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治醫師 吳奎

  便祕在兒童非常多見,可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2次/周);糞便乾結、堅硬;排便困難(費力、費時);排便疼痛;排便不盡感。其中90%兒童便祕為功能性便祕。
  兒童功能性便祕的治療策略主要包括基礎治療、藥物治療、行為治療、手術治療和隨訪。
  基礎治療以家庭教育、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變為主。要足量飲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和果汁)、均衡膳食(鼓勵母乳餵養,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適當運動、合理如廁訓練(4歲以上兒童,每天每次餐後如廁5~10min)。如基礎治療2周無效,即開始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首選口服滲透性瀉藥(聚乙二醇或乳果糖)或直腸給藥通便,持續3~6d,以解除糞便嵌塞,儘早恢復規律性、舒適性排便習慣。通便治療結束後,即開始維持治療,防止糞便再次蓄積。維持治療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和行為療法,可持續2個月。
  心理行為治療方法
  心理行為與便祕互為因果各種心理行為因素可影響胃腸功能。在有特殊行為表現,如孤獨症和肥胖的兒童、短期焦慮和緊張都可影響排便習慣。各種應激事件如與好友分開、考試失敗、受到恐嚇、家長失業、頻繁被體罰及生活在戰爭影響區等因素均與便祕的高發病率有關。
  方法和技巧指導:

  1、嬰幼兒:家長教育患兒建立健康的排便習慣,即在適當時間、採用適當方法,如使用色彩鮮豔、外觀吸引兒童(小動物形象)的坐便器,晚餐後進行訓練較合適,既可利用胃結腸反射,家長精神情緒也比較放鬆,每天1次,逐漸形成習慣,並可採用獎勵的方式以提高效果。

  2、較大兒童:指導在適當時間(一般在晚餐後,可避免因時間緊迫而精神緊張)選用適當坐便器,採取適當的排便姿勢,放鬆腿和腳,雙膝稍高於臀部,深呼吸屏氣同時向下推進,反覆訓練,直至正常如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