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現象呈明顯的晝夜節律。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很多藥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應與人體的生物節律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同一種藥物的同等劑量可因給藥時間不同,作用和療效也不一樣。
根據時間藥理學,選擇最適宜的服用藥品時間,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為大家總結一下各類藥物的服藥時間。
高血壓
人類血壓存在明顯的晝夜波動特徵。早晨 9:00-11:00 急劇上升,白晝處於較高水平,下午 4:00-6:00 又上升,而後呈緩慢下降趨勢,凌晨 3時達最低值,在早晨清醒前又開始回升。故心腦血管疾病在早晨發生率較高。
一般以夜間血壓比白天血壓下降幅度 ≥ 10%-20%
表示血壓晝夜節律正常,呈雙峰一谷型,稱「杓型血壓」。若夜間血壓下降的趨勢變小,全天血壓曲線趨於平緩,夜間血壓下降 < 10%表示晝夜節律異常,稱「非杓型血壓」。
1、杓型血壓
上午7時和下午14時兩次為宜,使藥物作用達峰時間正好與血自然波動的兩個高峰吻合,此時降壓效果最好。不宜在睡前或夜間服用,以避免血壓於夜間的睡眠中過低導致組織灌注不全而誘發缺血性腦卒中,尤其是老年人。
2、非杓型血壓
卻應於晚間睡前服藥。鈣通道阻滯劑和 ARB 類藥物於早晨或晚上服藥對 24 h
平均血壓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藥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間平均血壓,進而有助於非杓型血壓向杓型血壓的轉化。
糖尿病
胰腺的胰島 β 細胞每日分泌胰島素約為50IU,其分泌有節律,清晨始升高,午後達高峰,凌晨跌低谷。因此,清晨給予低劑量的胰島素,可達到滿意效果。上午8時可口服作用強而持久的降糖藥物,使藥效與體內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相適應。如甲苯磺丁脲早8點服藥後0.5h血糖下降幅度明顯大於18點給藥者。
磺脲類降糖藥(格列本脲):通過刺激胰島細胞產生降糖效果,口服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在飯前 30 分鐘服用為宜。
雙胍類降糖藥(二甲雙胍):等通過促使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起到降糖效果,因此宜飯後服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 ):等在小腸內競爭性抑制糖苷水解酶,使飯後血糖升高的幅度減小,因此,只有進食同時服用才能產生治療效果。
缺血性心臟病
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急心絞痛和心臟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高峰時間均在上午
6:00-12:00。因此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早晨服用生物利用度大,半衰期長,並更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病人的關節腫脹,僵直和握力下降等症狀,以早晨最為嚴重;而且糖皮質激素的分泌節律呈晝夜節律性變化,血藥濃度峰值一般在清晨7-8時,谷值則在午夜0時。
所以最好在早晨服用激素類藥物。故糖皮質激素均選用早晨7-8時給藥,短效糖皮質激素,如可的鬆、氫化可的鬆等每日1次。長效糖皮質激素,如潑尼鬆等,隔日1次。
抗癌治療
腫瘤細胞在上午10點生長繁衍最快,而正常細胞則在凌晨生長最快,因此腫瘤患者用藥的最佳時間為上午10點。這時進行化療,用藥最省,效果最好,不良反應最小。
晚期疼痛嚴重的癌症病人,使用止痛藥的時間也有規律;人的痛覺以上午最為遲鈍,而午夜至凌晨最為敏感,故止痛藥以夜晚臨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哮喘
由於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等因素存在生理性晝夜波動,因此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發作。故多數平喘藥以睡前服用為最佳,此時哮喘者對乙醯膽鹼和組胺反應最為敏感。β受體激動劑如特布他林等可採取晨低、夜高的給藥方法:早上 8 點口服 5 mg,晚 20 點服 10
mg,可使該藥的血濃度晝夜保持相對穩定,並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時保持較高的血藥濃度。
而氨茶鹼則不同,其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晨 7 點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需要補充葡萄糖酸鐵、亞鐵等鐵劑,對胃腸道可產生刺激,必須在胃酸作用下才宜吸收。所以宜在胃酸分泌最活躍的時候用,晚間胃酸分泌最高,故晚 20
點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 8 點高,療效延長 3-4 倍。
胃潰瘍
胃酸的分泌有晝夜規律,在清晨 5 點至中午 11 點最低,下午 2 點至次日凌晨 1 點,所以胃潰瘍的腹痛症狀多在夜間有發生。
西米替丁(H2 受體阻斷劑):空腹服用吸收快;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出現早,與食物中和胃酸相重合;改用全天量睡前頓服。
複方氫氧化鋁片:胃黏膜保護劑應於餐前 30 min 服用,利於抗酸、吸著、保護潰瘍面。
奧美拉唑 (質子泵抑制劑):有「夜間酸突破」現象,睡前頓服可克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