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馬靜

  1、各位專家教授、各位同事、同學們晚上好!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就經常聽同學和老師說,某某教授就會用小柴胡湯,被人稱為小柴胡湯教授,後來我一直對這個所謂的小柴胡湯教授們不屑一顧,認為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僅靠一個小柴胡湯就能治病,是不可能的。可是,在長期的臨床用藥過程中,我確實認識到現實中,“小柴胡湯”教授確實可能存在。如果能靈活的將一個方劑用好,是非常了不起的。好了,言歸正傳,現在我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臨床運用溫膽湯的一些體會。

  2、下面,我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溫膽湯

  3、現在的溫膽湯有好些個不同版本,用藥有些不同。

  4、追其本源,溫膽湯最早出自唐代王濤的《外臺祕要》中的《集驗方》由生薑、半夏、竹茹、枳實、陳皮和炙甘草組成。其中,半夏、竹茹、枳實各2兩,橘皮3兩,生薑4兩,甘草1兩。當然,我們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文章都寫該方來自於孫思邈的《千金方》。我在網上也看到了同樣的內容。

  5、在《集驗方》中有這樣的描述“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溫膽湯方”

  6、後世溫膽湯所載方藥與之有所不同。以宋代醫學家陳言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溫膽湯為代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溫膽湯由半夏、竹茹、枳實各2兩,橘皮3兩,炙甘草2兩,白茯苓1.5兩,姜5片,大棗1枚,較《外臺祕要》增加了白茯苓、大棗,減少了生薑用量。

  7、而在本科生用的新二版《方劑學》中的溫膽湯,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的溫膽湯的組方一致。主治膽鬱痰擾證。表現為膽怯易驚,心煩不眠,夜多異夢;嘔惡呃逆,眩暈,癲癇等,而舌苔為白膩,脈弦滑的患者。

  8、後世醫家有根據溫膽湯變化出了一些列方劑。

  9、如黃連溫膽湯,該方出自清代陸廷珍的《六因條辯》,是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所載溫膽湯基礎上,去大棗、加黃連而成。黃連溫膽湯的主要作用是去燥化痰、清熱除煩。可治痰熱內擾所致多種病症。本方所治諸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發病特點:情志因素,故在臨床上多見情志異常的表現。

  10、還有,溫膽湯的變方還有,《重訂通俗傷寒論》中的蒿芩清膽湯,溫膽湯加青蒿、黃連、青黛、滑石和甘草,主要治療1.本方證是以寒輕熱重,口苦膈悶,胸脅脹痛,吐酸苦水,舌苔膩,脈數為辨證要點。2.臨床上用本方可治療流行性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

  11、還有《世醫神效方》中的十味溫膽湯,是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用人蔘、熟地、五味子、遠志和酸棗仁等幾味中藥組成,就有益氣養血,化痰寧心的作用。

  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膽鬱痰擾所致不眠、驚悸、嘔吐以及眩暈、癲癇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心煩不寐,眩悸嘔惡,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

  12、從以上可以看出,後世對溫膽湯的療效是十分肯定和推崇的。後世醫家也對溫膽湯的取名、功用都進行了如下評述。

  13、葉天士在《溫熱論》有這樣的描述“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傷寒中少陽病也,彼則和解表裡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如溫膽湯之走洩。”

  14、清代,張秉成在《成方便讀》說:張秉成《成方便讀》:“膽為甲木,其象應春,今膽虛即不能遂其生長髮陳之令,於是土得木而 達者,因木鬱而不達矣。土不達則痰涎易生,痰為百病之母,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故有驚悸之狀。二陳、竹茹、枳實、生薑,和胃豁痰,破氣開鬱之品,內中並無溫膽之藥,而以溫膽名方者,亦以膽胃甲木,常欲其得春氣溫和之意耳。”

  15、“命名溫者,乃謂溫和之溫,非溫涼之溫也。”羅東逸在《醫宗金鑑》這樣描述。

  16、清代,王晉三在《古方選注》中也說:“溫膽湯,隔腑求治之方也。熱入足少陽之木,膽氣橫逆,移於胃而為嘔,苦不眠,乃治手少陽三焦,欲其旁通膽氣,退熱為溫,而成不寒不燥之體,非以膽寒而溫之也。”。

  17、清代,陳修園在《時方歌括》也有“熱除痰清而膽自寧和,即溫也。溫之者,寒涼之也。”的記載。

  18、講了這麼多的概述,下面我就來講講我自己臨床應用的體會。溫膽湯可以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心血管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以及一些疑難雜症。經過多年的我在臨床應用體會頗多,特別是經年來我對其進行了特別的關注,結合最近查閱的文獻,現總結如下。

  19、首先,溫膽湯可以用於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

  20、第一,我們來看看溫膽湯治療冠心病。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怎樣運用溫膽湯治療冠心病呢?只要患者有胸悶,苔厚膩的表現就可以用,溫膽湯合瓜蔞薤白白酒湯進行治療。中醫治療冠心病是非常有優勢的,而以往的重點放在血瘀、氣虛血瘀或寒凝等方面,但是在臨床上,由於痰濁引起的冠心病也不在少數,所以,可以從痰論治冠心病。但是要抓住舌膩脈滑,胸悶痛,口黏納呆,形胖痰多等表現,尤其是苔膩最為重要。

  21、至於加減也尤為重要,其中,石菖蒲配鬱金,石菖蒲、鬱金二藥均能治療痰熱矇蔽心竅所致的熱病神昏。然石菖蒲芳香燥散,功能除痰開竅寧神、化溼和中開胃,鬱金辛散苦洩,性寒清熱,既入血分,又入氣分,既活血止痛,又涼血止血;還能清心利膽。二藥合用能有解鬱化瘀化痰的作用。還有薤白這味藥在用時,一定要用酒做藥引,因其主要成分只溶於乙醇,不溶於水。但是也有一些看法是瓜蔞薤白白酒湯含白酒,近代醫家認為能飲酒者可酌加少許(30-60ml)為引,不能飲酒者可免用白酒。

  22、溫膽湯還可以用於治療高血壓病,表現為頭暈,心煩易怒,胃脘脹滿,舌紅,有瘀斑,苔黃膩,舌下靜脈迂曲,脈沉細的痰瘀互結,心絡受損之證,可以選用祛痰化瘀,清肝通絡的治法,用溫膽湯合四物湯加減,

  23、可以在上方的基礎上,加夏枯草、菊花和珍珠母平肝,海藻、萊菔子、澤瀉、生龍骨及生牡蠣等藥增加其祛痰的力量。

  24、在心血管疾病中還有一種疾病是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個病,來我們科門診治病的病人,這種病不少,病人會表現為心悸,伴有胸悶胸痛,汗出頭暈,食慾不振,煩躁易怒,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在中醫可以辨證為痰火擾心,心神不寧,可以選用清熱化痰、鎮心寧神的治法,也可選用溫膽湯。

  25、並且在溫膽湯去半夏、生薑、甘草及大棗以免其溫燥滋膩,並且加石菖蒲和鬱金祛瘀化痰,以開心竅;川芎入心經,丹蔘入肝經,以養心藏血,

  26、心神不寧者加平肝的珍珠母和草決明。

  27、心律失常屬於“心悸”、“怔忡”範疇。如果症狀以心悸、胸悶煩躁為多,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兼脈律不齊,則為痰熱(火)鬱阻,擾動心神所致,所以以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寧心安神為主,選用溫膽湯加黃連。

  28、瓜蔞、天竺黃清熱化痰,寬胸利氣;石菖蒲、遠志開竅醒神;生龍齒鎮靜安神。

  29、祛瘀可以加石韋和川芎這個藥對,其中,川芎是引經藥,與石韋配伍,升降氣機是治療心悸的中藥藥對。這是我在一本書裡看到的,開始我感到很奇怪,在教科書裡,石韋具有利水通淋,清肺洩熱。主要治療淋痛,尿血,尿路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金瘡,癰疽等病症的,可是,為什麼可以用在這裡,是取其利溼祛痰的作用吧。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全瓜蔞、生牡蠣祛痰

  30、溫膽湯還可以用於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在中醫學中,屬於“溫病”、“心悸”、“怔忡”、“胸痺”等範疇,其臨床特徵為:風熱毒邪侵犯肺部或溼熱侵犯腸胃,邪留中上二焦導致肺失宣發,脾失健運,毒邪不解,留戀不去,損傷於心,是心不能主血,而血脈瘀滯;痰溼蘊結化而為熱,熱痰傷及氣陰,從而心之氣陰兩虛,故而臨證以痰熱內蘊為標,心之陰陽氣血虧虛為笨,為本虛標實之證,病位在心,臨證以心悸、氣短、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乾苦、小便短赤為辨證要點。

  31、故治療當以理氣健脾為法,清化痰熱,寧心安神為要,方用溫膽湯加黃連以清心降火,化痰安中。方中黃連、黃芩苦寒瀉火,清心除煩;丹蔘活血通脈養血;黃芪益氣固表,託毒外出,和丹蔘相伍,調和營衛。

  32、第二,溫膽湯還可以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酒精性肝病等。

  33、慢性胃炎屬於中醫學“胃脘痛”和“痞證”範疇,認為本病的發生與飲食不節、情志失和、寒溫失調、脾胃虛弱有關。其總的發病機制是胃氣不和,氣機鬱滯,失於和降,絡脈絀急,不通則痛。臨床上以虛實夾雜,寒熱交錯居多。治療上應寒熱並投,補瀉兼施,理氣和胃,消痞散結。以脘腹疼痛。納差、乏力為主證,如伴有受寒加重,嘔吐泛酸,納差,大便稀溏,舌紅苔白膩,脈沉細,辨證屬於溼濁中阻,治療為理氣化溼,清胃理脾,可以用溫膽湯 + 菖蒲鬱金湯 + 金鈴子散。

  34、胃酸少者,加吳茱萸、白芍;肝胃不和、痛涉脅肋者,加柴胡、白芍;胃酸多者,加烏賊骨、浙貝母;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白芍;失眠者,加首烏藤、合歡皮。

  35、膽汁反流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又稱為鹼性反流性胃炎,屬於內源性化學性炎症,其既可見於急性胃炎,又可見於慢性胃炎,是由於胃、十二指腸和膽囊疾病導致幽門關閉不全,以膽汁為主的鹼性十二指腸液(包括膽汁、胰液和十二指腸內容物)自上而下反流入胃,其中膽鹽和磷脂酶A等化學物質可降低胃、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從而易受胃液及胃蛋白酶的損害,導致胃黏膜甚至食管下段的充血、水腫、糜爛,嚴重的還可以引起出血。膽汁反流性胃炎以胃脘灼痛、飽脹、噯氣、膽囊的協調運動功能改變有關。膽汁反流性胃炎屬於中醫學“胃脘痛”、“嘔吐”、“胃反”、“腹脹”等範疇。與脾胃肝膽有關,病機關鍵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為脾失健運,升降失常;標實為肝胃不和,胃氣上逆,溼熱內蘊,胃絡瘀阻。治療以舒肝理氣,和胃降逆,標本兼治為原則。主證 劍突下燒灼感,胃脘脹痛,嘔吐泛酸,納差,頭暈頭痛,胸悶心悸,舌紅苔白膩,脈沉細。辨證屬於痰熱互結,氣機中阻,治法為祛痰清熱,理氣止痛,可以用溫膽湯 + 金鈴子散治療。

  36、方用溫膽湯加清心的連翹、清肝的菊花和清相的黃柏,利溼的薏苡仁、車前草。

  37、祛痰仍然選用豁透的菖蒲,行氣的木香和鬱金,同時,生牡蠣即可制酸又可軟堅。

  38、酒精性肝病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所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嚴重酗酒時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或肝功能衰竭。近年來,此病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39、在常規戒菸、戒酒,低脂、高蛋白飲食基礎上,加用溫膽湯加減方加黃連情熱,雞內金消酒積,當歸、丹蔘、粉葛活血逐瘀。

  40、代謝內分泌疾病: 如代謝綜合徵、Ⅱ型糖尿病也有溫膽湯的適應症。

  41、代謝綜合徵:代謝綜合徵(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調節受損、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在個體集聚的症候群,以胰島素抵抗為共同病理生理基礎,以中心性肥胖為重要特徵。是糖代謝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是目前社會廣泛存在的一類疾病。臨床常見形體肥胖,周身睏倦,神疲嗜睡,少氣懶言,口乾口苦,頭昏目眩,或痛有定處,面板粘膜瘀斑,肌膚甲錯,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等症狀。

  42、基礎方為:溫膽湯加黃連,黃芩10g,萊菔子10g,生山楂10g,川芎10g,天花粉20g。

  43、Ⅱ型糖尿病多由飲食不節、素體陰虛、情志失調,導致肺、胃、腎虛損,發為消渴。胰島素抵抗是現代醫學的一個病理概念,古代中醫學對此尚無認識,但近十幾年中醫對胰島素抵抗的研究漸趨活躍,從對胰島素抵抗中醫症候相關性分析看,其與“痰”、“瘀”、“毒”關係密切。祖國醫學認為“痰”和“瘀”既是某種病理狀態下的病理產物,又是許多疾病的致病因素。糖尿病的發病因素如形體肥胖、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過度以及久病氣虛,均可直接或間接地形成痰瘀,從而導致痰瘀內阻,痰阻氣機,瘀阻血絡,氣血執行失常,臟腑功能失調,水谷精微不能輸布全身而發病。治療應以燥溼化痰,活血化瘀為法。

  44、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黃連清心除煩;丹蔘、水蛭、桃仁活血化瘀通絡。全方共奏祛痰化瘀之功。

  45、溫膽湯還可以治療,高脂血症患者出現倦怠乏力、右上腹隱痛、形體肥胖、口中黏膩不爽,頭暈、腹脹,肢體麻木,胸悶,舌體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迂曲青紫,脈沉或沉澀。辨證屬脾虛失健,痰濁內蘊,治法為健脾祛痰,行氣止痛。

  46、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澤瀉、車前子及草決明,通過分利二便的方法,給溼邪一個出路;再加山楂、丹蔘和雞血藤,以痰瘀同治。

  47、溫膽湯還可以用在治療婦科疾病中,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乳腺增生及更年期綜合徵。

  48、先來看看卵巢囊腫,失眠,胸悶痰多,頭重目旋,口苦,噯氣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辨證屬於痰溼血瘀,溼熱下注。治法為燥溼化痰,活血化瘀。

  49、方藥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用是卵巢囊腫的形成於情緒有關,

  所以,以菖蒲和鬱金調整患者情緒,用山慈菇專消囊腫。

  50、以雞血藤和鬱金為卵巢及其附件的疾病常用的有效藥對,雞血藤能夠補血活血,通絡止痛。伸筋草能夠除溼消腫,舒筋活絡,二藥合用對於婦科疾病的疼痛,尤其是小腹兩側的疼痛效果良好。

  51、第二種病是增生患者出現乳房脹痛,納差,口臭,口苦,月經色暗,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辨證屬痰瘀互結,毒損乳絡,治法為祛瘀化痰,通絡止痛,52、治療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生龍牡、海蛤殼軟堅散結,蒲公英、路路通、炒橘核疏通乳絡

  53、加茵陳、澤瀉利溼祛痰;,散結;金鈴子散行氣。

  54、子宮肌瘤出現月經提前,量多,色紅,質稠,納差,胸悶,雙下肢浮等症狀時,辨證為痰瘀阻絡,衝任不固,需要祛瘀化痰 調經散結

  55、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生牡蠣和蒲公英軟堅祛痰通絡,桑白皮、澤蘭及車前子利水消腫,分利溼邪。

  56、出現更年期綜合症,月經紊亂,頭暈目眩,口苦口黏,肢體麻木,煩躁易怒,下肢浮腫疼痛,舌體胖,有瘀點、瘀斑,舌下靜脈迂曲青紫,脈沉或沉澀等證者。辨證屬肝胃不和,痰瘀阻滯。治療宜燥溼化痰,活血化瘀,

  57、更年期綜合徵多從腎虛論治,但有一部分病人也可診斷為,肝胃不和,痰瘀中阻證,也就是表現為上述症狀和舌脈,這是我們可以用溫膽湯加四逆散。

  在加金鈴子散行氣,雞血藤老鶴草止痛,尤其是腰痛。

  58、枳殼配柴胡調和肝胃,茵陳、澤瀉和薏苡仁淡滲利溼,消腫。

  59、另外,溫膽湯還可以治療其他一些病證。如失眠、抑鬱及水腫等。

  60、首先,我們來看看失眠。失眠:失眠屬於中醫學“不寐”範疇,指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種病症。主要臨床表現有:①入睡困難,超過0.5-1h仍不能入睡;②不能熟睡;③早醒,醒後無法再入睡;④多夢,拼拼從噩夢中驚醒,自感整夜都在做夢;⑤伴隨症狀有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鈍,頭痛,注意力不集中;⑥發病時間可長可短,短者數天可好轉,長者持續數日難以恢復。一般習慣將連續3周以上的睡眠障礙視為失眠。採用人工合成的鎮靜、催眠藥,但患者在長期大量服用安眠藥後,可出現程度不等的心理依賴、反跳性失眠及慢性中毒症狀。如果失眠,伴有胸悶痰多,頭重目旋,口苦,噯氣泛惡,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辨證屬痰瘀互阻,擾動心神者,可以用燥溼化痰,活血化瘀。

  61、可以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黃連、膽南星清熱燥溼化痰;五味子酸甘化陰,助半夏斂陽入陰;酸棗仁養肝血,安心神;百合、珍珠母涼血清熱除煩安神。

  62、抑鬱症是以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的精神障礙,常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具體表現為持續性情緒低落,憂鬱,心境惡劣,焦慮,激動,恐懼,失眠,記憶力下降,思維消極、悲觀和自責,自卑,行動遲緩,精力減退,缺乏興趣和活力,無精打采、身心疲憊,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對工作沒有熱情。現在抑鬱症以成為全球第二大高發病,且易復發,現在全球平均100人中就有3人環遊抑鬱症。抑鬱症不僅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同時也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西藥抗抑鬱要治療抑鬱症多因不良反應較大,而使患者用藥依從性差,難以完成全部療程。中醫治療抑鬱症歷史悠久,方法頗多,效果良好,不良反應少,患者易於接受。

  63、中醫學中雖無抑鬱症病名,但與其相類似的描述散見於“鬱證”、“髒躁證”、“癲證”等篇章中。對精神負擔過重所致的抑鬱症,一般採取舒肝理氣法治之,然用舒肝理氣無效時,擔當肝主疏洩,氣機調暢,津液執行正常,若情志內傷,氣鬱化火,煉津為痰,上擾清竅,則會出現精神活動的異常,因此患者還會有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舌下靜脈淡紫,此時的主要病機為痰瘀交阻,矇蔽清竅,治宜祛痰開竅,活血化瘀。

  64、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加菖蒲、鬱金祛溼開竅,丹蔘活血化瘀,大黃清熱通下。

  65、最後,在臨床上還會遇到一些水中的病人,顏面下肢水腫,胸脘痞悶,納差,乏力,夢多,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質紅,舌苔黃厚膩,舌下靜脈淡紫,辨證屬溼熱內盛,壅滯三焦。治療可以清熱利溼,通利二便。選用溫膽湯 + 三仁湯。

  66、其中,仙鶴草補氣和血,增加推動力,全瓜蔞清熱祛痰,清利水之上焦,

  67、車前子、萊菔子、草決明使溼熱從二便而走,清利水之下焦,金鈴子散調暢氣機,清利水之下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