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2、膽汁代謝紊亂 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後患者,膽汁的流向和排出時間發生改變,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
3、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
4、腸道炎性疾病 結腸黏膜的慢性炎症病變是導致炎症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腸道血吸蟲和腸結核等,也見於結腸手術後吻合口部位。
5、基因異常 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正常情況下,該等位基因需要同時發揮作用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當該基因出現缺如或發生突變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從而發生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病和癌變。
6、結腸息肉
(1)腺瘤:發病為25%~41%。說明環境及生活習慣改變有關。腺瘤發生以男性多於女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從屍檢資料看,50歲以前腺瘤發生率為17%,50~59歲為35%,60~69歲則為56%,70歲以上者達63%。一般認為結直腸癌起源於腺瘤性息肉,其癌變率為1.4%~9.2%,摘除可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的危險度。
成熟期分類:從病理上分為3類:
a.管狀腺瘤
b.絨毛狀腺瘤
c.管狀絨毛狀腺瘤
②腺瘤大小,數目及解剖分佈的特點:腺瘤38%≤0.5cm,36%為0.6~1cm,≥1cm為26%;60%單發,40%為多發,隨年齡增長,多發性的增多。絨毛狀腺瘤60%>2cm,86%為輕度不典型增生,6%屬重度者。
③腺瘤與癌變:腺瘤變癌的概念已被接受。從世界範圍看,當移民至結直腸癌高發區,其腺瘤變癌的流行亦增多,癌變率與年齡及腺瘤大小呈正相關,且以左半結腸明顯。
小於1cm的1.3%惡變,1~2cm之間的腺瘤僅9.5%惡變,大於2cm腺瘤的46%惡變;②管狀腺瘤僅4.8%惡變,絨毛狀為40.7%;③輕度的典型增生5.9%惡變,中度及重度則分別為18%及34.5%。
乙狀結腸找到腺瘤者同期近段結腸腺癌發生率為31%。其中8%為進展性腺瘤或癌。
D.癌變時間:腺瘤發生癌變是一個長時期的慢性過程,至少5年,平均10~15年,這也和良性腺瘤生長很慢相符合。
E.腺瘤數目與癌變:單個腺瘤者29.7%,2~5枚者為51.7%~76.9%,6~48枚者為80%癌變。
國內報道癌變腺瘤中源於多發性腺瘤者佔71.4%。
臨床上所見到腺瘤大多為2cm以內大小者,在考慮其處理時不需過多強調癌變問題。對有原位癌變的腺瘤,區域性切除定期隨診即可,不必擴大手術。患有腺瘤的病人,切除後仍定期隨訪,注意新腺瘤發生。
其他常見息肉:
(1)幼年性息肉及息肉病:幼年性息肉(juvenile polyps)又名先天性息肉、瀦留性息肉或幼年性腺瘤,常見於幼兒,但成人亦可見,大多在10歲以下,70%以上為單發,但亦可多發(一般為3或4個),60%發生於距肛門直腸10cm以內。
(2)幼年性息肉病(juvenile polyposis coli,JPC),多發性息肉組織形態同單個幼年性息肉,但具有家族性。單個者多為良性,無惡變傾向。為多發性者,可發生於胃腸道各段,可達25~40個或更多。有限於胃的家族性幼年性胃息肉瘤,或限於結腸的家族性結腸幼年性息肉瘤。也有自胃至結腸的稱家族性廣泛幼年性胃腸息肉病(familial genereralized juvenile polyposis,FGJP),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並可合併胃腸外的畸形。雖然幼年性息肉形態為良性,但由於多發且可同時合併腺瘤因而惡性機會也大。其治療為摘除息肉,對該類家庭成員10歲後即應開始終身定期篩檢。
(3)炎性息肉(inflammatory polyps):有明顯感染,非新生物性,伴潰瘍及退變,包括Crohn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等。炎性息肉可歸納為2類:①多個或單個息肉由炎症間質或肉芽組織與增生上皮所組成;②與黏膜炎症疾病有關又稱假性息肉,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血吸蟲性肉芽腫等,該類疾病病灶周圍呈息肉表現,也可發生在腸道手術吻合口部位線結或潰瘍邊緣的炎性息肉。
潰瘍性結腸炎及結直腸癌發生存在著正相關性,病理形態上可見到增生上皮與癌有移行,結合實驗研究,該炎症病變對結直腸癌發生存在促進作用。
(4)化生性(增生性)息肉(metaplastic,hyperplastic polyps):為較小半圓形突出黏膜面形似露珠狀,無蒂.
(5)黏膜肥大贅生物(黏膜過度增生):在內鏡檢查時可見黏膜小突起,即黏膜息肉,小於0.5cm。為正常黏膜被黏膜下組織頂起,佔切除小息肉的18%,無臨床意義。
7、結直腸息肉病 結直腸息肉病與結直腸息肉的區別在於息肉或腺瘤數目之分。根據Morson的標準100個以上者屬息肉(腺瘤)病,包括新生物性與非生物性。但在息肉病中,往往在非新生物性者亦發生惡變等腫瘤特徵。
(1)家族性腺瘤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結直腸內常佈滿息肉狀腺瘤(圖4),如不及時治療,35歲以前約3/4癌變,至50歲以後幾乎全部發展為癌。由於嬰兒時期無息肉發現,故此病不屬於先天性疾病,但肯定與家族遺傳有關。男女均可遺傳,但無隔代遺傳發現,即只限於有此病者傳給下一代。
(2)Gardner綜合徵:由Gardner和Richard 1953年首先報告,Gardner綜合徵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比家族性息肉病更少見。它的臨床特徵是除結直腸息肉病外,還可併發以下各情況:
①腺瘤:結直腸有多發腺瘤外,胃及小腸也可見到,腺瘤發生可較遲甚至30~40歲才出現。
②骨瘤病:良性骨瘤或外生性骨疣,多見於顱面骨骼,尤以上下頜骨。
③面板軟組織腫瘤:常為多發性,位於面板或皮下,如表皮樣囊腫、纖維瘤、神經纖維瘤,尤以位於腹部手術瘢痕處,此外腹部手術時尚可見到腸繫膜纖維瘤。
(3)黑斑息肉病(Pentz-Jeghers綜合徵):黑斑息肉病是一種少見的家族性疾病,又稱Peutz-Jeghers綜合徵,1921年Peutz首先描述此症,1943年Jeghets等又進行了系統總結因而得名。為錯構瘤,可發生於胃腸道任何部位。雖認為系非新生物性但可癌變。 病理可見,息肉由正常的黏膜腺體組成,與管狀腺瘤相似,其間包括黏膜肌層呈樹枝狀伸入腺管之間,故可見到中軸間質,有平滑肌纖維為其病理特徵(圖5)。
(4)Cronkhit Canada綜合徵:1955年由Cronkhit及Canada首次報道,為面板色素斑及幼年性息肉共存,色素分佈在手指尖掌側及手背,指甲萎縮,為幼年性息肉瘤合併外胚層的改變,前者具有典型的固有層增生、炎症細胞充填於擴大而移位的腺腔,中等形態,尚無足夠證據說明其患消化道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