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治醫師 喬峰妮

  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說明肛腸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相當高。國內對29個省市自治區做普查,在被調查的76692人中,肛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1.9%,男性發病率53.9%,女性發病率67%,女性比男性高出13.1%。在妊娠及產後婦女中,可發生的肛腸疾病中以痔、便祕、肛裂最為多見。

  女性從胎兒形成到衰老是一個漸進的生理過程,女性一生根據其生理特點可分為新生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圍絕經期和老年期6個階段。各生理時期體內環境有不同的變化。女性在月經、妊娠、分娩和絕經這幾個特殊生理時期身體內在變化對肛腸病的發生、加重有較大影響。

  1、月經與肛腸疾病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週期性的子宮出血。

  月經期間,由於雌激素作用,月經期盆腔充血,肛門直腸粘膜組織處於充血水腫狀態,肛墊肥大,女性常有肛門墜脹不適感。直腸粘膜易被糞塊檫傷出現便血或粘膜糜爛。肛週會陰部受血浸漬、衛生用品的摩擦易致區域性水腫感染,引發肛周膿腫、肛瘻。月經期失血,大便乾燥,努掙可導致肛裂發生。

  2、妊娠與肛腸疾病

  妊娠:母體承受胎兒在其體內發育成長的過程。妊娠全程為280天。

  2.1血液及迴圈系統:迴圈血容量於妊娠6-8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約增加30%-45%,平均約增加1500ml,維持此水平直至分娩。Schoule指出,妊娠期盆腔內動脈血流量可增加25%。相應的,盆腔內靜脈血流量也隨之增加。心臟容量從妊娠早期至妊娠末期約增加 10%,心排出量約自妊娠10周開始增加,至妊娠32周達高峰。股靜脈壓於妊娠20周開始,於仰臥位、坐位或站立時均明顯升高,系因妊娠後盆腔血液迴流至下腔靜脈的血量增加,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血液迴流受阻。側臥位時能解除子宮的壓迫,改善靜脈迴流。由於下肢外陰及直腸靜脈壓增高,加之妊娠期靜脈壁擴張,孕婦容易發生下肢、外陰靜脈曲張和痔。

  2.2生殖系統:隨著子宮逐漸增大,子宮由非孕7-8cm×4-5cm×2-3cm增大

  至妊娠足月時 35cm ×25cm×22cm,宮腔容量非孕時約5ml,至妊娠足月5000ml,增加 1000倍。子宮重量非孕時約50g,至妊娠足月約 l000g,增加 20倍,巨大的子宮在骨盆人口處的上方壓迫下腔靜脈,影響痔靜脈的迴流,導致肛墊血流動力調控障礙而生痔,或使原有痔病的症狀加重。而且,增大的子宮壓迫腸管,使腸內容物運動障礙,也會引起排便不暢。

  2.3內分泌系統:婦女的主要性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鬆馳素等,它們平時除了有維持女性生理特徵的作用外,還有促進血管平滑肌擴張,促進腸壁平滑肌舒張的作用,以及使組織鬆弛的作用。在妊娠期間,女性的性激素分泌會大幅度增高,如雌激素的分泌就比平時增高25-40倍。研究證明,女性肛墊靜脈叢血管壁內有雌激素受體和乳腺樣組織,在妊娠期間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雌激素受體和乳腺樣組織,致使肛墊血管擴張、充血、出血和腫脹。而孕激素、鬆馳素不僅有促使血管擴張的作用,而且還能使組織鬆軟,當孕激素、鬆馳素增高,作用於盆底與肛管支援組織,為肛墊下移提供有利條件。

  2.4消化系統:受大量雌激素影響,妊娠期胃酸減少,胃動素水平較低,胃腸平滑肌張力降低,賁門括約肌鬆弛,胃內酸性內容物可反流至食管下部產生“燒心”感。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量減少。胃排空時間延長,容易出現上腹部飽滿感,故孕婦應防止飽餐。腸蠕動隨之減少,糞便長時間積留於大腸內,水分被重吸收,使糞便乾結而引起便祕。乾燥的大便長時間停留在腸道中,一方面長期壓迫腸壁,導致直腸靜脈迴流受阻,增加肛腸疾病發生的機會,另一方面,便祕時排便困難,排便用力,腹壓增加,進一步增加了直腸靜脈迴流受阻。

  3、產褥與肛腸疾病

  產褥: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個器官除乳腺以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期,成為產褥期,通常為6周。

  3.1血液及迴圈系統:血容量於產後2周-3周恢復至未孕狀態。在產褥早期由於子宮-胎盤迴圈停止和子宮的縮復,使大量血液從子宮進入體迴圈,同時由於妊娠子宮的壓迫解除了,下肢靜脈血流增加,以及妊娠期過多的組織間液回吸收,使血容量增加15%-25%,血液進一步稀釋,迴圈血量在產後2周-6周才逐漸恢復正常。凝血系統產褥早期處於高凝狀態,妊娠晚期血小板下降而在產褥期很快回升,血中纖維蛋白原仍處於高水平,凝血酶原和凝血活酶系統也增強,但產褥期高凝狀態和下腔靜脈血流緩慢也可成為形成血栓的因素。這種高凝狀態需在產後4周才恢復。

  3.2生殖系統:隨著肌纖維不斷縮復,宮體逐漸縮小,於產後1周子宮縮小至約妊娠12周大小,在恥骨聯合上方可捫及,於產後10日-2周,子宮降至骨盆腔內,腹部檢查捫不到宮底,直至產後6周-8周,子宮恢復到未孕時大小。在分娩過程中,由於胎頭長時間的壓迫擴張,對產道、會陰直腸的壓迫、損傷、對會陰部神經損傷及產後盆底鬆弛而致肛墊下移,產時反覆用力,腹壓增大,加重痔靜脈淤血。

  3.3內分泌系統:腦垂體、甲狀腺和腎上腺皮質於妊娠期發生的一系列改變,於產褥期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分娩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至產後1周時已降至未孕時水平。

  3.4消化系統:產後由於孕酮水平下降,胃動素水平上升,促使消化功能逐漸恢復。產後胃腸道肌張力和蠕動力以及胃酸分泌約需1周-2周才能恢復正常。因此,產後數日內產婦仍然食慾欠佳,喜食湯食。此外,由於產後腹壁及盆底肌肉鬆弛,活動少,故容易發生便祕。

  4、絕經與肛腸疾病

  絕經:婦女絕經是指卵巢功能進一步衰退以致最後消失的時期。卵巢停止每四周一次的排卵,絕經通常在女性45-55歲發生。有絕經前期、圍絕經期、絕經過度期、絕經、絕境後期幾個階段。

  絕經期:卵巢萎縮,使雌激素水平和孕酮水平不斷下降,陰道萎縮,抵抗力低下,以患老年性陰道炎、泌尿系感染,部分婦女出現張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張力下降。常見混合痔、脫肛、內痔,以肛門異物脫出、伴肛門鬆弛、便祕多見。原因可能是:(l)絕經期內分泌紊亂,抑制腸蠕動功能;(2)會陰直腸隔鬆弛,部分病人形成直腸前突,排便困難,久蹲努責,痔靜脈叢瘓血或肛墊下移;(3)會陰直腸周圍肌肉老化鬆弛,使肛墊等組織下移;(4)老年體弱或戶外活動量減少,影響腸蠕動功能。

  5、飲食與肛腸疾病

  飲食對肛腸疾病的發病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長期飲酒、食辛辣食物都能增加肛腸疾病的發病機會,其中飲酒的相對危險度為3.055,食辛辣食品的相對危險度為2.014。而在我國普遍認為婦女妊娠、產後氣血虧虛,需大補大養,認為吃的越多越好,並且多是吃雞鴨肉食和甜食,而蔬菜、水果吃的相對較少。調查顯示,糧谷、葉菜類攝人量高,經常變換食譜的婦女肛腸疾病發生率低。

  6、分娩方式的不同

  肛腸疾病的發生還與分娩方式有關。調查顯示,剖宮產者肛腸疾病發生率低於陰道分娩者。覃婷等人的研究顯示,陰道分娩及過早應用腹壓促使痔病發生和加重,使原有的痔核急性血栓形成,痔水腫、痔脫出肛門或嵌頓。經陰道分娩的

  婦女在出現宮縮後胎頭通過真骨盆時,胎頭擠壓腸管,直腸中、下動脈血液迴流障礙,肛墊血管叢淤血擴張,肛墊及周圍組織微迴圈障礙,組織缺氧造成肛墊水腫,比its肌的彈性纖維退行性變化,彈力纖維及結締組織變性壞死;第二產程中產婦屏氣用力時直腸及肛管內壓明顯升高,在第二產程末期可見肛門擴張,肛瓣貓膜外翻,肛墊的支援組織treitZ肌及彈力纖維拉長或撕裂,加上胎頭的直接擠壓下推作用,使失去支援的肛墊移位。

  7、孕次、流產次的關係

  據林國強、李霞等人的調查,肛腸疾病患病率與孕次、流產次呈正相關,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每次妊娠、分娩都會加重肛腸疾病的症狀和體徵。孫德禮、顏世英的研究也指出經產婦患病率明顯高於初產婦。

  8、心理方面的影響

  由於家庭、社會及生物學等多方面因素,女性在懷孕和分娩後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改變,如抑鬱、焦慮、痛苦等情緒。分娩後,多數產婦感到心情舒暢,然而,具有內向型性格、保守和固執的產婦,其依賴性、被動性,憂鬱和缺乏信心較為明顯。其中部分產婦在產後可進一步發展成為產後鬱悶、焦慮等,即所謂的產後憂鬱綜合徵。主要表現為以哭泣、憂鬱和煩悶為主徵的精神障礙。有研究表明,抑鬱情緒會引起第一產程和第二產程的延長,而產程中產婦長時間屏氣用力,又會造成痔病的發生和加重。另外情緒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植物神經系統,而植物神經功能又與胃腸運動性疾病密切相關,胃腸功能紊亂,從而間接導致肛腸疾病的發生。

  總之,女性特殊生理時期的各種變化劉肛門病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尤以妊娠、分娩期影響最大、肛門病病種則以內外痔、混合痔、肛裂多見,而感染性疾病與肛隱窩炎、肛癰、肛矮較為少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