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組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該病臨床有“五高”表現,即發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中風把原來生龍活虎的人折騰成殘障,許多病人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大小便失禁,說話不清楚甚至不能說話,吞嚥障礙,記憶減退,不能理解別人講話,性情改變等。
但是由於經濟原因以及康復知識的不足,很多腦卒中患者在醫院度過急性期後就出院了,沒能夠得到正規系統的康復治療和指導。這些病人回家後,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所謂的“康復”,結果不但對疾病的恢復沒有好處,反而加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下便是一些家庭康復的常見誤區。
1、康復就是要躺著休息,什麼事情都不讓病人做
癱瘓的病人如果長時間臥床,會出現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心肺功能減退、深靜脈血栓、肺部感染等多種併發症,不但不利於病人的康復,反而會加重 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也有些家屬認為要照顧好病人就是什麼事情都幫他做好,包括餵飯、洗臉、穿脫衣服等等。其實腦卒中的病人大部分只有一側肢體的癱瘓,另外一側是好的,經過簡單的訓練完全可以完成這些簡單的生活動作,而病人在獨立完成這些動作的時候,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如果家屬全部包辦了,就等於是剝奪了病人康復的機會。
2、康復鍛鍊就是活動手腳,或者多走路,很簡單
有些病人的家屬可能在醫院的時候見過醫務人員給其他的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以為依葫蘆畫瓢動動手動動腳就可以了。其實這看似簡單的動動手動動腳中大有學問,不但涉及到人體運動學、解剖學的知識,還包含了複雜的神經生理學的內容,只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才能很好地完成。當然,家屬幫助病人進行肢體各個關節的活動,對病人來說還是有好處的,只要注意避免太用力而造成關節的損傷就好了。也有些病人認為康復鍛鍊就是要多練習走,因此只要下肢有一點活動了就開始在旁人的攙扶下練習走路。其實腦卒中病人什麼時候開始練習走、怎麼走是很有講究的,如果走的時機過早,或者方法不對,只會使病人異常的行走方式加重,反而不利於其走好路了。
3、說話不好,時間長了慢慢就會說了
有些腦卒中的病人會出現說話費力、聲音含糊,或者想說說不出來,甚至不能聽懂旁人所說的話的意思。這類病人往往是因為腦卒中導致的構音障礙或者失語。有些病人家屬對於手腳能不能動很重視,但是能不能說話卻不怎麼在意。殊不知如果不能很好地用語言進行交流,會對病人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失語症的病人比一般的腦卒中病人得抑鬱症的比率高很多的原因。如果一個腦卒中病人合併有構音障礙或者失語,只有早期進行正規的語言訓練才能得到很好的康復。
4、吃飯喝水嗆,慢點來就好了
有些腦卒中病人會出現吃飯喝水嗆的情況,家人往往會認為只要慢點吃就好了。對於較輕的嗆咳病人,確實放慢進食飲水的速度就可以避免。但是很多嚴重嗆咳的病人,如果不盡早進行檢查和訓練,除了會因為進食差導致營養不良外,還有可能因為吞嚥障礙導致誤吸或者誤咽,從而出現吸入性肺炎,引發肺部感染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