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王代旭

  顱神經壓迫綜合徵系一類疾病

  顱神經壓迫綜合徵系一類功能神經性疾病,包括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及由第11對腦神經引起的痙攣性斜頸等。其中面肌痙攣多表現為一側面部眼裂一下為主,面神經分佈區的面部表情肌間斷出現的不自主的痙攣性收縮;三叉神經痛表現為侷限於一側三叉神經分佈區域面部的持續數秒閃電樣、陣發性撕裂樣疼痛;舌咽神經痛表現舌咽神經及迷走神經分佈區域的陣發性撕裂樣疼痛,咽喉部及舌底最常累及,可放射至耳後及頸部面板;而由第11對腦神經引起的痙攣性斜頸則表現為頭部的橫向運動(橫向型),仰臥時加重惡化(與錐體系性斜頸不同),胸鎖乳突肌的收縮通常伴有對側拮抗劑的活動。這類疾病的發病率較低,除典型臨床表現外,更重要的是對患者工作、學習及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因此出現較嚴重的緊張、焦慮、抑鬱情緒,嚴重的睡眠障礙,導致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顯微血管減壓手術立竿見影

  目前國內外權威機構研究表明,顱神經壓迫綜合症的病因,自Jennatta提出血管神經衝突學以來,證實源於顱神經出腦幹區域(REZ)的微血管壓所致佔90%-95%以上,其中責任動脈血管佔85-90%。除外顱內腫瘤、顱內感染、顱腦外傷等致病因素,均為特發性疾病。顯微血管減壓(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具有創傷小、療效確切、治癒率高、併發症少,特別是具有保留血管、神經功能等特性,已經成為顱神經壓迫綜合徵的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

  在此基礎上進行常規術中電生理監測,直切口,小骨窗,儘可能減少腦板、雙極電凝的使用,利用分離腦池蛛網膜,釋放腦脊液,變化體位角度、調整顯微鏡景深及視角,從小腦塌陷的自然間隙進行手術操作,基本不暴露受壓迫顱神經。由於REZ 區及腦幹表面細小穿支動脈較多,行程短、管徑細、走形複雜,往往為腦幹重要滋養血供來源,使推移責任血管和置入墊棉這些鏡下操作的難度和危險增加,儘量較少對受壓迫顱神經的牽拉及細小腦幹穿動脈的激惹,達到真正微創手術治療的目的。於此同時增加較粗大責任血管,較複雜多分支壓迫責任血管的顱底硬膜醫用膠血管懸吊技術的應用,增加了顱神經壓迫綜合症的治癒率,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風險,有效降低術後復發機率。國內有人報道總結216例面肌痙攣的病例治癒率87.04%,存在10.19% 的延遲治癒率,總有效率96.76%,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手術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術中電生理監測不可或缺

  隨著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已經成為國內外功能神經外科手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過術中監測可以提供患者有關顱神經功能的實時狀態,神經電生理訊號的動態變化情況,有利於術者結合術中的具體情況採取必要的措施,避開重要的神經結構,規避手術風險,減少不必要的顱神經損傷,是評價和判斷MVD減壓效果的良好指標。術中監測面神經功能時電極置於眼圇匝肌、口圇匝肌或上脣方肌上,;監測三叉神經運動支時電極置於咀嚼肌上;監測副神經時電極置於斜方肌上。行側方擴散反應(LSR)監測,這種監測為特發性面肌痙攣(HFS)患者特徵性的電生理表現。也有國外學者進行術中監測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同時配合側方擴散反應(LSR)監測以及國內學者進行術中異常肌反應(AMR)監測,配合以靜脈及吸入為主的麻醉,除氣管或喉罩插管外,無特殊情況術中不給予肌鬆劑維持,保證監測的有效性。通過術中電生理監測,大大提高了MVD手術的療效。

  經典手術新探索

  通過對顱神經壓迫綜合症的手術,我們發現一些新的病例,如:面肌痙攣、舌咽神經痛或是三叉神經痛患者發病起始伴隨高血壓的病例進行MVD手術後,臨床症狀消失,同時血壓得到很好的控制,基本達到正常水平,有些病人已經停服降壓藥;由第11對腦神經引起的痙攣性斜頸,通過對由椎動脈(較多見)或小腦後下動脈壓迫副神經的顯微血管減壓術,手術後取得很好的效果,國外文獻報道可以選擇切開副神經以及上頸髓後根之間的吻合支,也取得很好的療效;對於神經源性高血壓的治療也在探索中,同時通過MVD術可以解決患者頑固性眩暈及頑固性耳鳴,這些患者近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但是遠期效果仍在密切隨訪過程中。經典的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又賦予新的活力,有了新的探索,必定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手段,解除病痛,還患者健康。

  消除臨床症狀,同時關注生活質量

  患有顱神經壓迫綜合症的病人群體較為複雜,多數為有社會活動能力的中年人,女性患者略多於男性,而且多數人是家庭中、社會團體中的中堅力量,有律師、教師、單位部門領導、企業職員、農民……因患病羞於參與社會活動或是工作,存在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久而久之出現比較嚴重的焦慮情緒,抑鬱情緒,睡眠質量下降,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所以在所有入院患者要關注精神心理、神經心理、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就診我們科室的患者常規進行精神心理、神經心理及生活質量的系統評估,量化指標。在手術解除患者臨床症狀的同時,逐步循序漸進干預治療,改善緊張、焦慮甚至抑鬱的心理狀態,通過短期階梯藥物療法治療調整睡眠質量,從而達到治癒疾病同時,真正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使之從新站起,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來,回到工作崗位當中,得到認可與尊重。所以全方位的治療是徹底治癒疾病的關鍵,我們不僅僅關注疾病本身,更關注生活質量以及民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