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劉秋庭

  癲癇俗稱“羊角風”,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綜合徵,是大腦神經細胞反覆超同步放電引起的發作性、突然性、短暫性腦功能紊亂。表現為意識喪失、肢體抽搐、麻木、出汗、尿失禁及精神障礙等症狀,每次發作歷時幾秒或幾分鐘。癲癇不僅僅是醫療問題,也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癲癇患者應該走出認識誤區,選擇正規醫院進行合理規範的治療。

  一、診斷誤區

  誤區1、患者抽搐,就是癲癇病。

  抽搐是癲癇的主要症狀之一,但不是癲癇病的獨有症狀。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抽搐、低鈣抽搐、小兒高熱驚厥、低血糖驚厥等均不屬癲癇病範疇。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癲癇病所致。同時,有些型別的癲癇病人沒有抽搐症狀,如失神發作,顳葉癲癇、腹型癲癇、頭痛癲癇等。僅有肢體麻木或視覺、聽覺異常,或僅有單個肢體抽搐,或僅有意識不清表現等等。因此,不能把抽搐與癲癇等同起來。癲癇表現就是手腳抽搐,沒有抽搐就不是癲癇。

  誤區2、癲癇發作一次就是癲癇。

  癲癇發作一次,只能稱為癇性發作,只是一種症狀,就如同一有咳嗽,不一定就是肺炎一樣的道理。有多次發作,且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時才能稱為癲癇病,是一組疾病。

  誤區3、抽搐動作大是大發作,動作小是小發作。

  癲癇的大發作和小發作都屬全身性發作。大小發作不是按抽搐動作幅度大小區分的。大發作有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小發作,僅有短暫的(不超過1分鐘)的意識喪失,而沒有搐動作。有些患者或家屬把全身大發作以外的其它形式的發作都認定是小發作,顯然是不確切的。臨床醫生要根據患者的病史,發病症狀,準確分型,合理選藥,才能收到較好療效。

  誤區4、癲癇發作時,患者都有神志喪失。

  絕大部分癲癲患者發作都伴有神志喪失。但有些型別的癲癇,如侷限性發作,肌陣攣癲癇等病人發作時意識清楚。因此,不能因為患者神志不喪失,就否認癲癇的診斷而貽誤治療。

  誤區5、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而繼發性癲癇與遺傳無關。

  通過對癲癇病人及其有血緣關係親屬的大量調查發現,不僅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而且繼發性癲癇的直系親屬發病率遠比普通人群高。發生過腦外傷、患過腦炎、腦膜炎、有產傷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發生癲癇。因而說明,是否發生癲癇不僅取決於環境因素的強弱,而重要是決定於先天的遺傳因素。遺傳決定了一個人發生驚厥的“驚厥閾”值的高低,這種閾值越低越易發生癲癇。

  誤區6、癲癇具有遺傳性,癲癇病人不宜生育。

  癲癇雖有遺傳性,但對下代的影響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說來,癲癇病人的子女只有5%發生癲癇,因此癲癇病人是可以生育的。我國法律也未明令禁止癲癇病人生育。但從優生學的角度,癲癇病人最好避免與驚厥閾值低的人(包括癲癇病人和有高熱驚厥史者)結婚,癲癇病人應在病情穩定,基本控制發作後生育。

  誤區7、腦電圖正常,就不能診斷癲癇病。

  腦電圖檢查對於癲癇病的診斷,鑑別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診斷癲癇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手段。據統計80%的癲癇病人腦電圖異常,而有5-20%左右的癲癇病人發作間隙期腦電圖檢查正常,還有一些腦電圖異常的人始終沒有癲癇發作。因此,臨床上不能因腦電圖正常就排除癲癇病的診斷,也不能因腦電圖異常就診斷癲癇。結合病史和臨床發作表現,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二、治療誤區

  誤區1、迷信“祖傳祕方”,長期服用成分不明的中成藥或所謂的“祖傳祕方”。

  癲癇是一種很古老的疾病,《黃帝內經》裡就有記載,說明我們的老祖宗對這種病的研究已久,自古就在探索該病的治療。不可否認的是,在祖國傳統醫學中,有很多種有關癲症和癇症的治療方法,比如說採用中草藥或鍼灸等方法,但由於缺乏類似於現代醫學的驗證體系,迄今尚無胖ひ窖еぞ荼礱髦幸┛癲癇發作的有效性。從目前情況看,中藥僅能作為癲癇的輔助治療藥物,切不可單用中藥治療。

  現在很多街頭小廣告打著所謂“祖傳祕方”或“最新科研成果”的幌子欺騙患者,在所謂的“祖傳藥物”裡面加入諸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丙戊酸等多種抗癲癇藥物,因此服用這些藥物治療癲癇或許有一些效果,但由於這些中成藥物加入的抗癲癇藥物種類多,劑量不恆定,很容易造成中毒。

  誤區2、對藥物副作用過於擔心和懼怕。

  對服用抗癲癇藥物存在恐懼心理,認為這些藥物副作用太大,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傷,甚至導致智力低下等,從而拒絕服用藥物治療。

  不可否認,目前抗癲癇藥物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但是隻要患者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科學正確地使用這類藥物,副作用是能夠得到很好控制和解決的。實際上在服用藥物使癲癇發作得到控制後,患者的智力水平和生活質量反而會得到顯著改善。相反如果不用藥物治療,任由癲癇發作,反而會加重患者病情,導致智力水平下降,使患者喪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誤區3、開始服藥時劑量用得過大或增加過快。

  不少患者控制發作的心情迫切,開始服藥時就劑量用得過大或者把藥物的劑量增加過快,從而導致副作用發生率增加。

  對於諸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妥泰、拉莫三嗪等藥物的初始劑量要從小劑量開始,不能把劑量增加的過快,一定要按照醫生要求緩慢增加劑量,爭取用最小的劑量達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誤區4、擅自停用藥物。

  不少患者對藥物治療的長期性、規律性和系統性認識不足,患者的發作一旦得到控制,即隨意停止服用藥物或減少劑量,從而導致癲癇發作加重,甚至成為癲癇持續狀態,危及生命。

  癲癇患者停藥有嚴格的指徵:只有在癲癇發作完全控制3~5年以後,腦電圖基本正常了,才有可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停藥,而且停藥要慢,減藥的過程至少在半年以上。但也有很多患者,特別是症狀性癲癇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而不適合停藥。

  誤區5、在開始治療時就服用多種藥物。

  有些患者認為服用的藥物越多治療效果越好。實際上對於初治的癲癇患者,服用單藥治療是正確和首選的方法,單藥治療的優點是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好、沒有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只有在先後置換多種單一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才能新增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誤區6、手術治療一定好

  部分病人及家屬,一心想手術治療癲癇,只想一刀下去,什麼都能了,也有個別人為手術而手術,確實癲癇治療有外科手術,立體定向放射外科(r-刀)、迷走神經刺激等。這些治療都有嚴格的適應症與禁忌症的,主要物件應是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手術和r-刀治療的根本前提是要有準確的診斷和病灶定位,所以需要綜合臨床表現、結構性影像學檢查(如MRI、CT)以及功能性檢查(如常規腦電圖、動態腦電圖、磁共振波譜檢查、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及腦磁圖)來確定癲癇病灶,這樣才能取得較好效果。某些醫療單位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對一些藥物能控制的、定位未明確的、甚至連診斷未確定的病人濫施外科治療。外科治療終究是破壞性的,故其導致的嚴重不良後果是不言而喻的。正確的做法是①嚴格掌握外科治療的適應症——難治性癲癇;②綜合臨床表現、結構性及功能性檢查進行定位,準確找出病變部位,選擇手術才是正確的。

  三、重視治療,忽視預防

  大部分的人重視治療,其實癲癇的病因預防包括優生優育、孕期保健、圍產期保健以及預防顱內感染、熱性驚厥及腦外傷、腦中風等方面。不少病人雖然重視藥物治療,但因忽視誘發因素而復發。這些誘發因素包括飲酒、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暴飲暴食、驚嚇發熱、感染性疾病以及看電視、電腦時間過長等。

  在癲癇治療上的誤區還不止上面這些,限於篇幅只能列舉以上數例,希望病人及其家屬要正確對待現實,採取科學的態度接受規範治療,以利早日控制發作和康復。不要因上述及其他方面誤區的影響,耽誤治療,影響身心健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