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燒傷整形外科 副主任醫師 黎鴻章

  瘢痕體質(scar diathesis):身體任何部位的輕微創傷都易引起瘢痕的增生,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僅憑一次手術後的瘢痕增生就定論為瘢痕體質是不妥當的。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都是真皮纖維化疾病中的一類,它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故常被人們所混淆,事實上,這兩種疾病從發病、病理程序、治療方案和預後方面都有所不同。這兩者之間的區別,也常常成為整形外科研究生入學考試專業課的考題之一。

  簡單地說,二者之間的區別一般可以分為:

  發病原因:HS-手術、燒燙傷、其他深及真皮的面板損傷;K-可由明顯的面板損傷,也可以無明顯原因(痤瘡、蚊蟲叮咬等)。

  病理:HS-往往和面板創傷較為嚴重、手術切口不整齊、傷口汙染等有關;K―和面板區域性的炎症反應關係密切,甚至是無明顯原因的炎症反應。

  家族史:HS-無明顯家族史,而多和面板的損傷程度有關;K-常見家族史,被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好發部位:HS-全身各面板受損處;K-胸、肩、上臂外側、耳垂等面板張力大的部位。

  單發多發:HS-損傷處發生;K-常有莫名原因的多發。

  形態:HS-向高處增生,基底部侷限於原始損傷界限;K-超過原始損傷界限,甚至有無限增大可能,在增生過程中可以浸潤周圍正常面板,將正常面板也變成瘢痕疙瘩,故而也被認為是一種面板的腫瘤。

  生長方式:HS-往往在數年後自行萎縮軟化;K-緩慢或快速向四周擴張(一般順著面板張力方向)在將周圍面板轉變為瘢痕疙瘩面板的同時,瘢痕中央部位可能漸萎縮。

  症狀:HS-痛癢症狀可能非常明顯;K-常可無明顯症狀,偶有痛癢,較輕。

  治療:HS-壓迫、激素注射、放療均有作用,複發率低。瘢痕萎縮後可行手術切除,術後瘢痕復發可能性小;K-各種治療均有極高的複發率,特別要避免行單純的手術切除。

  合併症:HS-除瘢痕本身外不合並其他部位病變;K-可能合併身體其他器官的纖維增生性疾病,如肝、腎纖維化、子宮肌瘤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