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病內科 住院醫師 趙良斌

       人要健康長壽,除了心情之外,搞好腎脾最重要。
  中醫一般都從腎立論,確立了以補腎、培補先天為抗衰老的法則,其次是從脾胃立論。二者同為中醫抗衰老理論的支柱。根據中醫理論,腎乃先天之本,即人與生俱來的精氣狀態,脾乃後天之本,是人出生後從體內運化水谷而生精氣的源泉。腎氣足則人的精力充沛,耳聰目明;腎氣不足,則無精打采,連性生活都會大打折扣,影響和諧社會。
  所以男人最怕人家說他腎虛,哪怕開玩笑也受不了。現在電視上經常會看到男性補腎藥廣告,號召“男人要加油”,彷彿吃了補腎藥就能壯陽。
  事實上,腎對男女同樣重要,腎虛也不是男人的專利,女人的“腎虛”問題可能比男人更嚴重。凡腎虛的女人都易患婦科病,就如同腎虛的男人易患男科病一樣。
  中醫認為虛症的本質就是衰老,久勞傷腎。
  可要想腎氣足,除了強腎,還必須健脾,才能為身體運化滋生精微能源。《黃帝內經》曰:“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食飲有節”,即注意飲食調養保護脾胃運化功能。張仲景將內調飲食放在首位,即內調飲食,導引吐納,勿令房勞,以養元氣,外避寒暑,順應四時,以慎風邪。

  先天之精必須依賴後天之精的不斷滋補來得以充實;而後天之精的產生又離不開先天之精的溫化促成,兩者相互依存,維持生命活動。
  腎,俗稱“腰子”。西醫認為它是人體泌尿系統的一個臟器,形如蠶豆,其生理功能是主管尿液分泌排洩和調節人體水液代謝。
  因此,西醫臨床診斷有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結石等病名。但在中醫眼裡,腎不僅是一個有形的臟器,而且是腎臟及與其相關的一系列功能活動的總稱,如人的精神、骨骼、頭髮、牙齒等病理變化都與腎密切相關,因為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臟腑機能活動的原動力。
  所以腎除了主持人體水液代謝外,還具有主藏精、主骨、主司二便、主生長髮育、生殖繁衍等生理功能。
  所以中醫的腎不僅具有西醫所說的泌尿、生殖系統功能,內分泌、神經系統部分功能,並關係到能量代謝、呼吸系統的功能等。所以中醫對腎的生理病理認識範圍比西醫要廣得多。
  “腎虛”是中醫病理方面的一個常用術語。所謂“虛”,即虧虛,指功能衰減。其包括的範圍甚廣,正確瞭解“腎虛”的含義和內容,對於養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症狀來看,腎虛包括全身的一系列變化,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性功能減退。

  表現為男子陽痿或陽物舉而不堅、遺精和滑精、早洩、不育;女子則表現為子宮發育不良、月經不調、性慾減退、不孕、大便祕結等;

  2、人體早衰。
  表現為骨質疏鬆、健忘、視力聽力衰減、脫髮或鬚髮早白、牙齒鬆動易落等。因為腎藏精,而精生髓,骨靠髓養,髓又聚匯於腦。
  所以《內經》有“腎生骨髓”,“腎不生則髓不能滿”之說。腎氣足則骨質堅,腦靈敏。反之則骨質疏鬆,遲鈍健忘。因此,臨床常以補腎益腎法治療骨科及內科的神經衰弱等病症。

  3、排洩功能紊亂。

       表現為尿頻、水腫、便祕。便祕的人常因排便難呈現肛裂、痔瘡等症。雖然大便祕結屬於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但其起源也是腎虛,因為腎主二陰,主二便。

  4、不明原因的腰痠、腰痛、腰硬、乏力、煩躁,有的人在早晨起床之後感覺明顯。

  5、怕冷和怕熱。

       中醫的腎有陰陽之分,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腎陽虛則人怕冷且有四肢冷;腎陰虛則人怕熱,且有手足心熱、低熱、盜汗等症狀。

  有人以為胃是管消化的,其實胃與脾共同作用才能消化。胃與脾互為表裡,胃為腑,脾為髒,脾胃不和就消化不好,睡眠也不會好。要想腎脾功能強壯,最好是平時保養,而不是等得病後再醫治。
  腎雖然是先天之本,卻可以靠後天練功提高功能;脾胃雖是後天之本,卻主要靠養來維護、提高其功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