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是由革蘭染色陰性的淋病奈氏菌(簡稱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統化膿性感染為主要表現的性傳播疾病。近年在我國的發病率居性傳播疾病首位。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以20~30歲居多。淋菌對柱狀上皮和移行上皮有親合力,極易侵犯並隱匿在女性泌尿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病因
淋病奈氏菌感染所致。感染途徑有:不潔性交,接觸染菌衣物、毛巾、床單、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徹底的檢查器械等。
臨床表現
孕婦感染淋菌並不少見。妊娠期任何階段的淋菌感染,對妊娠預後均有影響。妊娠早期,淋菌性宮頸管炎可導致感染性流產與人工流產後感染。妊娠晚期易因淋菌性宮頸管炎使胎膜脆性增加,易發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能引起羊膜腔感染綜合徵,分娩時出現滯產。對胎兒的影響是容易發生早產和胎兒宮內感染。淋菌感染者早產發病率約為17%。胎兒感染易發生胎兒窘迫、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甚至導致死胎、死產。患者產後常發生產褥感染。胎兒倖存經陰道娩出,可以發生新生兒淋菌結膜炎、肺炎,甚至出現淋菌敗血症,導致圍生兒死亡率明顯增加。淋菌感染的潛伏期為1~14日,故新生兒淋菌結膜炎多在生後1~2周內發病,可見雙眼眼瞼腫脹,結膜發紅,睫毛粘在一起,睜眼時流出膿性分泌物,區域性加壓有膿液溢位。若未能及時治療,結膜炎繼續發展,引起淋菌眶蜂窩織炎,也可浸潤角膜形成角膜潰瘍、雲翳,甚至發生角膜穿孔或發展成虹膜睫狀體炎、全眼球炎,導致失明。
檢查
1、尿道口、宮頸管等處分泌物塗片。
2、分泌物培養。
診斷
1、取尿道口、宮頸管等處分泌物塗片行革蘭染色,在多核白細胞內見到多個革蘭陰性雙球菌,可作出初步診斷。
2、分泌物培養是目前篩查淋病的金標準方法,可見圓形、凸起的潮溼、光滑、半透明菌落,邊緣呈花瓣狀。取菌落做塗片,見典型雙球菌可確診。
治療
治療原則為儘早徹底治療。遵循及時、足量、規則用藥原則。淋病孕婦主要選用抗生素治療。通常首選頭孢曲松鈉,每日一次肌內注射,並加用紅黴素,每日4次口服,連用7~10日為一療程。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過敏者,改用大觀黴素,每日一次肌內注射,並加用紅黴素,7~10日為一療程。孕期禁用喹諾酮類藥物。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療程治療結束後,需複查淋菌是否存在,連續進行3次宮頸分泌物塗片及淋菌培養均為陰性始屬治癒。若治療一個療程後淋菌仍為陽性,則應按耐藥菌株感染對待,及時更換藥物。
預防
在淋病高發地區,孕婦應於產前常規篩查淋菌,最好在妊娠早、中、晚期各作一次宮頸分泌物塗片鏡檢淋菌,推薦進行淋菌培養,以便及早確診並得到徹底治療。淋病孕婦娩出的新生兒,應預防用藥,青黴素靜脈滴注,紅黴素眼膏塗雙跟。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可以發生播散性淋病,於生後不久出現淋菌關節炎、腦膜炎、敗血症等,治療不及時可致死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