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大腸黏膜上任何向腸腔突起的贅生物,無論其大小、形狀和組織學型別如何,臨床均統稱為“息肉”或“多發性息肉”,也稱“息肉病”。病理檢查可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管狀絨毛狀(混合型)腺瘤等。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的發病因素多而複雜,大腸腺瘤和多發性腺瘤與大腸癌的發病極為密切,是大腸癌最重要的癌前病變。家族性多發性息肉如不適時治療,最終將100%發生癌變。因此,一旦發現多發性腸息肉,一定要儘快到專科醫院進行合理的內鏡微創甚至手術治療。
結腸息肉和飲食習慣
美國醫生一直建議多食用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和粗穀物有防止結直腸癌的作用,但是2004年有一項大型研究報道食物纖維對結腸癌的發生率沒有影響,使得整個醫學界尤為震驚。結腸癌高發國家的飲食以高脂肪為其特點,而低發病率的國家飲食中脂肪含量均較低。高脂肪飲食可以引起大便中膽酸代謝產物(去氧膽酸、石膽酸)、膽固醇代謝產物(類固醇與類固酮)以及細菌的p―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加,這些或是致癌物或是促癌物,都可能導致結腸癌症。所以脂肪飲食過量,與結直腸癌有直接或間接關係。
高脂飲食,它的另一個稱號是大腸癌的“催化劑”。美國人喜食油炸類食品、暗紅色肉類(牛、羊、雞肉)以及燻烤食品。這些高脂食物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易導致大腸菌群組成紊亂,促使致癌物生成和發展。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大腸癌發病率明顯低於美國,主要也是高脂肪攝入量較少。因此,將脂肪攝入限制在總熱量30%以下是預防大腸癌的主要手段。
從飲食中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後者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和損害。而缺乏稀釋致癌物的纖維素,又容易造成代謝後致癌物濃度增高。如果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中,就可能誘發腫瘤細胞的產生,導致大腸癌。
油炸、煎烤食品、醃製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油膩飲食能夠增加結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改變大腸菌群的組成,逐漸在腸道內形成致癌物質。而食品新增劑,用亞硝酸鹽處理過的肉、魚(如鹹肉、火腿、鹹魚等)和一些藥物(如匹拉米酮、利眠寧、土黴素等)也存在致癌物質。
在富含脂肪的食物中,肥瘦均有的豬肉脂肪含量比大黃魚高75倍,肥瘦均有的羊肉比蝦高4l倍,豬、牛、羊肉中的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也多於魚、雞、蝦。攝入的動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質的危險性就越大。胃腸道在消化高脂肪類食物時,需要更多的膽汁,多餘的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於腸黏膜,就容易使腸黏膜發生癌變,導致大腸癌。
通過對喜歡吃高脂肪食物的大腸癌病人糞便檢測中發現,膽酸含量高出低脂肪膳食者和正常人許多倍;大腸癌病人糞便中膽固醇含量比健康人高一倍以上。動物實驗發現,在高脂肪飼料與低脂肪飼料中加入同等劑量的致癌物,飼餵高脂肪飼料組的動物比低脂肪飼料組癌發率高出1.4倍。證實了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與大腸癌密切相關。
此外,長期過量飲酒、吸菸以及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運動量過少,都直接導致大腸癌在年輕人中的高發。而這些因素的重要性都要大於遺傳、種族因素的影響。
結腸息肉的治療
目前治療結腸息肉的方法較多,臨床上多采用內鏡下微創切除,病人可免除受開刀之苦。內鏡下進行息肉切除對身體損傷小、痛苦少,對年老體弱或嬰幼兒尤其適合,因此該方法現已廣泛普及。內鏡切除治療後的患者其大腸癌 的發病率約降低70%至90%.
內鏡醫生一般根據腸息肉的大小、形狀和性質及數量來確定治療方案。通常炎症性息肉無須特殊處理,每隔1至2年做一次腸鏡隨訪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過腸鏡下電凝方法直接切除,較大的息肉也可在腸鏡下先用金屬鈦夾或尼龍線結紮根部,然後用電凝切除。另外一些多發的複雜息肉則仍需開腹手術切除。
近年來隨著電子內鏡更新換代,內鏡治療的配件不斷完善,目前國內利用腸鏡治療結腸息肉及早期腸癌的診治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鈦夾止血,鈦夾定位及尼龍圈套扎,黏膜切除術及氬氣刀凝固術等國際新技術都已經被熟練應用於腸息肉的臨床治療,這些新技術已能使95%以上的腸息肉病人進行內鏡下切除治療。
但仍需提醒內鏡下切除術後的腸息肉患者,在術後10天內應注意多攝入流質和半流質飲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和過硬的食物,避免劇烈活動,以防息肉切除殘端發生穿孔及出血,若出現腹痛、便血 等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此外結腸息肉具有易復發的特性,因此息肉切除後並不等於解除了癌變警報,患者仍需接受結腸鏡隨訪篩查。建議患者術後3個月至半年一定要按照醫生要求進行腸鏡複查。
大腸癌的預警訊號
對於大腸癌如何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大腸癌位居人體大腸深處,其起病也隱祕,早期症狀不顯,但還是有以下十大預警訊號:
1、有大腸癌家族史,大腸癌係指結腸、直腸和肛門部位的惡性腫瘤,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是人體錯配修復基因缺陷所致,尤其是其父母均患此病者。據報告,約有1/8為家族性癌成員或其後代發生大腸癌。
2、有大腸家族性息肉病史,息肉多是發病於青春期,40歲以後可發生癌變。因此,患者一經確診為大腸息肉,應儘早做全結腸、直腸切除術,以防癌變。
3、大腸腺瘤息肉患者,超過1cm的大腸腺瘤性息肉,有40-50%的癌變機會,應及時進行切除處理,以阻斷息肉惡變。
4、大腸癌患者,術後再現腹部或排便異常,癌胚抗原陽性,應及時做結腸鏡檢查,以排除大腸多原發癌的存在或腸癌復發。
5、曾患有消化道腫瘤(如胃癌)、乳腺癌等,這些腫瘤與大腸癌的病因同源。
6、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出現食慾下降、乏力、消瘦者,應做好相關普查和隨診工作,以利於早發現、早診斷。
7、不明原因進行性貧血、面色日漸蒼白,已排除其他部位失血和血液疾病者。
8、無原因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習慣改變指排便感覺異常,排便不盡,大便硬爛交替、大便次數多,肛門裡急後重、大便變形等,是大腸癌的早期表現症狀之一。
9、腹痛,發病初期腹部不適或隱痛,與排便相關。當出現陣發性腹痛,是因為腫瘤使腸腔狹窄糞便通過受阻,多見於中晚期病人,此時腹部可能摸到包塊或可見腸形,多伴有腹脹、嘔吐、肛門不排氣等腸梗阻表現。
10、便血或血性粘液便,凡是便中帶暗紅色血色及血性粘液便者且持續出現,逐漸增多,具有診斷價值;大便潛血化驗多次陽性,具有篩查價值,切勿當做“痔瘡”、“結腸炎”出血等對待,這在臨床上誤診誤治病例中屢見不鮮,教訓深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