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外科 主治醫師 楊洪

  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炎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物件。

  第一診斷為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炎(ICD-10:K80.3)。

  行膽總管探查、取石術+膽總管T管引流術(ICD-9-CM-3: 51.4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普通外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狀:腹痛、寒戰高熱、黃疸。

  2、體徵:鞏膜可有黃染,有劍突下和右上腹深壓痛及區域性腹膜炎徵象,肝區有叩擊痛。

  3、輔助檢查:B超、CT、MR或MRCP懷疑或提示膽總管結石。

  4、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血清總膽紅素及結合膽紅素增高,血清轉氨酶和鹼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普通外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膽囊切除+膽管切開取石(包括膽道鏡檢查並碎石、取石)+膽總管T管引流術(為基本術式),適用於:

  (1)急症和重症病例;

  (2)肝內膽管結石不伴有明顯的肝實質纖維化和萎縮;

  (3)伴有膽汁性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症但肝功能處於代償期。

  2、膽囊切除+膽管切開探查、取石(包括膽道鏡檢查並碎石、取石)+肝門部膽管狹窄修復重建術(如膽管狹窄成形+空腸Roux-Y吻合、膽管狹窄成形+遊離空腸段吻合、膽管狹窄成形+組織補片修復等術式),適用於結石沿肝內膽管樹侷限分佈於1個或2個肝段內或雙側肝葉膽管內,僅伴有區域性肝實質纖維化和萎縮,以及受累肝臟區段主肝管的狹窄,或合併左右肝管或匯合部以下膽管的嚴重狹窄。

  3、膽囊切除+膽管切開取石(包括膽道鏡檢查並碎石、取石)+肝部分切除術(以肝段、肝葉為單位作規則性切除方式),適用於萎縮的肝葉或肝段,難以取淨的多發性結石,並有難以糾正的肝管狹窄或囊性擴張、或/和慢性肝膿腫、或/和肝葉段的肝內膽管癌。

  (四)標準住院日為10-13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K80.3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炎疾病編碼。

  2、患者本人有手術治療意願,並符合以下條件:

  (1)結石沿肝內膽管樹侷限分佈於1個或2個肝段內,常合併病變區段肝管的狹窄及受累肝段的萎縮;

  (2)肝內膽管多髮結石(包括:不伴有明顯的肝實質纖維化和萎縮;或伴有區域性肝實質纖維化和萎縮,合併萎縮肝臟區段主肝管的狹窄;或伴有膽汁性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症,合併左右肝管或匯合部以下膽管的嚴重狹窄,但肝功能處於代償期);

  (3)合併肝外膽管結石。

  3、當患者合併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術前準備1-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檢查專案:

  (1)血常規+血型、尿常規、大便常規+潛血;

  (2)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篩查;

  (3)腹部超聲;

  (4)心電圖、胸部X線平片。

  2、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檢查專案:

  (1)腫瘤標記物檢查(含CA19-9、CEA);

  (2)超聲心動圖、肺功能檢測和血氣分析(存在心肺基礎疾病或者老年體弱患者);

  (3)ERCP,上腹部CT或MRCP/MRA。

  (七)選擇用藥。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建議使用第二代頭孢菌素,有反覆感染史者可選頭孢曲松或頭孢哌酮或頭孢哌酮/舒巴坦;明確感染患者,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菌藥物。

  2、在給予抗菌藥物治療之前應儘可能留取相關標本送培養,獲病原菌後進行藥敏試驗,作為調整用藥的依據。有手術指徵者應進行外科處理,並於手術過程中採集膽汁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3、儘早開始抗菌藥物的經驗治療。經驗治療需選用能覆蓋腸道革蘭陰性桿菌、腸球菌屬等需氧菌和脆弱擬桿菌等厭氧菌的藥物。一般宜用至體溫正常、症狀消退後72-96小時。

  4、造影劑選擇:碘過敏試驗陰性者,選用泛影葡胺;碘過敏試驗陽性者,選用有機碘造影劑。

  (八)手術日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術方式(包括開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基本術式為膽管切開取石(包括膽道鏡檢查並碎石、取石),或加膽總管T管引流術,或加肝門部膽管狹窄修復重建術(如膽管狹窄成形+空腸Roux-Y吻合、膽管狹窄成形+遊離空腸段吻合、膽管狹窄成形+組織補片修復等),或加肝部分切除術(以肝段、肝葉為單位作規則性切除方式)。

  應嚴格掌握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和膽管-遊離空腸段吻合術的適應症(合併Oddi括約肌鬆弛或狹窄者),原則上不行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

  3、術中用藥:麻醉常規用藥,補充血容量藥物(晶體、膠體)、血管活性藥物。

  4、輸血:根據術前血紅蛋白狀況及術中出血情況而定。

  (九)術後住院恢復7-9天。

  1、必須複查的檢查專案:血常規、血電解質、肝腎功能。

  2、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經T管膽管造影、腹部B超等。

  3、術後用藥:抗菌藥物、制酸劑、靜脈營養(視情況)。

  4、各種管道處理:視具體情況儘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

  5、T管處理(一般原則):拔管時間須在術後2周以上,拔管前試夾T管24-48h無異常,T管造影顯示膽管下段通暢,無狹窄,無膽管內殘餘結石;T管竇道造影提示竇道形成完整(必要時)。

  6、康復情況檢測:監測生命體徵、有無併發症發生、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指導患者術後飲食。

  7、傷口護理。

  (十)出院標準。

  1、傷口無感染、引流管拔除。

  2、無發熱、血白細胞正常、生命體徵平穩。

  3、飲食恢復,無需靜脈補液。

  4、不需要住院處理的其它併發症和/或合併症如膽漏、胰腺炎等。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患者存在合併症及併發症,如全身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手術風險增高,需要進行相關的診斷和治療。

  2、術前或術中發現膽管癌、肝癌、胰頭癌、肝膿腫,或伴有膽汁性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症且肝功能失代償期,則進入相應路徑。

  3、手術期由於營養不良、膿毒血癥、糖代謝異常以及合併症,需延期外科手術,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4、圍手術期的併發症和/或合併症(如術後殘留結石),需要進行相關的診斷和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