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科 主治醫師 劉成高

  一、養肺平喘穴位注射

  【作用機理】

  穴位注射是根據所患者疾病,按照穴位的治療作用和藥物的效能,選用相應的穴位和藥物,並將藥液注入穴位內,以充分發揮經穴和藥物對疾病的綜合效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應症】

  各種急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COPD、過敏性鼻炎等。

  【禁忌症】

  孕婦、糖尿病併發面板病者、嚴重心肺疾病者。

  【操作流程】

  1、穴位選擇 選穴原則採用中醫辨證選穴,實證可選用尺澤、曲池、豐隆瀉熱化痰祛邪,虛證可選用肺俞、腎俞、足三裡補肺健脾益腎扶正。

  2、藥物及注射劑量

  肺氣虛選用黃芪注射液, 兼有熱證可選用痰熱清、喜炎平、雙黃連等,兼有血瘀證可選用丹蔘注、紅花、香丹注射液,亦可選用維生素B12、維生素B1等。劑量可用原藥物劑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來分,頭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四肢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

  3、操作

  取舒適體位,選擇適宜的消毒注射器和針頭,抽取適量的藥液,在穴位區域性消毒後,右手持注射器對準穴位或陽性反應點,快速刺入皮下,然後將針緩慢推進,達一定深度後產生得氣感應,如無回血,便可將藥液注入。凡急性病、體強者可用較強刺激,推液可快;慢性病、體弱者,宜用較輕刺激,推液可慢;一般疾病,則用中等刺激,推液也宜中等速度。

  【注意事項】

  1、對患者說明治療特點和注射後的正常反應。如注射後區域性可能有酸脹感、48小時內區域性有輕度不適,有時持續時間較長,但一般不超過1日。

  2、嚴格消毒,防止感染,如注射後區域性紅腫、發熱等,應及時處理。

  3、注意藥物的效能、藥理作用、劑量、配伍禁忌、副作用、過敏反應,及藥物的有效期,藥液有無沉澱變 質等情況。

  4、年老、體弱者,選穴宜少,藥液劑量應酌減。

  二、清肺化痰中藥霧化

  【作用機理】

  中藥霧化吸入療法是現代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指經霧化裝置的中藥液體變成微小霧粒或霧滴,懸浮於吸入氣中,使氣道溼化和中藥藥液吸入呼吸道,通過區域性給藥,達到清肺、化痰、解痙平喘的治療作用。

  【適應症】

  呼吸道炎症如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鼻竇炎、肺炎、慢支、慢阻肺、哮喘等,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痰多難以咳出。

  【禁忌症】

  既往易致敏體質,對霧化藥物有過敏史及不能耐受霧化者禁用。

  【操作流程】

  將清肺化痰協定方中藥湯劑濃縮成100毫升,每次取5-10毫升高壓泵霧化吸入。也可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痰熱清、雙黃連、支炎合劑、蒲地蘭、喜炎平等霧化治療。

  【注意事項】

  1、協助患者選擇舒適體位,一般選擇半臥位或坐位。

  2、治療前,應助患者咳出或吸出痰液,以免妨礙霧滴深入。治療後1―2小時內協助患者叩擊背部,並鼓勵患者咳嗽。

  3、口含嘴為一次性單獨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4、治療過程隨時注意有無嗆咳,霧化時間不宜太長,以10分鐘左右為宜。

  三、養肺扶正穴位埋線

  【作用機理】

  在鍼灸經絡理論的指導下,將醫用羊腸線埋入相應穴位區域,一方面利用羊腸線作為異性蛋白埋入穴位,可提高機體應激、抗炎能力;同時羊腸線在組織中被分解吸收對穴位的持續刺激作用治療疾病的方法。

  【適應症】

  急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過敏性鼻炎等緩解期。

  【禁忌症】

  (1)5歲以下的兒童慎用。

  (2)嚴重心臟病患者不宜使用,如必要時,不宜強刺激,埋入的羊腸線不宜長。

  (3)精神緊張,過勞或過飢者,禁用或慎用埋線,避免發生暈針。

  (4)月經期、孕婦及婦女有習慣性流產者應禁用。

  (5)不宜在面板破損處埋線,以免旨起感染等不良後果。

  (6)關節腔內不宜埋線,以免影響關節活動及關節腔內發生感染。

  (7)有出血傾向性疾病者。

  【操作流程】

  穿刺針埋線法:常規消毒區域性面板,鑷取一段約0、5-1cm長已消毒的羊腸線,放置在穿刺針針管的前端,左手拇食指繃緊或捏起進針部位面板,右手持針,刺入倒所需的深度;當出現針感後,邊推針芯,邊退針管,將羊腸線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組織或肌層內,針孔處覆蓋消毒紗布。

  【注意事項】

  1、埋線針為一次性的醫療產品,保證一穴一針,避免交叉感染。

  2、埋線後區域性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是正常的,是刺激穴位後針感得氣的反應。體質較柔弱或區域性經脈不通者更明顯,一般持續時間為2-7天左右。

  3、埋線後6-8小時內區域性禁沾水,不影響正常的活動。

  4、區域性出現微腫、脹痛或青紫現象是個體差異的正常反應,是區域性血液迴圈較慢,線體的吸收過程相對延長所致,一般7-10天左右即能緩解,不影響療效。

  5、體型偏瘦者或區域性脂肪較薄的部位,因其穴位淺,埋線後可能出現小硬節,不影響療效,但吸收較慢,一般1-3個月左右可吸收完全。

  6、嚴格掌握適應症、禁忌症。

  7、埋線後以清淡飲食為主,忌菸酒、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四、冬病夏治穴位貼敷

  【作用機理】

  穴位貼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過面板組織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發揮明顯的藥理效應,因而具有雙重治療作用。還能促進和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調動人體的內在抗病能力,調整機體和外界環境的平衡,並調節人體的動態平衡,從而達到四季養生的目的。

  【適應症】

  肺病科穴位敷貼主要用來防治各種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變應性鼻炎等。

  【禁忌症】

  1、孕婦、2歲以下嬰幼兒慎用。

  2、對敷貼藥物過敏者不宜貼敷。

  3、面板病,以及面板有破損或有皮疹者。

  4、嚴重的蕁麻疹患者。

  5、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嚴重心肺疾病患者不能耐受者慎用。

  【操作流程】

  1、選擇敷貼藥物 根據患者體質、症候表現辯證選用相應的敷貼藥物。

  2、選擇敷貼穴位 選擇4-10個穴位:大椎、肺腧、定喘、脾腧、膈腧、雲門、腎腧、檀中、天突、豐隆穴、足三裡、三陰交等。

  3、貼敷方法 根據所選穴位,採取適當體位,使藥物能敷貼穩妥。視患者的面板反應確定貼敷時間。

  【注意事項】

  (1)隨時調配使用,貼敷期間注意病情變化和有無不良反應。

  (2)對膠布過敏者,可改用繃帶固定貼敷藥物。

  (3)貼敷藥物部位出現水皰者由醫師處理,防止感染。

  (4)治療期間禁食生冷、海鮮、辛辣刺激性食物。

  五、納氣平喘耳穴壓豆

  【作用機理】

  中醫理論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人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上的相關穴區出現反應,採用藥籽或菜籽等物品貼壓刺激這些相應的反應點或穴位,通過經絡傳導,達到通經活絡、調節氣血、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應症】

  各種疼痛性疾病,各種慢性、炎症性、功能紊亂性、過敏與變態反應性以及內分泌代謝性病症。

  【禁忌症】

  耳部炎症、凍傷的部位及有習慣流產史的孕婦禁用。

  【操作程式】

  選擇1―2組耳穴,進行耳穴探查,找出陽性反應點,並結合病情,確定主輔穴位.以酒精棉球輕擦消毒,左手手指託持耳廓,右手用鑷子夾取割好的方塊膠布,中心粘上準備好的藥豆,對準穴位緊貼壓其上,並輕輕揉按1-2分鐘。每次以貼壓5-7穴為宜,每日按壓3-5次,隔1-3天換1次,兩組穴位交替貼壓。兩耳交替或同時貼用。肺病常用穴位有咽喉、支氣管、肺、腎上腺、大腸、脾、胃等穴。

  【注意事項】

  1、取穴宜根據主要病症取其反應明顯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貼壓5-7穴為宜,每日按壓3-5次,隔3天更換1次,如有汙染及時更換,兩組穴位交替貼壓,兩耳交替或同時貼用。

  2、貼壓耳穴應注意防水,以免脫落。夏天易出汗,貼壓耳穴不宜過多,時間不宜過長,以防膠布潮溼或面板感染。

  3、如對膠布過敏者,可用粘合紙代之。

  4、耳廓面板有炎症或凍傷者不宜採用。

  5、對過度飢餓、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年老體弱、孕婦按壓宜輕,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強刺激,習慣性流產者慎用。

  六、活血養榮沐足法

  【定義與原理】

  中醫學認為“久病人絡”、“久病多瘀”、不通則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出現的麻木疼痛、下肢拘攣等,主要是由於氣血瘀滯,血行不暢,氣血不能通達於四肢末梢、肌肉筋脈失榮所致|,屬於中醫學的“痺證”範疇。故治宜以溫經活血、養血通絡為主。藥理學研究證明,此類中藥有疏通血管、改善微迴圈,增加區域性血流量的作用。中藥沐足通過熱、藥的雙重作用取效,熱能鬆弛肌筋、疏鬆腠理、活血通絡;藥物在熱能的作用下通過面板孔穴、俞穴等直接吸收進入血絡、輸布全身而發揮藥效作用,可促進血液迴圈,擴張血管,改善周圍組織營養,激發機體自身調節功能。

  【適應症】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痛風,骨關節炎,糖尿病足0級

  【禁忌症】

  有面板潰爛,感覺功能嚴重減退

  【操作流程】

  藥用艾葉30g,紅花30g,黃芪20g,當歸20g,川牛膝20g,桂枝20g。上藥煎藥液2000ml。待溫後浸浴足部,溫度低於39℃為宜。每日睡前1次,每次30min,

  【注意事項】

  1、熱證發燒、面板過敏或有疥瘡、損傷等不能使用本療法。

  2、溫度要適當,避免燙傷面板。

  3、觀察面板有無潮紅、水泡,如有燙傷,應立即停止,區域性塗抹治療燙傷的藥物。

  七、靜電理療穴位貼敷

  【定義與原理】

  本品利用靜電場的持續作用,改善區域性微迴圈,增強肌體細胞活力。通過區域性、穴位貼敷,有祛瘀消腫、舒筋活絡、散寒祛痛的作用,促進疼痛病症的康復。

  【適應症】

  適用於頸、肩、腰、腿等關節和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可用於肩周炎、頸椎病、風溼關節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跌打損傷、網球肘、扭傷、引起的關節痠痛、腫脹、麻木及老年性關節病和肌肉損傷引起的疼痛的輔助治療。

  【禁忌症】

  1、孕婦禁用、配帶心臟起博器者禁用

  2、面板潰爛處禁用

  【操作流程】

  1、核對醫囑、治療卡、床號、姓名。

  2、根據不同的疾病選取穴位,其中以痛點為阿是穴。

  3、將高壓靜電理療貼剪成1x25px大小,再以專用貼敷材料貼在穴位上。

  4、12小時後換下。

  【注意事項】

  敷貼後若有不適停止敷用

  八、通經養胰穴位注射

  【定義與原理】

  根據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出現肢體麻木,肌力減弱,肌肉萎縮等症狀,多辨為痿證。尤以下肢為甚。《素問・痿論》有“治痿獨取陽明”之說,故取穴尤重陽明,取手、足陽明經合穴足三裡、曲池及原穴合谷,使臟腑氣血通暢。宗筋得養,則痿證可除。血瘀也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瘀阻經絡,不通則痛。經絡阻滯,氣血不和,血不榮筋,又見四肢末端麻木不仁。故治當“以通為要”,針對主症,治療選穴當注重選用四肢穴,尤其是下肢穴位,以直達病所,通調四肢氣血,活血祛瘀通絡。如足三裡、三陰交、合谷等,所以本科室獨取足陽明經合穴足三裡進行,藥物主要使用維生素B12,丹蔘注射液,,黃芪注射液

  【適應症】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禁忌症】

  面板潰爛處禁用

  【操作流程】

  1、核對醫囑、治療卡、床號、姓名

  2、選取穴位,對穴位面板消毒

  3、得氣後注射

  4、注射後注意對患處的保護,防止感染

  【注意事項】

  1、對發熱的病人不要注射

  2、對穴位已經有感染的患者應該停止

  3、注射3小時內不要接觸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