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內科 主任醫師 任偉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說的是遺傳基因的強大,在身高方面也是如此,父母的身高對孩子今後的身高有著極大的影響。那些身高本身不太理想的父母,他們會對自家孩子的身高特別關注。而高個子家長生出的孩子,往往不去留意孩子的生長曲線,長大了個子卻不高,沒能及時發現問題,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但是,遺傳並不能決定孩子的一切,至少在身高方面,遺傳的影響只佔到了70%,還有30%取決於後天的養育。這也就是說,如果養育得當的話,矮個子的父母也能養出高個子的孩子,相反,要是養育不得法的話,高個子家長生的孩子,身高也不一定就會高。

  如何避免類似的遺憾出現?孩子長高過程中我們需要格外關注些哪些方面呢?

  第一、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骨齡

  建議家長最好能定期到正規的醫院給孩子測一下骨齡。由於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些家長以為自家孩子暫時不高是像自己當年那樣“晚長”,等到初中或是高中的時候會一下自己躥高的。而實際上門診中常常會遇到孩子發育提早的情況。舉個例子,一位12歲的男孩身高153釐米,從外觀上看起來長得也算不錯,可要是一測骨齡已經有13歲或是14歲,那就意味著,這孩子今後的生長潛力已經比同齡人要小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選拔運動員的時候要嚴格測骨齡的原因。

  第二、科學的餵養也很重要。

  建議家長在飲食方面,注意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保持營養均衡是總的原則。每天一個雞蛋、200毫升牛奶或是酸奶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一週吃一兩次貝類的食物補鋅,保證孩子胃口好。限制孩子高糖、高脂、高鹽飲食,避免性早熟的發生。

  第三、加強運動。

  一週做3次以上運動,每次時間要持續在40分鐘以上,比如,籃球、跑步、跳繩等彈跳類運動、游泳等,都是很不錯的有氧運動。

  第四、關注睡眠。

  有不少孩子因學習壓力而晚睡,這很不利於孩子長個子。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晚間11到凌晨1點之間有個高峰期,如果孩子長期晚睡,就會錯過第一個高峰,個子也就會受到影響。一般情況下,孩子入睡後需要40-50分鐘才會出現生長激素脈衝,因此建議孩子一定要在10點前入睡。

  第五、注意保持孩子心理健康。

  臨床中專門有一類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矮小,比如父母不和睦、經常打罵等,在這種家庭氛圍裡的孩子長期很壓抑,個子也會有所影響,所以家長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也是有利於長高的。

  最後,個子矮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生長規律也是需要家長長期關注的。建議3-12歲的孩子每半年做一次身高測定,每一年可以做一次骨齡評定,一旦發現孩子矮小或偏矮,一定要及早帶孩子到正規的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查詢矮小的原因,必要時可以進行藥物干預治療。矮小干預最佳年齡是5歲到青春前期,不要因為家長的疏忽造成孩子終身的遺憾。掌握孩子的生長規律,做個心中有數的家長,避免遺憾的延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