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主任醫師 陳忠

  神經源性膀胱並非是單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類由神經性病變導致膀胱、尿道功能失常,由此而產生一系列併發症的疾病的總稱。其涉及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包括中樞性疾病、外周性神經病變、手術和外傷等造成神經系統損傷,以及一些累及神經系統的感染性疾病等。膀胱、尿道功能的改變對人體的影響千差萬別,對其進行準確的評價和及時正確的處理,可以有效避免腎功能損壞等不良併發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治療原則

  1、“平衡膀胱”的概念及神經源膀胱治療目的

  在對神經源膀胱處理過程中,保護上尿路功能是治療的重點,其中建立及維持對上尿路無損害威脅的“平衡膀胱”(balanced bladder)是治療的最主要目標。在很多情況下,神經源性膀胱患者不能恢復正常的排尿功能,但必須在治療的基礎上建立“平衡膀胱”,後者基本含義是指通過調整達到一種膀胱尿道在功能上的新的平衡,其基本的要求為膀胱能低壓儲尿並有較大的膀胱容量,能在不用尿管下排空膀胱,無尿失禁,上尿路功能不受損害。與恢復膀胱尿道功能不同,“平衡膀胱”並不一定是恢復生理上的平衡,而指是強調在功能上的平衡,如降低尿道阻力以適應逼尿肌收縮無力,獲得膀胱排空;用人工尿道括約肌替代關閉不全或功能亢進的尿道括約肌等。

  2、尿動力學檢查結果作為選擇治療方案依據

  儘管神經源膀胱的臨床表現都是排尿功能障礙,但因神經損傷的部位及病程的差異,膀胱尿道解剖及功能的病理變化迥異。所以在處理神經源膀胱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完全以神經損傷的病史、查體及影像學檢查作為治療依據。尿流動力檢查是對膀胱尿道功能變化的檢查,如同時增加同步影像檢查還可以發現膀胱尿道的解剖異常,如膀胱輸尿管返流、膀胱憩室及內括約肌功能失調等。尿流動力檢查結果亦是神經源膀胱分類的重要依據,神經源性膀胱的處理時必須依照尿動力檢查的發現,而不是僅僅參考神經系統的病史及檢查。

  3、積極治療原發病,定期隨訪

  對原發性神經病變可治癒和可恢復者,可在保證膀胱處於一種相對安全“平衡膀胱”狀態下,對原發病進行治療,繼而促進膀胱尿道功能恢復。

  因為導致神經源性膀胱的神經性疾病往往是動態變化的,變化方向也是非恆定的,有些疾病可以好轉,甚至自行治癒,更多的神經性病變向惡化方向發展。這種走勢決定了神經源性膀胱的狀態也是動態變化的,因此需要對每一個神經源性膀胱患者進行嚴格的追蹤隨訪,以根據患者的當時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相應更改治療方案,或瞭解是否有新出現的需要治療的併發症。

  4、預防和治療併發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保護逼尿肌功能,積極預防和治療腎積水和膀胱輸尿管返流等上尿路併發症,治療常見的尿路感染、泌尿繫結石等併發症,採用合理的排尿或集尿等輔助裝置,維持正常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減輕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治療方法

  神經源性膀胱的康復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治療手段,具有經濟、實效和副作用少等優點,各類保守治療的手段和理念應終生貫穿於神經源性膀胱患者的各個處置階段,但應嚴格掌握指徵。

  1、行為療法

  行為療法(Behavioral Therapy)即通過患者的主觀意識活動或功能鍛鍊來改善膀胱的儲尿和排尿功能,從而達到下尿路功能的部分恢復,以便減少下尿路功能障礙對機體功能的損害。行為療法包括盆底鍛鍊、生物反饋和膀胱訓練等。

  盆底鍛鍊(Pelvic Floor Exercises,PFEs),又稱“Kegel鍛鍊”,指患者有意識地對以提肌為主的盆底肌肉進行自主收縮以便加強控尿能力,可作為基本鍛鍊方法或作為其他治療的輔助鍛鍊方法。採用生物反饋(Biofeedback)的方法,即採用模擬的聲音或視覺訊號來反饋提示正常及異常的盆底肌肉活動狀態,以使患者或醫生了解盆底鍛鍊的正確性,可以加強盆底鍛鍊的效果。

  2、排尿功能的管理

  對於嚴重排尿功能障礙的神經源性膀胱患者,如脊髓損傷、盆腔手術後的尿失禁或尿瀦留患者,需要採取合理的手段,幫助患者在有一個“平衡膀胱”的前提下,排空膀胱,並儘量減少尿失禁的發生,給患者提供一個較好的生活質量。

  (1)手法輔助排尿

  最常用的手法是Valsalva 法(腹部緊張)和Crede 法(手法按壓下腹部) 。這兩種方法在臨床上使用多年,但臨床經驗顯示雖然許多患者通過腹部按壓能促進膀胱排尿,但大部不能排空。影像尿動力學檢查可以發現這些手法雖能使膀胱內壓力增高,但尿流率很小,有殘餘尿。膀胱排空困難是由於內、外括約肌的收縮和開放不能所致。特別對於盆底肌完全弛緩性癱瘓的患者,這些手法可誘發機械性梗阻,排尿期的影象顯示盆底水平的尿道膜部在自上向下推動時出現的扭曲、變形、狹窄。這種狹窄不能被逆行尿道造影檢測出來,插導尿管不能感受,內窺鏡也不能發現。長期的Valsalva或Crede手法排尿還可能導致後尿道的壓力增高,尿液向前列腺和精囊的流入誘發前列腺炎或附睪炎以及其他併發症。這些非生理性的高壓力亦能造成上尿路的返流,應慎重掌握指徵。

  膀胱按壓只可用於逼尿肌活動功能下降伴有括約肌活動功能降低的患者。需強調的是括約肌反射亢進和逼尿肌-括約肌協調失調禁忌做膀胱按壓。此外,膀胱-輸尿管-腎臟返流、男性附件返流、各種疝和痔、有症狀的尿路感染以及尿道異常也均屬於禁忌。對於膀胱頸及近端尿道α受體興奮性增高的患者,可考慮服用α受體阻滯劑,或行膀胱頸內口切開術,以減低尿道阻力,減少殘餘尿量。

  (2)反射性觸發排尿

  膀胱反射觸發包括患者和陪護人員用各種手法刺激外感受器誘發逼尿肌收縮。定期觸發排空的目的是恢復對反射性膀胱的控制,即患者需要排尿時就能觸發膀胱收縮。這種治療方法多用於骶髓以上部位脊髓損傷患者,但臨床效果並不十分理想。這是因為通過誘發骶髓反射使膀胱收縮排尿是非生理性的,膀胱收縮是不隨意、間斷的,90%以上的患者同時出現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協同失調,後者阻止了尿的排出或使尿流中斷。而且反射性排尿是骶髓的非生理性反射,必須通過每天數次的觸發才能誘發出,具有潛在的危險性,有報道稱可出現膀胱形態改變、功能減退、腎盂積水和腎功能破壞。

  因此,在觸發性排尿的起始和實施過程中都應做尿動力學及其他相關檢查。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者才能進行這種訓練:

  ①患者膀胱容量和順應效能維持4個小時不導尿;

  ②尿液鏡檢≤10WBC/HPF;

  ③無發熱;

  ④無持續菌尿出現。該方法最適合於括約肌或膀胱頸切開術後的骶髓上脊髓損傷患者,以維持和改善自發反射性排尿。若患者伴有下列情況:逼尿肌收縮不良(收縮太弱、太強,收縮時間過短、過長)、引發非協調性排尿、膀胱-輸尿管-腎盂返流、男性患者流向精囊和輸精管返流、不可控制的自發性反射障礙或複發性尿路感染持續存在,則不宜採用觸發性排尿法。

  3、電、磁刺激治療

  電刺激在治療神經源性膀胱方面,也有一定的療效。它主要是通過刺激盆腔組織器官或支配它們的神經纖維和神經中樞,從而對效應器產生直接作用,或對神經通路的活動產生影響,最終改變膀胱尿道的功能狀態,改善儲尿或排尿功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