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西醫結合肝病科 主任醫師 朱清靜

  誤區之一:不管病情,自以為是

  有些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十分明確,但是,對於病情滿不在乎,生活上我行我素,照樣飲酒不誤。

  誤區之二:只管降酶,不抗病毒。

  對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來說,最根本的病因就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最根本的治療就是抗病毒治療。但無論是干擾素α、聚乙二醇化干擾素,還是核苷類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替比夫定,不是對全部的患者都有很好的療效。

  一部分患者對於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失去信心,不進行抗病毒治療,只關心保肝降酶治療。只進行保肝降酶治療或許能使一部分患者在一定時期內病情得到暫時的緩解,但很少能最終治癒肝炎。因此,如果適合進行抗病毒治療,不要主觀地排除抗病毒治療方案,否則會失去治療的時機。

  誤區之三:不信醫院,卻信廣告。

  由於目前正規的治療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中療效有限,由於各地區專家對目前的乙型肝炎的治療存在不同的觀點,甚至某些醫院或個別醫師存在錯誤的認識,新聞媒體對醫生的輿論導向有失偏頗,患者對醫生產生信任危機,所以造成部分患者對於醫院和醫師的信任度明顯下降,並因此轉向其他不正規的醫療途徑。加上患者求醫心切,目前醫藥廣告管理混亂,有些廣告誇大其詞,導致部分患者上當受騙。

  誤區之四:多餘擔心,排斥藥物。

  每一種藥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良反應。但是,對於同樣的藥物不良反應的感受和反應,不同患者差別相當大。有患者,在雜誌、網頁上看到應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的患者,一部分由於病毒基因的變異,產生耐藥,因此排斥核苷(酸)類似物。無論怎麼解釋都無濟於事。還拿出一些材料證明不適當的應用會造成患者的死亡。對於核苷(酸)類似物耐藥,核苷(酸)類似物應用過程中患者出現病情變化的原因、甚至出現死亡病例的原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誤區之五:澳抗攜帶,過度治療。

  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包括相當比例的病毒標誌物檢測陽性,但是血清中轉氨酶水平始終正常的一部分人。這一部分人中,一部分患者因為不瞭解情況,盲目要求“轉陰”,從而花費大量的錢財,結果是花了錢、受了罪、卻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部分患者是應該接受治療的,因為畢竟體內有病毒,而且相當一部分澳抗攜帶患者肝臟活檢可以見到程度不同的肝臟炎症病變,也不能完全排除轉氨酶一直正常卻向肝硬化、肝細胞癌的 方向發展的可能。

  所以,嚴格來說這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需要治療的。認為這部分患者不需要治療的觀點是不對的。問題是這部分患者對於目前國內外公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案的應答都非常差,所以,不得已而為之,勸告患者進行觀察,定期檢查,暫時不進行特殊的抗病毒治療。

  誤區之六:擔心突變,不敢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選擇的藥物有干擾素α和核苷(酸)類似物。關於核苷(酸)類似物用藥過程中出現耐藥的原因問題,部分臨床醫師和患者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是應用核苷(酸)類似物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變異,從而導致耐藥。

  究竟是核苷(酸)類似物用藥引起的病毒基因變異,還是藥物選擇的過程和結果,如果從準種的觀點來看就不難解決。從國外和我們的研究結果來看,應用核苷(酸)類似物過程中出現的耐藥,不是核苷(酸)類似物藥物誘導的結果,而是藥物選擇的一種結局。以準種的觀點來看肝炎患者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病毒的基因序列彼此之間存在微小的差別,又高度相關;因此,每一個患者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都是由遺傳學上高度相關、又有微小差別的病毒組成的病毒群,而且組成這一病毒群的各個成分又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

  所以,準種概念的提出和應用,改變了我們對於肝炎病毒存在狀態的看法,使我們對於肝炎病毒存在狀態的看法,從單一病毒上升到病毒群體的水平,從靜止狀態上升到持續的變動狀態,因而是一次革命性的認識。從準種這一觀點來看,每一個患者血清中的病毒都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應用一種藥物,那麼無論這種藥物的作用機制和效果如何,都不可能對於所有的病毒都有一樣的效果。那麼對於這種藥物敏感的病毒就受到明顯的抑制,但是對於這種藥物如果不敏感,就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因此,用藥一段時間以後,藥物敏感的病毒在病毒群中所佔的比率就會逐漸下降,反之,不敏感的病毒在病毒群中所佔的比率則會逐漸上升。只有以準種的觀點來看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狀態,才能會理解這一動態變化過程。所以,正確的觀點應該是病毒基因突變本來就是存在的,因為發生基因突變的病毒的複製能力低於沒有突變的病毒,因此,突變的病毒在整個病毒群中佔有少數的地位,用藥以後,由於不同病毒對於藥物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了突變病毒的相對比例發生顯著變化,成為優勢種群。

  這樣就容易檢測到。如果準種的理論還不能有力證明這一觀點,那麼對於從來沒有應用核苷(酸)類似物患者血液中也可以檢測到變異病毒,甚至在核苷(酸)類似物用到臨床之前的肝炎患者血液中也可以檢測到變異的病毒,這一情況完全支援目前我們對於病毒基因變異和耐藥產生的原理和過程。

  臨床醫師對於病毒基因變異和耐藥的產生的深刻認識,有助於解除患者的疑慮。有些患者因為對於是否出現變異和耐藥十分擔心,以至於排斥應用核苷(酸)類似物這一主要的抗肝炎病毒藥物,從而使部分適合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失去了良好的治療時機,這是不應該的。

  誤區之七:心理負擔,不可終日。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終究一部分患者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細胞癌等終末性肝病,並導致一部分患者死亡。大量的臨床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細胞癌的相關因素。但是,慢性肝炎患者罹患肝細胞癌只是少數患者,並不是全部。這樣對於個人來說就是機率的問題。從慢性病毒性肝炎發展為肝細胞癌,是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導致的最終結果,影響因素十分複雜。對於發展為肝細胞癌的可能性要有正確的認識,既要看到乙型肝炎與肝細胞癌之間的相關性,但又要看到這樣的比例不是很高的事實。我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些措施,同時也是預防肝硬化、肝細胞癌的重要措施。

  誤區之八:關心科技,忽視治療。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最終解決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唯一的正確途徑。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提供新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技術,肝炎患者對於新技術和新療法的渴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有廣大患者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終解決這一問題。對於新進展的關心,不能代替目前的正規治療。

  我遇到不少的患者,整天醉心於尋找新型的藥物、新型的治療方法,但是,對於目前臨床已經證明有效的治療措施卻相對忽視。個別患者對於新的進展瞭如指掌,但是卻因此而受到影響,連最基本的治療措施都沒有享受到。例如,對於即將上市的一些治療藥物如阿的福韋、乙克、基因疫苗、基因治療特別關心,但是目前已經在臨床上使用並證明有效的藥物則一概不用,只等著新的治療藥物和新的治療技術,因而耽誤病情。

  誤區之九:偏聽偏信,營養缺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不是要忌口,究竟怎樣忌口,這也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由於我們國家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生活習慣不同,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忌口情況也不相同。但是,我們有時也會見到由於不適當的忌口,造成營養不良,對於機體的免疫系統有顯著影響,從而造成患者的抵抗力低下,不利於肝炎的康復。

  誤區之十:不顧病情,盲目轉陰。

  雖然乙肝疫苗的應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乙肝疫苗的免疫預防接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由於各地區經濟條件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對於疾病預防的知識和重視程度的不同,我們仍然可以見到一些10歲左右的小患者。我們再次呼籲,加強乙型肝炎防治的科普知識宣傳,普種乙肝疫苗,預防乙型肝炎。因為一旦患了乙型肝炎,治療非常棘手,但是目前的乙肝疫苗的免疫預防效果非常肯定。因此,我們應該從免疫預防著手,在全國範圍內根本上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

  對於沒有進行有效預防而獲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兒,作為家裡的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著急。由於這部分患兒在今後的入托、升學等環節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家長就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治療。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遇到這種情況還是要冷靜、科學處理,不能盲目、過度治療。盲目、過度治療不僅不能幫助患兒,很可能還會出現有害的結果,到頭來後悔不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