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管技師 鄭文超

  1、定義

  訓練時作用於肌肉上的阻力負荷恆定,產生關節運動,藉以提高動態肌力或肌肉耐力。等張肌力訓練包括向心性訓練和離心性訓練。肌肉主動縮短,使兩端相互靠近為向心肌力訓練;肌肉在收縮時逐漸延長,致使其兩端相互分離為離心肌力訓練。

  2、適應症與禁忌症

  1)適應症:由制動、運動減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肌萎縮,肌肉病變引起的肌萎縮,由神經病變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礙,由關節疾病或損傷引起的肌力減弱,肌肉功能障礙,健康人或運動員的肌力訓練。

  2)禁忌症:關節不穩,新發骨折或骨折未完全癒合,急性炎症或感染(紅腫),關節活動或肌肉延展時有劇痛、血腫,骨關節腫瘤,全身情況較差、病情不穩定者。

  3、裝置

  與用具沙袋、啞鈴、彈性阻力裝置、牆壁拉力器、滑輪系統、等張力矩臂元件如股四頭肌訓練器等、可變阻力裝置或專用的肌力訓練器等。

  4、操作方法與步驟

  1)患者處於適宜體位,治療師選擇良好指導體位。選擇適當的阻力裝置,

  固定體位和阻力裝置,囑患者完成相應的運動動作。

  2)確定肌力訓練目標,選擇適宜的運動強度:

  增強肌力為目的:以漸進抗阻訓練法為例,先測定重複10次運動的最大負荷,稱為10RM值。用10RM1/2運動強度訓練,重複10

次,間歇30;再以10RM75%運動強度重複訓練10次,間歇30;再進行10RM100%運動強度重複儘可能多次,23周後根據患者情況適當調整10RM的量;訓練頻度1/日,每週訓練34次,持續數週;

  發展肌肉耐力為目的:用10RM50%量作為訓練強度,每組練習1020次,重複3組,每組間隔1分鐘。亦可採用適宜長度適當阻力系數的彈力帶進行重複牽拉練習。彈力帶的一頭固定於床架或其他固定物上,反覆牽拉彈力帶直至肌肉疲勞,1/日,每週練習35天。

  5、注意事項

  1)對於關節損傷、骨質疏鬆或心血管嚴重疾患的患者,不宜進行10RM測試和最大抗阻訓練。

  2)注意鑑別增強肌肉力量或發展肌肉耐力的運動量控制。發展肌肉耐力時,增加運動負荷,應選擇延長運動時間,增加運動次數的輕阻力運動。

  3)嚴格觀察等張肌力訓練時的心血管反應,尤其是離心運動時。

  4)其他注意事項參考徒手肌力訓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