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治醫師 狄雯雯

  1、媽媽們通過飲食初步判斷孩子是否缺鈣

  對於孩子來說,最新的觀點應該是:如果母親在懷孕(懷孕食品)期間不缺鈣,或者說他已經補過鈣,孩子生下來又沒有缺鈣的症狀和體徵。我們再來關注他吃的食物,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還是輔食新增以後(加了米粉或者其他食物),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食物裡面的鈣是否充足。

  根據中國營養(營養食品)學會標準的建議,對於零到六個月的小寶寶,如果他每天鈣的攝入量夠三百毫克,七到十二個月的孩子每天攝入量夠四百毫克。一到四歲的孩子每天攝入量夠六百毫克,他所需的鈣就夠了。所以如果媽媽純母乳餵養,媽媽沒有缺鈣,可以不補。如果你得寶寶吃的是配方奶。一歲以下吃在八百毫升左右,也應該是夠的。如果這個孩子是半歲以後新增輔食,除了吃配方奶以外,還新增米粉,米粉裡面的鈣比奶還要多。更不用加了。維生素D應該也不缺。這種情況下無需再用藥物補。

  夏天選擇戶外活動兩個小時,同時要避免暴晒,可選擇上午十點之前和下午四點之後出門活動。這樣能夠讓孩子有一個接受紫外線、體內產生足夠的有活性的維生素D,又達到了補鈣的目的。

  2、如果飲食中鈣含量不夠,孩子可有哪些缺鈣表現

  (1)常表現為多汗,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摩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2)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髮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3)夜驚。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主要原因是孩子身體嚴重缺鈣導致神經興奮而引起的,這是因為鈣參與神經衝動的傳遞、肌肉應激、血液凝固等活動,有鎮定和解除失眠的作用,缺鈣的孩子白天醒著時候往往表現為煩躁、坐立不安不好照顧,晚上又不易入睡,多汗盜汗,睡著了又常因一點點聲音而突然驚醒,哭鬧不止。

  (4)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就是出牙也不整齊。兒童在牙齒髮育過程缺鈣,牙齒排列會參差不齊或上下不對縫,咬合不正。

  (5)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6)厭食偏食。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慾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7)嬰兒溼疹。2歲前的嬰兒比較多見。嬰兒溼疹多發於頭頂、顏面、耳後,嚴重的可 遍及全身。嬰兒患病時,哭鬧不安,患病部位出現紅斑、丘疹,然後變成水皰、糜爛、結痂、同時在哭鬧時枕後及背部多流汗。

  (8)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9)常有串珠肋,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10)小兒陣發性腹痛。

  (11)週歲以後小兒學走路時,如果缺鈣,可使骨質軟化,站立時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有時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並且容易發生骨折。

  一般情況下,缺鈣較輕的患兒在食補後即可改善缺鈣症狀。如果症狀較重,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3、補充鈣劑的注意點

  (1)補鈣必須要加維生素D

  適當補充維生素D能促進鈣劑的吸收。如果缺乏維生素D,鈣的吸收只有10%。所以補鈣的寶寶一定要新增維生素D(魚肝油)不過目前有一類鈣製劑,如氨基酸鈣、蘇糖酸鈣、維生素C鈣等可以被人體主動吸收,不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

  (2)不要服用含磷鈣劑

  磷的攝入量過多,就會結成不溶於水的磷酸鈣排出體外。必然導致鈣的流失。而因為食物和水源的問題,國人磷的攝入量已大大超標,因此媽媽選購補鈣產品時一定要看清鈣劑成分,千萬不要給寶寶服用含磷的鈣補充劑!

  (3)鎂影響鈣的吸收

  鎂過量不僅能夠影響鈣的吸收利用,還會引起運動機能障礙。對於嬰幼兒來說,體內的鎂含量通過食物攝取已足夠,不需要額外補充,建議不要盲目補充含鎂的鈣劑。

  (4)食物少鹽,有利鈣的吸收

  鈉攝入量高時,人體就會減少對鈣的吸收。因此正在補鈣的孩子應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每天喂1-2次稍有鹹味的食物即可。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影響鈣的吸收

  像菠菜、竹筍、莧菜、毛豆、茭白、洋蔥等食物中含草酸或植酸過多,不僅食品本身所含鈣不易被吸收,而且還會影響鈣劑的吸收。因此在烹調這些蔬菜之前,可先將這些菜在沸水中燙一下,去除其中的草酸和植酸。

  (6)鈣與奶製品不可同服

  如果在牛奶中加入鈣片,奶和鈣很容易相結合形成凝塊,不僅鈣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餵奶後1-2小時,胃內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後再給孩子補鈣。

  (7)鈣劑不可與油脂類食物同吃

  油脂分解之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

  4、介紹一些富含鈣的食品:

  乳類與乳製品:牛、羊、馬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煉乳、冰激凌。

  魚蝦蟹類與海產品: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蛤蜊、海蔘、田螺等。

  肉類與禽蛋:羊肉、豬腦、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松花蛋、豬肉鬆等。

  豆類與豆製品: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乾(100g豆腐乾可補充200mg鈣)、豆腐皮、豆腐乳等。

  蔬菜類:芹菜、油菜、胡蘿蔔、芝麻、香菜、雪裡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與乾果類:檸檬、枇杷、蘋果、黑棗、杏脯、桔餅、桃脯、山楂、葡萄乾、胡桃、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蓮子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