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精神衛生中心 主任醫師 郭田生

  目前人們對中醫有種神祕感,期待中醫能根治精神疾病,以為某一祕方能把精神病一次治斷根,不再復發。這是一種急於求成的普遍心態,也是一種誤解。如李XX,男,25歲,衡陽人,因患精神分裂症一年多,服用西藥治療數月後臨床治癒。然後按醫囑堅持服藥2年多,恢復病前工作,待人接物如常人;但後來聽信某媒體 “中藥根治療精神病”的廣告宣傳自行停服西藥而改服某中藥後,三個月後病情復發,只得再次住院治療。入院後又重新以西藥規範治療,兩個月後臨床痊癒。事後患者家屬十分後悔,質疑“為什麼中藥治療也不能斷根?”以上這種現象臨床經常碰到,給病人和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和負擔。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人們對中醫缺乏客觀系統的認識和了解,對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及其轉歸缺乏客觀系統的認識和了解。只要大家對中醫學的常識有所瞭解,對精神疾病的轉歸常識有所瞭解,自然會有客觀實際的期待。下面簡要介紹一下中醫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及精神疾病的轉歸特點:

  中醫對精神疾病的認識。

  中醫是我國的醫學寶庫,簡單的幾句話是說不清楚的。中醫有其獨特的醫療體系和臨床方法,最大的特點是整體觀念,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整體。認識到疾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所致。如內因:情志、氣血、陰陽、臟腑、經絡等變化;外因:風邪、寒邪、溼邪、暑邪、火邪、燥邪的侵襲入體;不內外因:社會因素、環境因素等綜合作用於人體,使氣血陰陽臟腑等功能變化而發生疾病。所以辯證施治是中醫治療的精華。其治療的手段多樣化,如:針刺、灸、砭、方藥的內服外用。治療方案的個性化,首先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陰平陽祕,精神乃治”攝生防病的積極養生思想。這種情志養生與現代的心理干預、疏導完全吻合,而在疾病形成後又有具體的辯證施治方案。有“三因論治”、“臟腑氣血辯證”等多種辨證治療方案。對同一病症就有許多不同治療方案,中醫典籍中從未講過某一方藥根治某一疾病。

  精神疾病的中醫診治,其治療方法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中有記載。中醫稱精神疾病為“癲狂”。《黃帝內經》中《素問 陰陽篇》載“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良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這是對精神病症狀情感及行為障礙的典型描述。《靈樞 癲狂篇》載“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與精神疾病的躁狂症完全一致。對精神病的病因有“腦”、“腎虛”、“痰”、“火”、“瘀”的認識。歷代醫家均對其病因、施治及方藥均有記載,如方藥有“礞石滾痰丸”、“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紫珠丹”、“瀉心湯”。唐代孫思邈有著名的“十三鬼邪治癲方”針刺治療精神疾病的專門記載。凡有四時陰陽的調節、飲食的宜忌、起居調節等防治癲狂復發的方案。中醫治療精神疾病重視辯證施治,有嚴格的適用症和禁忌症;重視情志調理。近代由於西醫的引進,中醫因在治療精神疾病的侷限性,其應用和發展受到了阻礙。但近二十年來,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疾病的發展,中藥治療精神疾病的效用得到認識和推廣。如近幾年開發的“九味鎮心顆粒”、“舒肝解鬱膠囊”、“醒腦靜針”、“棗仁安神膠囊”、“敗醬片”,都能針對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1、中西醫結合的優勢

  在臨床實踐中,單純用中藥治療精神分裂症,其療效不十分理想,尤其起效慢。西藥治療雖有見效快,但有些藥物如氯丙嗪、氯氮平的副反應大,病人難以接受,造成依從性差。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精神分裂症有可能避免各自的短處,發揮各自優勢,較好的解決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運用中藥後可以減輕西藥的不良反應,如:頭暈、乏力、噁心、口乾等現象;還可增強患者體質,改善飲食、睡眠狀況,提高生活質量,達到理想的康復效果。1991年中醫對辯證施治治療精神疾病進行了規範和確定,定為“痰火內擾型”、“痰溼內阻型”、“氣滯血瘀型”、“陰虛火旺型”、“陽虛虧損型”。在治療方法上不單隻有中藥飲劑,還開發了成藥、鍼灸、電針、藥物外敷、經絡導頻、慢性小腦電刺激等治療方法。中醫藥在輕性精神疾病治療方面作用更明顯,療效穩固,如我院自研的“寧神合劑”治療慢性失眠療效明顯。

  2、中藥濫用有害

  人們習慣上認為中藥無副作用,可以隨時服用,尤其認為補益藥可以多服、久服,越多吃身體就越好。如黃XX,男,30歲,郴州人,患情感障礙(抑鬱狀態),家人給予服用大量人蔘、附子,長達半年,結果病情加重,並出現許多妄想伴衝動傷人,導致腎功能、肝功能損害。後經住院治療,經系統的調理和對症處理,才使病情緩解,肝功能和腎功能恢復正常,這樣的事例在臨床並不少見。這是由於人們不瞭解中藥特性而產生的誤區。中藥有其中醫的藥理特性,如: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配伍禁忌等等。中藥的四氣是指辛(熱)、涼(寒)、甘、平,五味是指酸、鹹、甘、苦、辛。它的臨床應用需嚴格按中醫的基本理論進行辯證施治,而不是盲目隨心的應用。一旦亂用、濫用,會產生相應的不良反應,甚至造成嚴重的副反應、危及生命。如熱症用溫性藥物,會使病情加劇;實症用補藥,會使陽氣更甚,陰陽失調。中藥多數是原生植物、礦物等,本身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洋金花、硃砂、砒石等。藥物中的相互運用也有禁忌,如中藥的“十八反”、烏頭反半夏,瓜婁、貝母、白薇、白芨、藜蘆、反人蔘、沙蔘、丹蔘、玄蔘、苦蔘及細辛芍藥,以上這些藥原則上是不能配在一起應用,同時還有病情禁忌。中醫根據藥物的效能,針對疾病的性質具體辯證施治選藥,有嚴格的用藥原則,是不能不顧病情性質,只依病名而隨意選藥。這種盲目聽信、誤信偏方偏藥的心理是有害的,一定要糾正,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就治療精神分裂症而言目前中藥與西藥一樣還沒有特效藥,或者還在研究探索之中,千萬不要輕信遊醫巫醫。有些藥治療精神病雖然有效,但一定要慎用;如洋金花,毒性反應大,容易引起昏睡,每次用量為0.3―0.6克;硃砂安神好,易傷胃,不宜多用久服。人蔘補氣作用強,但不能久服,實症都要禁用。總之中藥的運用一定要在中醫臨床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購藥,盲目使用。

  3、現代醫學對精神疾病的認識。

  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較為複雜,三言兩語是講不清的。簡單的說,精神疾病分為重性和輕性兩類。重性精神病是人的思維、感覺、情感、行為、意志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而表現的一種綜合症狀群,使患者社會功能受損,嚴重影響學習、生活、工作,甚至造成危害社會安全,造成病人及家人的恐懼心理,造成社會恐慌。多數患者病情較長,康復較慢,所以人們常想找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或藥物來解決痛苦。其心情可以理解,但精神疾病成因複雜,病變部位在大腦。目前醫學界認為其發病原因與生物因素:神經遞質異常,神經細胞發育異常、大腦結構異常等生理功能異常;心裡因素:個體心理素質、人格特徵;社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綜合所致。

  嚴格地說,大多數精神疾病的確切病因至今還沒有弄清楚。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不完全瞭解精神病的病根到底在哪裡?既然不清楚!何談中醫治療能斷根?事實上,就重性精神病而言,僅16~20%的病人一次治好而不再復發,最樂觀的估計也不過25%的病人不復發,多數病人有復發傾向。

  所以在治療上需要較系統全面的治療方法和藥物選擇,而不是單一某種藥物可以解決的。其治療原則大致有:合理用藥、對症選藥;足量足療程用藥,劑量要到位,治療時間要相對長;早期干預治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並重;社會康復與家庭指導及治療並重。

  4、如何應對精神疾病的復發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與外界環境因素息息相關,外界因素是隨時變化不定的,任何一種疾病的復發是難以避免的,如糖尿病、高血壓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穩定病情。精神疾病與外界環境變化的因素更密切,疾病的復發是難以避免。影響復發因素主要如下;

  ① 過早減少藥量,不遵醫囑停用藥物;

  ② 季節變化,如立春前後,夏秋交季,冬季突然變冷;

  ③ 飲食不當,如飲酒、吃狗肉、公雞肉;

  ④ 社會環境變化,工作壓力大,失戀、失業、人際關係緊張等;

  ⑤ 起居不當,白天睡覺,晚上玩或娛樂;

  ⑥ 家庭關注不當:如過度包辦,象照顧幼兒一樣,事事關注,使患者失去自立性,反而剝奪了患者心理康復(成長、成熟)的時間與空間;或關注不夠,失去信心,對於生活、起居、服藥均不照料,家庭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同樣影響心理康復。

  以上任一不良因素均可導致疾病復發。但疾病復發均有一定徵兆,如睡眠障礙,連續幾晚早醒、不睡;情緒變化;行為改變;眼神呆滯或冷漠等現象。當發現以上徵兆,家屬無須恐慌,應積極與專科醫師聯絡,徵求治療方案。只要瞭解以上覆發因素,積極應對,及早干預,控制和延緩疾病的復發是可以做到的,臨床上有許多成功案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