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主要包括結腸息肉和直腸息肉,是指來源於上皮的、隆起於大腸粘膜的贅生物。大腸息肉的分類方法很多,當前國內外較廣泛應用的是Morson的組織學分類法,把大腸息肉分成腫瘤性、錯構瘤性、炎性和化生性四類。這個分類的最大優點是將大腸息肉中與癌發生關係密切的腫瘤性息肉統稱為腺瘤,錯構瘤性息肉與癌的發生關係不明,一般認為很少發生癌變,炎性和化生性息肉與癌無明顯相關,但部分可演變為腺瘤。另外,依據息肉的大體形態可分為長蒂息肉、短蒂息肉、廣基息肉、半球性息肉和絲狀息肉。由於大腸息肉多無症狀,準確評價其發病率十分困難,因此常用檢出率代替發病率。解放軍150中心醫院臨床共進行了13451例纖維結腸鏡檢查,檢出了3220例大腸息肉患者,佔16.4%,但在近兩萬人的無症狀人群普查中,檢出率不足5%,且約75%的息肉見於60歲以上老年人群。
腺瘤是大腸粘膜上皮細胞增生的真性腫瘤,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絨毛管狀腺瘤,男性多於女性,為1.3~1.5比1。一般來說,腺瘤並不見於兒童期,少見於青春期,以30~70歲多發,其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70歲以後發病率基本穩定在一個較低水平。非家族性大腸腺瘤患者有多發傾向,約50%的腺瘤患者有兩枚或兩枚以上的腺瘤,20~30%的患者有三枚或三枚以上的腺瘤,同時,管狀腺瘤往往多發,而絨毛狀或絨毛管狀腺瘤多為單發。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我國普遍採用的是Morson等提出的三級分類法:輕度不典型增生(Ⅰ級)以細胞學的異型性為主,腺管或絨毛狀結構尚規則,細胞分化好;中度不典型增生(Ⅱ級)表現為細胞異型加重並出現組織學異型性;重度不典型增生(Ⅲ級)表現兩種異型均較顯著,腺體結構破壞。近年來的DNA定量分析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對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分級與鑑測癌變潛能有重要價值。
由於大腸息肉臨床上常無症狀,即使出現某些消化道症狀,如腹脹、腹痛、腹瀉、便祕等也較輕微和不典型,容易被人忽視。因此,凡原因不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狀者,應注意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確診。通常的檢查是大便潛血試驗、纖維結腸鏡檢查、放射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腺瘤患者的篩選重點是腺瘤高危人群,包括:具有腸道腺瘤或癌的個人或家族史者;40歲以上最近出現腸道症狀尤其是便血;具有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家族史;有結腸憩室、膽結石等病史者。
“腺瘤―癌”演變的理論依據:從生物學角度上講,腺瘤可能一開始就為惡性(即Denovo直接發生學說),也可能經過一個惡性轉變的過程。但“腺瘤―癌”的發生發展學說已得到了學者的普遍贊同。儘管如此,癌變並非所有腺瘤的必然結局;事實上,終生不癌變的腺瘤仍佔腺瘤的大多數;並且,大腸腺瘤演變為大腸癌的時間需5~15年。腺瘤癌變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腺瘤的大小:一般規律為腺瘤癌變機會隨腺瘤體積增大而增加,大的腺瘤易發生癌變,小於1.0cm的腺瘤癌變率不超過1.5%,大於2cm的息肉癌變率達30%―50%。2.蒂的形態:一般具有長蒂的腺瘤極少癌變;廣基腺瘤癌變機會增加。3.腺瘤的數目:多發腺瘤的癌變機率較單發腺瘤高, 4.年齡與性別:腺瘤癌變的危險性隨年齡增大而增加,從50歲以前的2%上升到70歲以後的15.3%;從性別因素看,女性腺瘤癌變率較男性高。5.腺瘤的部位:直腸腺瘤癌變率為7.3%,而乙狀結腸腺瘤癌變率為24.8%。6.組織學絨毛成分的多寡:絨毛腺瘤易癌變,管狀腺瘤癌變率低,癌變率與所含絨毛成分的數量呈正相關。7.組織學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一般認為,腺瘤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與腺瘤癌變的關係最為直接。在三級分類法中,腺瘤伴輕、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癌的發生率分別為5.7%、18.0%和34.5%。絨毛狀腺瘤常伴有Ⅲ級不典型性增生,易癌變。
綜上所述,大腸息肉是較常見的大腸疾病,息肉癌變只是極少數而已。其中腫瘤性息肉(腺瘤)的診斷和治療,已成為預防結、直腸癌的重要課題之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