一、發生率

  肺癌是最常見的顱內轉移性腫瘤。肺癌顱內轉移以小細胞肺癌(SCLC)為最多,依次為未分化大細胞癌、腺癌,鱗癌。小細胞肺癌在確診時有約10%患者同時有腦轉移,經治療後生存2年以上的患者則腦轉移發生率高達80%。手術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有1/3因腦轉移而失敗,屍檢則高達50%以上,且主要是腺癌。即使術後病理證實為無胸內淋巴結轉移的Ⅰ期NSCLC,術後亦有5%在3個月內出現腦轉移症狀,提示術前已有無症狀的微小腦轉移灶存在。

  二、腦轉移的機理

  肺癌顱內轉移機理未完全瞭解。顱內轉移的途徑主要經血行轉移。肺癌生長速度快,腫瘤因血供不足,易發生壞死、脫落。肺組織血管相當豐富,癌細胞經肺靜脈進入體迴圈,隨頸動脈或椎基底動脈上行到腦組織後形成轉移灶。

  三、腦轉移灶的病理學特徵

  肺癌腦轉移瘤傾向於多發。多發者佔70%~86%,單發者僅佔14%-30%。80%~85%轉移灶位於大腦,小腦佔10%~15%,腦幹僅佔2%~3%。腦膜侵犯不如腦轉移常見,多見於SCLC患者。硬腦膜轉移較軟腦膜多見。癌細胞播散到軟腦膜,經腦脊液擴散,可浸潤皮質,顱、脊神經,同時引起腦脊液迴圈障礙。 轉移灶周圍的腦組織常由於區域性機械性壓迫或血供不足,產生缺血水腫、壞死,甚至出血。腫瘤較大者中心常有壞死、囊性變。

  根據患者原發肺癌腫瘤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以及有關特殊檢查如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發現顱內佔位性病灶,排除原發腦腫瘤和其他腫瘤,臨床診斷肺癌腦轉移可成立。腦轉移多發生於治療後一年內。 有肺癌病史者,出現顱內壓增高和/或精神神經症狀,首先應考慮顱內轉移瘤。在肺癌診治中應注意詢問有否顱內轉移臨床症狀並進行相應的神經系統檢查。若有異常應進一步作CT或MRI檢查。 術前分期檢查必須包括頭顱CT或MRI,以排除僅有肺部症狀而無任何顱內高壓症狀的肺癌患者。 患者肺癌腦轉移診斷成立後需進一步明確轉移範圍,應同時做了全身有關檢查,如腹部B超、ECT掃描等,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腦轉移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

  1、CT 增強CT檢查是目前診斷腦轉移瘤最可靠手段之一。目前,大多數研究的診斷及療效評價以CT為標準。 CT能清楚顯示轉移瘤的大小、部位及數目。腦轉移灶在CT平掃時的典型表現為孤立的類圓形團塊,多數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這與腫瘤的細胞成分、血供情況、壞死囊變程度以及是否出血和鈣化有關。注射造影劑增強掃描可使病灶更加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顱CT檢查假陽性率可高達11%,故有人主張CT檢出顱內病變後應行腫瘤活檢。另外,CT對小於0.5cm的病灶和幕下轉移瘤顯示不滿意。因此,必要時需重複CT檢查或進一步作MRI檢查。

  2、MRI 目前診斷腦轉移的最佳檢查是增強MRI。MRI與CT相比有更佳的軟組織對比度以及可多平面多方位顯示的優點,可更好地分辨顱內的解剖結構。所以MRI較CT更易於早期發現腦轉移,早期轉移灶在CT未出現異常時MRI即可顯示。MRI可更好顯示多發灶,很多CT掃描單發者,經MRI診斷為多發,且增強後常發現病灶更多,瘤體更大。特別是對幕下轉移瘤,MRI較CT更易作出診斷。

  3、腦脊液檢查

  在腦脊液中查到癌細胞是確診軟腦膜受累的可靠依據。腦脊液檢查操作簡單,除嚴重顱內壓增高者不宜作腰椎穿刺外,大多數病人無檢查禁忌。但腦脊液陰性病例不能排除腫瘤腦膜轉移。 腦脊液檢查尚可用於觀察治療效果。經治療後,可有部分病人腦脊液中惡性細胞消失且腦脊液中糖升高或恢復正常。

  4、其他檢查

  立體定向穿刺活檢雖為有創性的檢查,但在CT引導下可準確地對腫瘤部位進行穿刺,獲得病理學證據,排除原發顱內腫瘤,避免誤診誤治。 另外,如原發腫瘤已治癒多年,顱內孤立性病灶難以排除轉移癌,或顱內佔位性病灶診斷不明者,也可在經選擇的條件下行手術探查確診。 腦血管造影曾是神經外科最常見的檢查方法。由於造影病人痛苦較大,操作複雜,且有一定的危險性,難以為病人接受。 顱骨平片檢查部分腦轉移瘤同時伴有顱骨轉移。靠近顱骨的轉移瘤,當侵及顱骨時X 線平片可見顱骨骨質破壞甚至瘤結節。頭顱X線上可有顱高壓跡象。胸片檢查有可能發現原發肺癌。 其他檢查方法如腦電圖、腦超聲波檢查、放射性同位素檢查等對於顱內腫瘤的診斷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四、鑑別診斷

  診斷肺癌腦轉移瘤時應注意與原發性腦瘤,腦膿腫及腦血管病等鑑別,以免誤診為轉移瘤。 以神經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影像學檢查發現單發佔位性病灶,需排除原發性腦瘤。11%的單發中樞神經系統結節病變非轉移性。有時需經立體定向穿刺活檢或手術後病理檢查才能作出明確診斷。

  上述病變臨床表現與CT檢查有時不易與腦轉移瘤鑑別:癌症晚期由於凝血機制障礙亦可發生嚴重腦血管病(如腦內及硬膜下血腫),大腦中動脈內如有大量瘤栓可引起腦軟化,來自肺癌的瘤栓及化膿性栓子可形成轉移瘤內膿腫。因此可能導致延誤腦轉移瘤的診斷,必要時可行立體定向穿刺活檢、手術探查及腦血管造影確診。 在診斷原發瘤時應加強全面檢查,以排除其他腫瘤如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等易發生腦轉移的腫瘤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可有神經症狀,主要症狀為痴呆、精神障礙, 重症肌無力症等,肺癌切除後或化療後,以上症狀可自行消退或緩解。此外,精神神經症狀尚可出現於水電解質紊亂、低血糖以及有嚴重的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應避免把可以治療的伴發症和併發症誤為腦轉移晚期而過早放棄必要的努力。

  五、治療

  肺癌腦轉移是肺癌治療失敗的常見原因,肺癌腦轉移病人自然生存期僅1個月。近年來,隨著腦轉移瘤的診斷,手術技術改進以及立體定向放射技術的應用,採用積極的綜合治療,使僅有腦轉移者進一步延長了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質量。

  腦轉移的治療目的主要是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腦轉移瘤的治療是全身治療的一部分,提高腦轉移瘤患者生存率的關鍵還在於加強對顱外系統性疾病的控制。腦轉移瘤的治療需綜合考慮患者年齡,全身情況,神經功能狀態,原發腫瘤部位,有無顱外多處轉移,腦轉移瘤的數目及部位等因素。治療方法主要有對症支援治療、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等。

  放療、化療、外科治療和SRT對腦轉移瘤均具有姑息治療作用。同時予對症支援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和提高療效。治療方式的選擇應根據患者全身狀況、顱外系統性疾病控制情況以及腦轉移瘤病灶大小、數量和部位等綜合考慮,選擇針對個體的最佳治療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