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李付勇

  面肌痙攣又名面肌抽搐,表現為一側顏面部陣發性不自主性肌肉痙攣,病情呈漸進性發展,影響病人容貌,給日常生活、工作帶來極大不便。絕大部分面肌痙攣屬特發性(又稱原發性),極少部分是繼發於顱內腫瘤、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肉芽腫、囊腫等病變。流行病學調查本病年發病率為11/1百萬。面肌痙攣一般不會自然好轉,通常的口服藥物、鍼灸、神經封閉、神經破壞等保守治療方法多無效或很快復發。

  國內外眾多學者通過數十年的研究發現面神經顱內段受血管壓迫而發生病變是導致面肌痙攣的根本原因。針對該病因的神經外科顯微血管減壓術經過多年的實踐、改良已成為治療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經正規醫院確診的面肌痙攣病人,無全身性器質性病變如嚴重心血管疾病等,均可考慮接受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該手術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切口位於耳後髮際內,長約3-4cm,切開面板後在區域性顱骨開窗,直徑1.5cm左右(微創鎖孔手術),進入顱內後所有操作均在高放大倍數顯微鏡下進行,仔細探查面神經出腦部位,發現壓迫血管後小心將之與面神經根部分離,在血管與神經之間插入特殊材料(Teflon棉)製成的小塊棉團將血管墊開,使之遠離面神經,解除壓迫而達到治療目的。手術一般需時1.0-1.5小時,術後需臥床3天,7天切口拆線後即可出院。

  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的總有效率在有經驗的神經外科中心可達95%左右,有2-6%的病人無效或復發,無效或復發的病人可於第一次手術半年後再次手術,一般可取得良好效果。術後病人可有一過性頭痛、頭暈、噁心、嘔吐、低熱等反應,絕大多數可以在一週內消失。手術後有發生面癱和聽力下降的可能性,一般小於2%,而且一旦發生後絕大多數可以在3-個月到半年內逐漸恢復。其他併發症如顱內血腫、小腦損傷、感染、腦脊液漏等的發生率均極低。

  總之,神經外科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是一種有效、安全的術式,已成為目前治療的首選方法。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巧的進步和經驗的積累,手術療效進一步提高,併發症發生率進一步下降,將會為更多的面肌痙攣病人解除痛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