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科 主任醫師 付勇

  暈厥(syncope)是由於突然發生的一過性廣泛性腦供血不足,引起網狀結構抑制出血的短暫意識喪失,患者表現為肌張力消失,跌倒,可在短時間內恢復,意識喪失的時間若超過10~20秒,可發生抽搐。引起暈厥的原因很多,臨床上常把暈厥分為反射性暈厥、心源性暈厥、腦源性暈厥和其他暈厥四類。反射性暈厥由於體內調節血壓與心率的反射弧受損所引起。反射弧包括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的傳入刺激,延髓內血管舒縮中樞的調節,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對心血管的傳出衝動。大腦皮質的精神活動可經丘腦下部影響血管運動中樞,軀體性和內臟性疼痛也可成為傳入刺激,故疼痛和情緒不穩可誘發暈厥。常見的有血管減壓性暈原、直立性低血壓性暈厥、頸動脈竇性暈厥、排尿性暈厥、咳嗽性暈厥、吞嚥性暈厥、疼痛性暈厥等。腦原性暈厥由於頸內動脈系統、椎-基底動脈系統、主動脈弓及其分支等動脈的病變,導致管腔狹窄、痙攣、阻塞而缺血引起。或由於頸部疾病或人為的壓迫血管所引起。常見的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主動脈弓綜合徵、高血壓腦病、基底動脈型偏頭痛等。心原性暈厥由於心臟病而心輸出血量減少或心臟停搏,導致腦組織缺血而發生。常見的疾病有嚴重心律失常,Q-T時間延長綜合徵、主動脈瓣狹窄、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其他暈厥包括血液成分異常,見於低血糖、重症貧血換氣過度綜合徵、哭泣等。反射性暈厥最為常見,本節主要論述反射性暈厥,其他型別暈厥可參照本節進行鍼灸治療。

  本病中醫稱“厥證”,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為主症。輕者昏厥時間較短,自會逐漸甦醒,清醒後無偏癱、失語、口眼斜等後遺症。嚴重的,則會一厥不醒而導致死亡。主要是由於氣機突然逆亂,升降乖戾,氣血執行失常造成的。

  診斷標準

  1、多發於年輕體弱女性;

  2、發病前有明顯的精神、軀體和環境的誘因;

  3、發作前可出現短暫的前驅症狀,如頭暈、面色蒼白、出汗、噁心、視物模糊、耳鳴、腹痛、全身無力、神志恍惚等;

  4、突然發作,感覺眼前發黑,站立不穩,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而倒地。意識喪失約數秒至數十秒;

  5、多發生在立位,尤其是站立過久時;

  6、發作時可伴有血壓下降,脈緩細弱,瞳孔散大,肌張力減低等;

  7、恢復迅速,經數秒至數十秒,不留後遺症。

  附:暈厥的輕重階段,Henri Gastant將暈厥發作期症狀分為3種輕重不同的階段:

  第一階段:意識模糊伴有眩暈、嘔吐、面色如臘樣蒼白,肢體無力,搖晃欲倒,頭低垂在胸前。

  第二階段:繼上述時期後,大約持續10秒,意識完全喪失,全身肌張力消失,病人跌倒,背部伸直,眼睛白上轉。

  第三階段:亦可稱為驚厥性暈厥,最長持續10秒鐘。此時出現強直性痙攣,呈角弓反張,雙拳緊握,很少超過1~2秒,此時病人瞳孔極度散大,有時有眼球震顫、流涎、咬破舌頭,尿絳。有時伴有呼吸暫停與輕度發紺,這是很少發生的。

  辨證標準

  1、氣厥:實證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氣粗,或四肢厥冷,苔薄白,脈伏或沉弦。虛證為眩暈昏僕,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質淡,脈沉微。

  2、血厥:實證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面赤脣紫,舌紅,脈多沉弦。虛證為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脣無華,四肢震顫,目陷口張,自汗膚冷,呼吸微弱,舌質淡,脈芤或細數無力。

  3、痰厥:突然昏厥,喉有痰聲,或嘔吐涎沫,呼吸氣粗,苔白膩,脈沉滑。

  4、食厥:暴飲過食之後,突然昏厥,氣息室塞,脘腹脹滿,苔厚膩,脈滑實。

  治療原則及選穴

  1、本病以開竅醒腦、啟閉復神主要治療原則。

  2、在選穴上可根據督脈總督諸陽,入絡腦;心包為心之外衛,代心受邪,又代心行令,而心主神明;心包與三焦經相表裡;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等理論選穴。

  ①辨經選穴:腦為元神之府;督脈入上巔,人中穴位於任督交界之處,取之以接續陰陽之氣,開竅醒神,取素s開竅清熱、昇陽救逆;心主神明,故取心經穴神門、少衝,心包經穴中衝、大陵、內關等穴開竅醒神,調理氣機。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足三裡為足陽明經之合穴。可溫散氣分、血分之寒邪。

  ②辨證選穴:實證者素體強壯,因一時經氣逆亂而暈厥,可配井穴點刺、內關加強開竅

  醒神作用;虛證者多位元氣虛弱,經氣一時紊亂,十二經脈氣血不能上衝於頭,陽氣不能通達四末而致,可配氣海、關元、神闕、百會等穴培補元氣。

  ③對症選穴:在閉證的兼證中,若見牙關緊閉,則按區域性取穴法,取頰車、下關疏解局

  部經絡之氣,循經遠取合谷、太沖穴,以開牙關。喉中痰鳴,區域性加針天突,循經遠取合谷、足三裡,對症選用豐隆穴,豁痰開鬱;二便不通,腹部加天樞、大橫、中極穴,遠端取用支溝、三陰交、陰陵泉,清熱通便。肢體抽搐,以合谷、太沖、後溪、筋縮等穴舒筋通絡。脫證的兼證主要見於四肢逆冷、二便失禁。前者加取太溪、三陰交、脾俞、腎俞,鍼灸並用,以通陽氣;後者選用會陰、長強、中極、三陰交、腎俞等穴,疏通任督二脈之氣。

  鍼灸處方

  推薦處方1

  主穴:人中(⊥)(振奮神機、醒腦開竅)

  內關(⊥)、中衝(⊥)(開竅醒神,調理氣機)

  足三裡(Τ+×)(調理脾胃、溫陽散寒)

  太沖(⊥)、陽陵泉(⊥)(疏肝理氣解鬱)

  配穴:虛脫者加神闕(△)、關元(Τ)、氣海(Τ);血厥加血海(│)、合谷(│)、三陰交(│);食厥加中脘(⊥)、下脘(⊥)、天樞(⊥);熱象明顯者加十二井(↓)、十宣(↓)、商陽(↓)、大椎(↓)、曲池(⊥)、內庭(⊥)。

  操作:主穴強刺激,餘穴常規操作。

  推薦處方2

  治法:調神開竅,蘇厥。

  主穴:百會(│)、水溝(⊥)(醒腦開竅)

  內關(⊥)(調心神,開心竅)

  合谷(⊥)(通調氣血)

  操作:立即平臥,頭部稍低,用快速捻轉或快速刺入法進針。除百會穴外,其他穴均可快速大幅度提插捻轉,產生短促的酸、脹、痛或觸電感,直至患者甦醒為度。

  療效評估標準

  1、治癒:消除引起發厥的氣、痰、食之因,患者甦醒,其他症狀消失,意識恢復常態者。

  2、好轉:病因消除,昏迷甦醒,後又有反覆發作,但發作次數減少,間隔長,持續時間短,程度輕者。

  療效分析

  1、影響鍼灸療效的因素

  ①體位:由於暈厥時腦供氧不足,針刺時應使患者平臥位,如血壓偏低,可頭部下垂45°,保證腦血管的血氧供應是關鍵,這也是提高鍼灸蘇厥的重要因素。

  ②操作:鍼灸治療暈厥施法要及時,必須用強刺激手法,給予持續刺激至患者有神志反應,使患者從昏迷中快速恢復神志,從而阻止病情的發展。

  ③病因:鍼灸對於反射性暈厥療效顯著;對於心源性暈厥,其作用環節為改善迴圈和心功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應積極尋找病因,由專科進行鍼對性治療;腦源性暈厥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同時,及早進行鍼刺治療可減輕缺血缺氧對腦細胞造成的危害。

  2、鍼灸治療的環節和機制

  腦血流量正常為45-50毫升/(100克腦組織?分)左右。當腦血流量驟減至30毫升/(100克腦組織?分)左右則發生暈厥。腦血流量驟減的原因是:①血壓急劇下降;②心排出血量突然減少;③供血給腦部的顱內動脈急性缺血。如飢餓、疲勞、失眠、疼痛、精神緊張等因素,刺激迷走神經反射,引起短暫的外周血管擴張,阻力降低,迴心血量減少,因而心輸出量減少,腦血流量亦降低,致使腦細胞的一過性、廣泛性缺血缺氧而引起暈厥。針刺搶救暈厥的環節和機制可能包括:

  ①興奮中樞:針對運動、感覺、內分泌機能衰退和大腦皮層超界限抑制等病情,通過較強的針感刺激,解除大腦皮層的過度抑制狀態,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激發和促進人體正常機能執行,達到及時促醒的救治目的。

  ②強心和興奮呼吸作用:針刺內關等穴可調節心臟功能,具有明顯升壓作用。可改善機體迴圈,增加血氧含量,從而增加腦血氧供應,改善腦迴圈。針刺人中可升血壓,增強肺換氣,其原理與改善內臟器官血流量和心功能,促進腎上腺分泌等有關。並可加強腦微血管的自律運動,可興奮腦幹網狀上行啟用系統,改善腦迴圈。針刺素s穴可升高休克病人血糖,增強腦垂體後葉功能升高血壓,引起呼吸及時性增強,興奮呼吸。研究表明,關元施灸後心肌收縮力增強,進而導致每次心臟搏動的輸出血量增加,對收縮壓有顯著的提升作用,並對去甲腎上腺素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預後

  暈厥的預後取決於病因,反射性暈厥一般為一過性,可自行恢復不需用藥物治療,預後較好,無生命危險,無後遺症,但可反覆發作;心源性暈厥應積極明確病因,由專科進行鍼對性治療;腦源性暈厥應積極治療原發病。暈厥如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則有可能發展為昏迷、抽搐而危及生命。心源性暈厥最為嚴重,可導致猝死。針刺開竅醒神法是中醫急症臨證時極為重要的一種急救方法,較之西醫急救暈厥法方便、快捷,因不擇環境地點的施救而有其獨到之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