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兒科 副主任醫師 張雪榮

  大家不難發現,各大兒童醫院人滿為患,看病難的問題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體會,看個急診要等3-5小時,輸液室更是哭聲鼎沸,到處掛滿如蜘蛛網般的輸液瓶。為什麼每個兒童醫院會有如此多的病人?究竟誰是罪魁禍首?又是誰搞垮了孩子的身體,是每個人的困惑!我們的醫院怎麼了?現時代的孩子怎麼了?

  有很多人都會說“我小時候基本沒有輸液打針,上大學才第一次輸液。現在很多小孩,來醫院輸液就和逛商場一樣。”歸根結底是體質差!

  濫用藥物是禍首

  過度醫療、濫用藥物!國外是重檢查慎用藥,國內是不檢查濫用藥。在美國買槍很容易,買抗生素很難,中國恰恰相反。從長遠看,抗生素濫用比槍支危害大得多。我國的一些醫生受利益驅動,給孩子大劑量使用最新最貴的抗生素,住院患兒抗生素使用率高達80%,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是如此。據統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輸液國家,中國人平均每年每人要掛8瓶水,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這種局面如不改變,中華民族可能成為“耐藥一族”,回到抗生素髮現之前的黑暗時代,那絕對是一場重大災難!

  大量輸液、給予抗生素,對體內正常有益的菌群是一次殘酷的、不人道的大屠殺,嚴格地說是心甘情願的“自殺”行為。國外感冒發燒,醫生一般都不給開藥,回家多喝水、發發汗、多休息就行了。雖說國人不一定適用這種方式,但濫用藥物更不能允許。

  不少患兒家長是濫用藥物的“推手”。部分患兒的家長總是要求用最貴最新的藥,要求立即為患兒降溫,強烈要求輸液,要求用激素否則就認為醫生水平低、不負責。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病人1/3死於不合理用藥,而不是疾病本身。不合理用藥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第四號殺手。

  對患兒家長求醫時的急迫心情深表理解,更為很多人缺乏基本常識而痛心!生病很可怕,比生病更可怕的是無知!

  醫患都要轉觀念

  醫生和患者都要轉變觀念。醫患之間資訊本來不對等,醫生知道的患者不知道;即便溝通,有些患者聽了也無法接受。這主要因為相互之間信任不夠;加上個別醫生有利益訴求,也讓家長心存疑慮。況且,看病要對症下藥,有的患兒感冒發燒可以不用藥;而有的孩子體質已經出現改變,不用藥將貽誤病情,這些也很難在幾分鐘內向患兒家長解釋清楚。

  改變濫用藥物現狀,是一個系統工程。醫生有看病的義務,也有科普的義務。醫院必須迴歸公益,不能只關注眼前利益,起碼要多舉辦一些公益講座。醫生掌握的疾病知識,要傳遞給病人。

  孩子生病,做為家長切忌慌亂。一般的風寒感冒,體質稍強的孩子都會有打噴嚏、流鼻涕的過程,這時喝薑湯發汗,或喝些熱水,出去跑一圈,都對康復有利。如果不給予適當措施,可能隔一天喉嚨就會腫,再接下來就會發燒。體質稍差的孩子,可能馬上就會喉嚨腫、發燒。體質弱的孩子平時可進行一些慢運動,2歲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吃西藥感冒藥,因為它沒有做過2歲以下孩子的臨床藥理。

  中藥是不錯選擇

  有的家長擔心中藥藥效,也擔心中藥的安全。其實不然。比如對非感染性的、病毒性的發燒,中醫有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指血檢查沒有細菌感染,孩子發燒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吃多了食積發熱,也可能是夏積熱。中醫退燒可以選擇發汗、通便、小兒推拿三方面,中成藥可以吃點小柴胡,也可以用羚羊角刮絲煮水來退熱。

  “是藥三分毒”,有些中藥也有毒。西藥大多是化學合成,較之中藥毒性更大。但中醫講求的是平衡,不傷身體,不損體力,不是靠對致病菌的絞殺,而是靠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達到治病目的。中醫倡導“藥食同源”,如山藥,平時可以當菜吃,入藥則可以健脾。中藥的調理,是因人而異的個性化治療。同是咳嗽,如是風寒咳嗽,用溫肺化痰藥;如是風熱咳嗽,則用川貝雪梨這種性屬寒涼的食藥材。

  中醫發展不起來的主要原因是價格低廉,中醫和中藥定價過低,沒有體現中醫藥的價值。價值導向使得專業人才不願從事中醫行業。後繼乏人,導致很多中醫藥精髓正在流失。

  護理要謹防誤區

  1、吃得太精。精細餵養造成孩子缺乏礦物質、維生素,而這些是可以從粗糧中獲得的。

  2、吃得太多。“要想小兒安,常帶三分飢和寒。”吃得太多,會把孩子脾胃弄壞,吃壞了再想調理就不易了,孩子傷了脾胃,要麼過瘦,要麼過胖。

  3、穿得太厚。孩子不應怕風、怕寒,要多晒太陽,多鍛鍊。睡覺時不能蓋的太厚,否則熱了就蹬掉,更易受涼感冒,平時活動要減衣,活動後需及時擦掉汗,換上乾淨的內衣。

  4、零食太亂。尤其色素食品,經常食用是會毒害兒童健康的。那種花花綠綠小袋包裝的零食都有色素,是抽動症和多動症的誘因。多動症和抽動症的孩子,一是因為看電視、打遊戲多,再就是因為吃進去的色素太多。

  5、玩具太髒。很多玩具是不合格的,對兒童健康不利,尤其是一些五顏六色的顏料、橡皮泥等。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過敏。

  6、壓力太大。一家一個孩子,孩子成功,全家成功;孩子失敗,全家失敗,所以孩子必須成功,壓力實在太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