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治療科 副主任醫師 熊斌

  介入放射學作為一門融影像診斷與臨床治療為一體的新興學科,隨著相關醫療裝置、材料及技術的不斷進步,日益融入臨床各個領域,成為許多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重要方法。其中,介入放射學在腹部外科中的應用相當廣泛而深入,在很多方面完善了腹部外科的治療過程,提高了治療水平,已成為腹部外科診斷和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目前的發展現狀及前景,概述介入放射學在腹部外科中的應用如下。

  一、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1、胃腸道動脈性出血:胃腸道動脈性出血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對於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持續性出血或急性大出血,過去患者只有外科手術一種選擇。現在,可不顧及患者狀態,在有生命保障系統和措施的支援下行腹腔動脈選擇性血管造影,以明確出血原因及部位。如出血量> 0. 5 ml/ min 時,血管造影一般能夠發現造影劑外溢徵象。造影發現出血部位後,如無禁忌證,則可行栓塞止血。

  2、實質性臟器出血:通過肝、脾動脈血管造影,明確出血原因及部位後,採取栓塞治療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止血效果,且對患者的損傷較外科手術為小,較易為患者接受。對於那些外科手術止血後二次再出血的患者,介入栓塞止血往往是唯一選擇。

  二、腫瘤的診斷及治療

  1、經皮活檢術:所有未經病理學診斷的臟器佔位性病變,特別是難以通過體內管道系統達到的部位的病變,都可以通過經皮活檢術獲得病理學診斷。當然,現在的影像檢查裝置及實驗室檢查能對大部分腹部實質性佔位病變給出定性的診斷,但是仍有誤診及很多無法明確診斷的病例。經皮活檢術則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病理學診斷。對於那些臨床明確診斷為惡性佔位的病變進行活檢,明確其組織細胞學型別,對於指導下一步手術或放、化療是相當有價值的。

  2、血管造影:通過血管造影可以進一步明確腫瘤性病變的診斷並瞭解其病變範圍和血供情況。例如,非典型的肝海綿狀血管瘤,在其他影像診斷意見不統一或缺乏特徵性表現不易與肝癌等鑑別時,肝動脈造影有重要的診斷價值。此外,有時血管造影可以發現CT、MRI 上未能發現的較小腫瘤灶。在腹腔幹動脈或腸繫膜上動脈造影時,於靜脈晚期可以觀察到門靜脈主幹及其肝內左右分支的大致情況,即所謂的間接門靜脈造影。另外,可以通過經皮肝穿刺、經皮脾穿刺等方法行直接門靜脈造影,瞭解門靜脈情況或行介入治療。

  3、化療栓塞術:腫瘤血管的化療藥物灌注和/ 或栓塞是腫瘤性疾病介入治療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也是部分中晚期腫瘤治療的首選方法,特別是中晚期肝癌的治療。

  4、經皮穿刺腫瘤消融術:主要有物理消融及化學消融兩種方式。這種方法通常適用於體積不大、界線較清楚,數目不多的肝內原發灶或轉移灶;或者配合經動脈的化療栓塞術後消融栓塞欠滿意的部分病灶。物理消融主要包括射頻消融及微波消融治療。化學消融亦是在超聲或CT 引導下經皮穿刺,將21 或22G千葉針以多點位、多角度插入腫瘤內,注入無水乙醇、乙酸或某些細胞週期非特異性化療藥物溶液來消融腫瘤細胞。另外,也可以注入熱生理鹽水消融腫瘤。

  三、門脈高壓症的介入治療

  1、肝炎後肝硬化:我國90 %以上的門靜脈高壓症是由於肝炎肝硬化引起的肝竇變窄或閉塞,其主要外科併發症包括消化道出血、腹水和脾功能亢進。目前,肝移植是外科治療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對於那些不能或不願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仍需要針對門靜脈高壓症的併發症進行治療。

  2、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治療:

  ①經頸靜脈途徑肝內門- 體靜脈內支架分流術( TIPSS) :對於急性大出血或有過出血病史的患者可考慮行急診TIPSS ,經頸靜脈在肝內肝靜脈與門靜脈主要分支間建立通道,置入支架以形成門體分流。現在也有直接經皮肝穿門靜脈- 下腔靜脈分流術(DIPS) 。TIPSS與DIPS 與外科手術中門靜脈- 下腔靜脈側側吻合術分流原理途徑相似,只是操作較後者更容易、更安全。

  ②胃冠狀靜脈栓塞:胃冠狀靜脈栓塞是經皮肝穿門靜脈造影后,選擇性栓塞曲張的胃冠狀靜脈。此方法是在胃底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內科措施無效時作為緊急止血措施。另外,也可作為預防性措施將血流轉向其他側支迴圈。通常本治療技術與脾栓塞術一併進行,後者可顯著減少門靜脈內血容量,更有利於降低門靜脈的壓力。

  3、脾功能亢進的治療:部分性脾動脈栓塞是通過栓塞部分脾動脈分支,使脾臟部分功能滅活,從而有效改善患者外周血象,同時也保留了脾臟的免疫功能;且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小、恢復快,術後併發症少,現已成為一種替代外科脾切除術的有效方法。部分性脾動脈栓塞不但能有效治療肝硬化脾功能亢進,同時還可以在一段時期內降低門靜脈的壓力,對門靜脈高壓症也是有裨益的。同樣,對於某些血液病,如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部分性脾動脈栓塞均有肯定的療效。

  4、頑固性腹水:肝硬化頑固性腹水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不過,TIPSS 也是一種可以考慮的選擇,但要掌握好適應證。

  5、Budd - Chiari 綜合徵:介入治療Budd - Chiari綜合徵採用球囊擴張下腔靜脈狹窄段或穿破隔膜,再球囊擴張成形,放置內支架入下腔靜脈。如伴有肝靜脈閉塞,而副肝靜脈代償不夠,則還需要行第二肝門重建,穿刺擴張成形並內支架置入再造第二肝門。介入方法治療Budd - Chiari 綜合徵,以其療效好、安全且微創的特點,已成為該疾病的首選方法。

  四、梗阻性黃疸的治療

  經皮肝穿膽道內外引流術和/ 或經皮肝穿膽道內支架置入術是治療梗阻性黃疸的首選方法。現在通常在B 超引導下穿刺左側或右側肝內擴張膽管,再通過同軸交換技術,引入導絲導管,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進行膽道內引流或外引流,待黃疸消退,炎症水腫好轉後,再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對於惡性腫瘤引起的梗阻性黃疸且無法手術或不願手術者可選擇置入膽道支架或者放、化療,也可長期置管引流姑息治療。

  五、腹部囊性病變的介入治療

  1、肝囊腫、脾囊腫:對於有壓迫症狀,有破裂出血危險,有合併感染,或者直徑較大(通常認為> 5 cm) 的真性囊腫,可在B 超或CT 導引下,穿刺囊腫,抽吸囊液後用無水乙醇行硬化治療。

  2、胰腺囊腫,胰腺假性囊腫:可在B 超或CT 引導下穿刺囊腫,抽吸後置管引流,待囊腫閉塞後再拔管。部分病例需外科手術根治。

  3、肝、脾膿腫,腹腔膿腫:可在B 超或CT 引導下穿刺膿腫,抽出膿液後置管引流,較侷限的膿腫可用抗生素鹽水沖洗,加快癒合。

  六、胰腺炎的介入治療

  1、胰腺炎灌注化療:經股動脈將導管插至胰腺供血動脈,置管灌注5 - Fu 和/ 或參麥等藥物。通過抑制胰腺分泌、胰酶活性及改善胰腺迴圈來治療胰腺炎。

  2、重症胰腺炎合併出血的治療:重症胰腺炎時胰液大量外溢,流至腹腔,大量胰酶被啟用,腐蝕侵犯腹腔血管引起出血。這時的出血是無法通過外科手術止血的。然而,通過介入血管造影,可明確出血部位及原因,並酌情進行栓塞止血治療,往往可挽救患者的生命。現已成為重症胰腺炎綜合治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七、其他應用

  1、內臟神經和腹腔神經叢阻滯:用於受腹腔神經叢支配的腹部臟器病變所致的慢性、持續性、頑固性疼痛,常用於胰腺癌、胃癌及肝癌等。在CT 的引導下,用22G千葉針穿刺至腹腔神經叢周圍,用無水乙醇破壞神經叢,從而阻斷神經傳導通路,起到止痛的作用。

  2、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都可以通過介入方法來進行腹主動脈瘤人工血管內支架腔內隔絕術和腹主動脈夾層經皮人工血管支架腔隔絕術治療。但是術前必須非常清楚病變具體情況、累及範圍等,選擇適宜介入治療的病例。

  3、胃腸道狹窄擴張成形術:適用於食管瘢痕性狹窄,食管癌晚期或放療後復發,消化道手術後吻合口狹窄,幽門梗阻及賁門失弛緩症等。根據具體情況行球囊擴張成形,某些患者,特別是一些惡性疾病的治療可以姑息性的放置支架。

  綜上所述,介入放射學是一門集診斷與治療為一體的新興學科,它在腹部外科中的應用廣泛而深入,現已是腹部外科中某些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有效和首選方法。隨著臨床各學科間橫向交流和滲透的進一步深化,相信介入放射學不斷會有令人驚喜的新發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