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頭頸外科 副主任醫師 戴捷

  甲狀腺癌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合適的手術範圍是療效成敗的關鍵。但不可否認術後的多種非手術輔助治療對長期生存率及複發率,特別是高危組病人有很大的影響。甲狀腺癌的非手術治療有促甲狀腺素抑制療法、核素碘治療、放射治療、 化學治療、生物治療等。本文就分化型甲狀腺癌的促甲狀腺素治療進行介紹。

  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治療後正確應用促甲狀腺素(TSH)抑制療法可使多數乳頭狀腺癌及多數濾泡狀腺癌獲得良好的療效,區域性複發率及遠處轉移率明顯下降。三十年生存率也明顯提高。

  一、指證

  由於高危組分化型甲狀腺癌的預後不及低危組,而甲狀腺素對心臟耗氧的增加及導致骨質疏鬆,因此抑制療法的最佳指證是年齡<65歲、無心血管疾病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尤其是高危組及絕經期前婦女。其次,分化型甲狀腺癌作全甲狀腺切除術後也應用抑制療法,特別在容易復發的術後5年內。當存在某些預後不佳因素者應給予抑 制療法,如不攝碘的甲狀腺癌、年齡>40歲、腫塊直徑>4cm,侵犯包膜等。

  二、製劑的選擇

  目前常用製劑為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LT4),半衰期較長,約7天, 而三碘甲腺原氨酸(liothyronien)的半衰期僅24h,有利於隨時須作核素掃描的高危組病人,以縮短檢查前停藥時間,及時作掃描檢查。 LT4(優甲樂)製劑純淨,甲狀腺素的含量精確,無過敏反應之虞,但價格稍貴;而生物製劑甲狀腺片製劑粗糙、甲狀腺素含量不甚精確,但因其價廉,仍有應用價值。一旦條件許可,須將甲狀腺片與LT4 互換時也很方便。二者半衰期也相似。

  三、劑量的掌握

  應根據血清中高敏度免疫測定法測得的TSH(S-TSH)濃度及T3、T4、FT3, 特別是FT4的濃度決定。要求S-TSH降到一定的值,而T3、T4、FT3及FT4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根據需要將抑制療法分為全抑制療法及部分抑制療法兩種。 前者要求S-TSH在正常低值以下,通常為<0.3μIU/ml時,甚至<0.01μIU/ml。後 者要求S-TSH在正常低值範圍內,常在0.3-1μIU/m1(S- TSH正常參考值為0.3-6.3μIU/ml)。

  美國臨床內分泌協會和美國甲狀腺協會推薦的方案為對低危組病人(MACIS 積分<6.0, AJCC I期者)作部分抑制治療,即TSH<正常低值。對中危組病人 (MACIS積分6.0-6.9, AJCCII期或只有淋巴轉移的III期乳頭狀癌)作全抑制治療,但不應出現臨床甲亢。對高危組者(MACIS積分>7.0, AJCC IV期)允許在抑制療法時伴有甲亢,但要密切監察其併發症,特別是絕經期婦女的骨質疏鬆。 此外,甲狀腺素的劑量須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以兔骨質疏鬆,心肌耗氧增加。但當有以下因素時須加量:

  1、胃腸道吸收不良者:如肝硬變、短腸綜合症等。

  2、同時服用某些阻止T4吸收的藥物:如氫氧化鋁、硫糖鋁、硫酸亞鐵、洛伐他汀(,降膽固醇藥)、消膽膠等。3妊娠等。

  甲狀腺癌術後初期或高危組病人的治療應採用全抑制療法, LT4有效劑量為<60歲: 2.2μg/kg.d; >60歲: 1.5-1.8μg /kg.d。常用的初始劑量約為LT4  50-100 μg/d或甲狀腺片20-40mg/d。但其敏感度有個體差異,須隨甲狀腺功能的測定值調整劑量。低危組病人只須部分抑制療法即可。

  四、服用期限

  高危組病人最好終生服用,而低危組因術後最初5年為容 易復發時間。因此,在術後5年內可施行全抑制治療,並嚴密隨訪,定期作頸部B超、核素掃描、胸片、CT、ECT等影象學檢查。若無復發, 5 年後可作部分抑制治療或不於治療。若有轉移或復發時再作手術切除或其他非手術療法。若初次手術為甲狀腺全切除,或術後己作核素碘消融治療,將殘留甲狀腺已全部毀滅,則在隨訪時監察血清甲狀腺球蛋(TG)水平極有意義。在抑制療法有效時, TG不應增高。一旦在S-TSH測定指示有效的抑制療法停止 4-6周後血清TG增高>5ng/時,必須警惕腫瘤復發或轉移。在無功能的甲狀腺癌作了全甲狀腺切除後血清TG水平比核素掃描還敏感。

  由於TG由TSH剌激甲狀腺濾泡所致,因此任何使甲狀腺功能增加的疾病 均可增高,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等。因此,當存在有功能的甲狀腺濾泡時, TG增高並不意味有惡性腫瘤。

  五、抑制療法的不良反應

  只要甲狀腺素的劑量恰當,大多無甚不良反應。一旦劑量過大可造成以下 三種危害,必須預防。

  1、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或亞臨床型甲亢:只要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使T3、 T4、FT3特別是FT4維持在正常範圍內便可避免此不良反應。

  2、骨質疏鬆:表現為骨痛、血鈣、尿鈣增高及骨質疏鬆,血清甲狀旁腺激素降低,特別在攝鈣不足、飲酒、煙癮、激素依賴者及絕經期婦女中容易發生。

  3、心肌耗氧量增加,促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對伴有冠狀動脈硬化 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或老年患者以及伴心房纖維性顫動時必須慎用或棄用抑制療法。

  六、抑制療法的療效

  抑制療法使乳頭狀及濾泡狀腺癌的複發率及與甲狀腺癌相關的死亡率減少,甚至在老年進展期病人中己獲證實。但對後期病變的療效不及前期。近日 按國際分類法總結14箇中心683例回顧性分析提示無論對III、W期與I、H期的乳頭狀癌均可明顯減少複發率及延長生存期。此外,儘管抑制療法組與對照組10年生存率無明顯差異,但30年生存率顯示抑制療法組明顯由於對照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