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主任醫師 張文興

  老年慢性咳嗽易引發疝氣病

  腹股溝疝,俗稱“疝氣”,是老年人的外科常見病,發病率遠高於青壯年,並隨年齡增長疝氣發生機率越高。老年人如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營養不良、貧血等,咳嗽、便祕、小便困難等,都可能給疝氣找上門的機會。嚴重的疝氣,因為腸子或其他內臟“卡”在肌肉上,時間長了會缺血壞死。

  是什麼原因導致老人頻發疝氣呢?張文興主任介紹說,老人疝氣發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腹壁肌薄弱,同時,多伴有慢性咳嗽,支氣管炎,哮喘一些基礎病,致使腹內壓增高,推擠腹內臟器向腹壁薄弱區域移位(表現為包塊,平躺後消失)而形成的疝氣。

  “最近氣候冷暖交替,反覆無常,因此來醫院問診的老年疝氣患者增加。很多老人無法應對多變的氣候,沒能及時做到禦寒保暖,由此而引發的疝氣病人不在少數。”專家提醒,老年疝氣預防是關鍵。

  怎麼預防疝氣呢,張文興主任提出以下幾條:

  1、適度鍛鍊以增加腹壁力量;

  2、避免吸菸遠離咳嗽;

  3、避擴音扛重物;

  4、平衡飲食防治便祕;

  5、保持心情舒暢,忌易怒動氣。

  有些老人得了疝氣病認為疝氣不痛不癢,不需要治療,有的病人甚至會拖幾年都不去治療。針對這些老患者,張文興主任提醒老年朋友們,得了疝氣還是應該到醫院主動就醫,老年疝氣不治療或延緩治療會產生以下後果:首先,疝氣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祕、營養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症狀。

  又由於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其次,疝氣發生嵌頓,腸子回不去了,則容易發生腸壞死。如繼發感染,還會因毒素吸收而出現毒血癥,這些都有可能危及老人的生命。最後,老年疝氣數年後發展至症狀明顯,影響活動或出現嵌頓後才不得已決定手術的,故常呈現為疝囊巨大或囊壁粘連,導致手術中解剖操作相對困難、創傷增大,術後恢復欠佳。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老人一旦得了疝氣千萬不容忽視,應及早接受治療。疝氣是腹壁的物理缺損,手術是治療疝氣的惟一方法。目前疝氣的手術根治療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傳統縫合手術,一種是無張力疝修補手術,一種是腹腔鏡疝修補術。張文興解釋道,“無張力疝修補手術效果最好,不會產生組織拉力,也不易復發。”

  偏方治療膽結石易延誤病情

  “老年人易得膽結石,尤其是40歲以上婦女發病率更高。”對於膽結石,張文興教授有很多話說,“長期不吃早餐是個壞習慣,不吃早餐,膽囊裡儲存了一夜的膽汁就會沉積,時間一長容易形成結石。當然,常吃膽固醇過高的食物也是膽結石發病原因之一。”

  “治療膽結石,民間流傳的喝檸檬汁的偏方可以起到治療作用,其實是不可行的。通常情況下,只要是結石直徑超過0.5公分,就不太可能從膽管排出。”張文興教授說,膽結石患者初發時沒有症狀,選擇不治療或聽信偏方治療是不對的。專家指出,無症狀的膽結石也要治療的。

  因為患有膽結石說明患者消化系統出了問題,一般膽汁代謝方面出了問題就會導致膽道疾病的發生,如果不謹慎很有可能會導致更大危害出現。如果膽結石增大,或者膽囊壁發生改變,進一步誘發炎症的發生,甚至會發生膽囊癌。今年年初,我們收治的一位患有十幾年膽囊結石的69歲的老太太,就是因為多年來延誤治療而致使膽囊癌病變的。

  在此,張文興主任提醒老年膽結石患者,發現膽結石,應積極治療,不能因為懼怕手術而延誤病情。如今膽囊結石都是採用微創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該術式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是治療老人膽石症的最佳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