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常表現為頭昏、頭脹、頭重腳輕、眼花等的感覺。如果患者感到外周環境或自身在旋轉、移動或搖晃,即頭暈伴有平衡覺障礙或空間覺定向障礙時,稱為眩暈。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頭暈常見於以下五種型別:
1、腦源性頭暈。見於腦動脈硬化(如基底動脈硬化)或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者壓迫椎動脈引起的腦部血液迴圈障礙,或由此導致的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其臨床特點是頭暈、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三大症狀,還有頂枕部頭痛、輕癱、言語障礙情緒易激動等表現,一般病情緩慢發展,此類頭暈的特點是在體位轉變時容易出現或加重。
2、血管抑制性頭暈。常因情緒緊張、疼痛、恐懼、出血、天氣悶熱、疲勞、失眠等而促發。患者常有頭暈、眩暈、噁心、上腹部不適、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3、耳石症和美尼爾綜合症。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耳石脫落後在內耳內流動,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眩暈,眩暈的時間一般較短,往往少於一分鐘。美尼爾綜合症是膜迷路積水引起的,臨床表現為眩暈、耳聾、耳鳴及耳內悶脹感。
4、體位性低血壓性頭暈。診斷標準是由臥位到站立時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出現低血壓症狀。多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直立性小動脈收縮功能失調所致。主要表現是突然變為直立體位時血壓偏低,還可伴有站立不穩,視力模糊,頭暈目眩,軟弱無力等。
5、心源性頭暈。常見於急性心源性腦供血不足綜合徵,這是心臟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房顫、室顫導致的急性腦缺血,可表現頭暈、眼花、胃部不適、暈厥等。這一類病因明確,臨床症狀也典型,不容易混淆。
在臨床中,經常有人拿著各種影像學資料來找我們看頭暈,往往會說“自己頸椎有退變,左右轉動或者屈伸頭頸時容易出現頭暈或者加重頭暈,別的醫生說是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就過來看看了”。或者患者會說“我們那裡的醫生說我的一側椎動脈變細了”。實際上,患者除了頭暈,沒有任何神經壓迫症狀,磁共振上也沒有明顯的壓迫,可能頸椎生理曲度差一點。在臨床中認識上也存在一些誤區。事實上,35歲以上的人基本開始出現頸椎退行性病變(就是所謂的頸椎骨質增生,而這增生往往是比較輕微的,嚴重的話應該有脊髓壓迫症狀。)而且很多醫生並沒有認識到頸椎的椎弓脈左右粗細基本是不對稱的,根據屍體解剖、血管造影和超聲研究發現,左側椎動脈直徑大於右側。而大部分醫生對脊柱疾病並不是很瞭解,就將這一類患者推到骨科來了。
遇到這一類頭暈的患者,我們怎麼來診治呢。
據報道,如果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病人,若出現頭暈,腦供血不足是最常見的病因,而50歲以下僅有一小部分是腦供血不足,若患者有抽菸、喝酒、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年齡可以提前。腦供血不足的特點:多半為陣發性、一過性,一般持續數日可自行緩解,或者經過擴血管、活血化瘀輸液或者平臥一段時間後緩解。這一類患者佔了絕大部分比例。如果頭暈時間超過3個月,而按腦血管不足輸液不能緩解,需要考慮其他因素。這部分患者轉診給神經內科診治。
還有一部分是血管抑制性頭暈,多見於體弱的年輕婦女。往往跟情緒、睡眠質量差、心理因素密切相關。這一類患者往往在調整睡眠、作息時間、心理輔導後能夠改善,我們往往需要花較長時間做思想工作,簡稱“話療”。
如果患者出現了眩暈症狀,毫無疑問,我們需要首先考慮的耳鼻喉科的疾病:耳石症和美尼爾綜合症。要習慣性問問患者有沒有房子在轉動、耳鳴、聽力下降。如果“有”,高度懷疑,轉耳鼻喉科就診,畢竟這也不是骨科的專業。
剩下的患者其實比例已經很低了,我們還需要和體位性低血壓性頭暈相鑑別。按理說,照這個比例,到骨科門診看頭暈的患者應該是非常低的,但事實上,比例還是非常高的,初步估計可能有15%-20%的比例,網上諮詢的比例可能還要更高。這部分以女性病人居多,主要症狀是頭暈伴有旋轉感,偶然有噁心和嘔吐現象,而雙上肢卻沒有明顯的麻木和疼痛現象,行走也是正常的,有相當一部分病人感到頸部發緊。而中老年人的頸椎往往有退變,容易使臨床醫師和患者首先考慮是頸椎病引起的。目前出現頭暈症狀越來越年輕化,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現在“久坐”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在重複著同一種工作姿勢,特別是隨著電腦和智慧手機的普及,很多人熱衷於上網、打遊戲等,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坐車走路都不忘記玩手機,長期低頭保持同一種姿勢,肌肉僵持、疲勞引發頸椎疼痛。對這一類患者,我們首先建議他調整工作習慣、生活習慣,避免長期低頭姿勢,適當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也可以做做理療。如果已經出現頸椎生理曲度消失,建議患者睡覺時候在脖子下面墊小圓枕或者市場上賣的記憶枕,來糾正頸椎生理曲度。如果患者主訴症狀重,我們也可以給她擴血管、活血化瘀、脫水等輸液對症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