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李超民

人們在責罵某人良心不好時,常常說其“黑心腸”。醫學上內臟黑變的情況確係存在,並謂之黑變病。臨床上這種黑變病多發於消化道,尤以大腸、迴腸、十二指腸、食管甚至膽囊多見。由於人們缺少對此病的認識,以往這種黑變病少有發現,更少有關注。

近年來,隨著電子內鏡檢查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腸黑變病被檢出;更有相關研究認為大腸黑變病是一種癌前病變,它與大腸癌有一定關聯性。故而,大腸黑變病受到醫界與患者的重視。

  何謂大腸黑病呢?大腸黑變病是一種以大腸粘膜色素沉著為特徵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因大腸粘膜在內鏡鏡下呈棕褐色或黑色而得名。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運動量不足,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營養素失衡,飲食中蛋白質、脂類物質過高,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菸酒刺激等導致便祕已成為一種特別常見的“時髦病”。加上人們追求時尚,熱衷排毒減肥;生活中不少人遇到便祕就習慣購買一些清腸排毒通便的茶或藥物,按照說明書服用,少有去醫院諮詢專業醫生做必要的檢查者。

一開始,通便的效果的可能不錯,日久,往往形成藥物依賴,清腸排毒的藥物劑量漸增,不用相應藥物就更難以排便。再到醫院檢查往往就發現大腸已黑化黑變了。此種現象在我院內鏡檢查中已不是個例,值得引起重視。

原因何在?大腸黑變病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證實與長期便祕及長期服用相關瀉藥有密切關係。這些藥物主要有潘瀉葉,果導片,牛黃解毒片,大黃蘇打片,腸清茶,排毒養顏膠囊,蘆薈,決明子等。主要學說有:

  滯留學說,即由於慢性腸道梗阻致宿便滯留,蛋白分解產物在酶的作用下變成色素顆粒沉積於腸粘膜。

  吸收學說,即由結腸吸收了腸道細菌合成的色素顆粒或結腸排洩色素顆粒的能力降低所致。

  刺激學說,即由於瀉劑中含樹脂性物質的刺激,在大腸內合成色素顆粒後沉著於腸固有層,被吞噬細胞吞噬所致。

  損傷學說,即瀉劑引起腸上皮細胞損傷,該損傷細胞被固有層中的吞噬細胞吞噬,這些大細胞漿中色素團使腸粘膜表現為黑色。

  酶異常學說,即在一些人的腸粘膜下神經叢中有異常酶的存在,瀉劑激活了這些酶的活性,從而使色素積聚,腸神經功能紊亂等。長期的腸道功能的紊亂,長期低纖維飲食,排便反射逐漸減弱等導致的慢性便祕,糞便在腸道記憶體積時間過長,腸道吸收細菌合成的色素顆粒。加上主動或被動服用蒽醌類瀉劑,這類藥物含樹脂性物質,在大腸內合成色素顆粒,沉積於黏膜固有層,被單核細胞吞噬形成黑變。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便祕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便祕型的腸易激綜合症,其它許多疾病如結直腸病變中的大腸腫瘤,炎症,冗長,脫垂等。

代謝與內分泌疾病中的糖尿病,甲低等;神經與肌肉疾病中的骶神經損傷,脊髓腫瘤,先天性巨結腸等均可引起便祕,勿必要分清原因,對症對因治療,對功能性便祕,重在調整飲食,多食粗糧、蔬菜和水果,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增加運動量,保持心情愉快,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如需用藥也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對器質性便祕,就應治療引起便祕的原發病,該手術的要手術,不能簡單的服用清腸排毒的藥了事,以免延誤病情,危害健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