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疑難雜症科 副主任醫師 李雲海

  《湯液本草》:“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所謂食前食後蓋有義在其中也”。可見古人對藥物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以及相互影響,有很深的體會,並積累了豐富經驗。清代著名醫學家徐靈胎曾講:“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則非特無功,反而有害……”就指出了中藥正確的服用方法可以加速病情的好轉,而錯誤的服用方法會使病情惡化。由此可見中藥服用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藥物的治療效果,因此服用中藥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項。

  ⒈使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節律同步協調

  即陽藥用於陽長之時,陰藥用於陰主之時,升藥用於升時,降藥用於降時。

  ⒉按疾病部位確定給藥時間

  如《神農本草經序錄》:“病在胸隔以上者,先食而後服藥(即飯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即飯前服藥);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

  ⒊一旦發現疾病,及時給藥,並根據病情控制時間間隔

  如《千金方》:“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時日吉凶,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又“下痢諸不差,用烏梅黃連蜜丸日三夜二”,“瘧疾寒熱日再三發,恆山甘草湯相去如人行五里一服”,“時行風毒……漏蘆連翹湯相去五里久更服”。

  不同類別藥物服用時間的選擇

  ⒈無特殊規定的一般口服藥:一日量分2~3次,於早、晚或早、中、晚飯後0.5~1小時各服一次。

  ⒉補益藥:一般補益藥宜飯前服,以利吸收;補陰藥宜晚上一次服,可提高療效。

  ⒊危急重症用藥:應及時給藥,為保證藥力持續發揮,將所需藥量酌情分次給予。

  ⒋解表藥:應及時給予,以免病邪由表人裡;如病情許可,發汗解表藥於中午以前陽分時間(約11時)給予,可順應陽氣升浮,有助藥力驅邪除病的好處。

  ⒌鎮靜安眠藥:睡前1~2小時給予。

  ⒍澀精止遺藥:早、晚各一次給予。

  ⒎截瘧藥:發作前3~5小時給予。

  ⒏峻下逐水藥:清晨空腹給予。

  ⒐瀉下藥:遵“日晡人氣收降”的理論,入夜睡前給予。但病情重者,不可泥此,當隨病情酌定給藥時間。

  ⒑止瀉藥:及時給予,按時再服,瀉止停服。

  ⒒潤腸通便藥:空腹或半空腹服,以利清除腸胃積滯。

  ⒓驅蟲藥: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給予。

  ⒔生津潤燥、清暑解熱藥:不拘時頓服。

  ⒕咽喉疾患藥:不拘時多次頻服,緩緩嚥下,使藥液與病變部位充分接觸,迅速奏效。

  ⒖祛痰藥:飯前服,使藥物刺激胃粘膜,間接促使支氣管分泌增加,從而稀釋痰液,便於排痰。

  ⒗平喘藥:在哮喘發作前2小時給藥,才能使藥物起效制喘。

  ⒘健胃藥:用於開胃的宜飯前服;用於消食導滯的宜飯後服。

  ⒙制酸藥:飯前服,以減少胃酸並增強對胃粘膜的保護作用。

  ⒚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宜飯後服,以緩和對胃粘膜的刺激。

  ⒛湧吐藥:宜清晨、午前服。因“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此天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宜早不宜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